“妈妈,我考了第三名,你能别生气吗?”:怕输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点击上方收听主播杏儿朗读音频

结尾曲:冯曦妤 - A Little Love

01

育儿焦虑,根源在哪?

最近几年,中国教育圈有个很热门的话题——鸡娃

什么是鸡娃?说白了就是给孩子打鸡血,怀揣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给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培训活动。

阅读奥数双语学习已是最基础的,绘画钢琴舞蹈球类运动也不能落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力图让孩子有个“完美人生”。

总之,超前培养、突出特长、挤进名校,是鸡娃的一般实现路径。

就比如前段时间刷屏网络的上海“复二代”5岁牛娃小升初的简历,满满15页,连很多成年人都望尘莫及。

能背100首古诗,英语书年阅读量是500本,足球、围棋、钢琴、琴棋书画都样样精通,有150幅涂鸦作品,会数独、七巧板、还当过主持人,去过日本和东南亚。

很多家长一看这简历,急了。别人家的孩子培养得这么优秀,自己的孩子怎么能落下?

这或许无关于攀比,更源自“期待”。

但也正是源于这份“期待”,为人父母的焦虑感才越来越重。

就比如“鸡娃”这个词,也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承担得了的。

没有足够的时间、经济、精力成本,你连入门的资格也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微信群里各类家长秀出来的各种教育成果、教育方式,一天天加深自卑与压力。

对90%的家长来说,为了让孩子不落人后,各种培训辅导班,别人上了,自己家孩子总不能不上;为了让孩子全方面发展,光是成绩优秀又如何,性格内向也要不得。

孩子被这个时代套上了加速成长的锁链,无法挣脱,也无法逃避。

早断奶、早说话、早走路、早认字、早社交、早发展,明明是下一阶段的事,被当下的教育现状裹挟着提前完成了。

那句”为了孩子好“挟持了多少家长,也就挟持了多少孩子。

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有没有不带任何引导地询问过孩子:

你要不要这样的生活?

你未来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02

不是孩子输不起,而是父母害怕输

早在2018 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就发布显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94% 的一二线城市父母存在焦虑情绪。

而随着教育水平的进步,培训机构的增生,这种焦虑情绪也在从一二线辐射至三四线。

就在前几天,邻居家的孩子拿回来了一份全年级第三名的月考成绩单,他妈妈气愤极了,大声吼骂孩子:”怎么就考了第三名,怎么就退步了,是不是谈恋爱玩游戏了?是不是上课不认真?我每个月在你身上花费多少钱,你怎么就不能懂点事呢?“

说到最后,家长哭了,孩子也哭了,哭声形成一团又一团的焦虑球,飞向周围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

当家长每次都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教育环境陷入不断的焦虑中,孩子,也会潜意识地吸收这样的垃圾情绪,并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发泄。

要么变得越来越反叛,极度渴望脱离父母给予的成长轨道;要么变得越来越沉默,看上去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只是不太爱说话了,有点内向了,实际上,他们正在往自闭症、抑郁症的边缘疯狂靠近。

据统计,在中国,自闭症患者超过1000万,0至14岁儿童患者超过200万,而目前,正在以每年近20万的速度增长,甚至这数据很有可能是被低估的。

北京大学也曾发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国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哪怕考上大学后,跳楼、卧轨、跳河的惨剧也是接二连三发生。

别以为新闻中看到的那些家庭惨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它们正在以一种看不见的速度辐射至每个家庭的身边。

焦虑会滋生心理疾病,焦虑也会诱发家庭矛盾。

可直到现在,很多家长心底里都还在秉持着电影《起跑线》中的一个逻辑:

孩子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不能上好小学,就大概率上不了好中学,也就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好人生。

生怕踏错一步,孩子的优秀人生梦就从此破碎。

其实是孩子害怕输吗?是孩子怕这个人生会因为没有学区房、学习成绩不好、没有任何才艺……而因此败得一塌涂地吗?

不,真正怕输的是家长。

怕孩子能拥有世俗眼里更好人生的期待落空,怕一代不如一代的隐忧成真,也怕竭尽全力也无法成为一对好父母。

毕竟,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相比输掉自己的人生,更怕为人父母,却没尽到让孩子赢得漂亮的责任。

03

焦虑的时代,

我们该如何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

但其实,孩子的人生是赢是输,我们都无法左右。

这世间本就并不公平。

不是同样的教育环境就能孕育出同样优秀的孩子,也不是同样天赋的孩子就能拥有有同样的机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作为家长,我们只能尽自己能力去给予孩子成长壮大的空间和养分。

而在这过程中,有2点我们得明白:

  • 1、孩子天赋生而不同,我们都是普通人

每个孩子的天赋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

有些孩子就是对语数外不感冒,却擅长各种音律;有些孩子对艺术一窍不通,却格外喜欢研究外太空;还有绝大多数的孩子,学习成绩平平、艺术体能平平,兴趣爱好也平平。

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的普通人,没有谁比谁优越,也没有谁比谁平庸。

哪怕你的孩子是个样样不行的“小混蛋”,也请不要全盘否定。

去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并接受他的不足与优势,就像接受为人父母的我们,也是普通人一样。

  • 2、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承受高压力,请“对症下药”

有些家长喜欢“模仿教育”。

比如看到隔壁邻居是“虎妈猫爸”式的教育方式,就照搬来教育孩子;比如听到某某专家说孩子就得严厉管教,就得有个优越的教育环境,就不顾自己家庭境况、不顾孩子性格特点,就一味付出,不断施压。

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能力去承受父母溢出了的“期待”,有些压力并不能转化成动力,反而会异变成怨愤和自卑。

教育不是依葫芦画瓢,轻视不得,也敷衍不得。

请认真地了解孩子,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那么,家长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一步步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呢?

其实,可以归结为这12个字:总是关心,常常帮助,偶尔“治愈”。

  • 总是关心:

时常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交友情况、学习成绩、业余爱好、时间分配等等,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轨迹,而不仅仅是“学习好”或是“学习差”。

  • 常常帮助:

因为“总是关心”,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作为父母的我们能够及时提供帮助。

比如有些孩子会主动提出要补课提优,那家长就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辅导方式。

比如有些孩子学习吃力,跟不上,也因此开始懈怠,沉迷网络,家长就要找出孩子不爱学习的根因,而不是一味责怪,然后再去解决学习跟不上的问题。

比如有些孩子各方面都挺好,就是有点内向,不会交朋友,家长就要引导他去主动和其他孩子打交道。

……

用心引导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帮助,比呵斥和打骂更有用。

  • 偶尔“治愈”:

每个人都会有心里生病,郁闷不开心的时候,成年人是这样,孩子也是这样。

当家长发现孩子的情绪莫名低落,请及时抽时间和孩子谈心。

别让一时的情绪问题演变成较难根治的心理问题。

和孩子做朋友,多听听TA的心声。

最后,希望每个家庭,都能以“尊重”为基底,培养出真正独立自律、踏实努力、有教养懂礼貌的孩子。

不一定是十分优秀的人才,但一定是十分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文章经授权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