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宝典:“葶苈子”,泻肺平喘、行气消肿

中药名】葶苈子 tinglizi

别名】丁历、眉毛蒿、婆婆蒿、米米蒿、大逋,大室。

英文名】Descurainiae Semen、Lepidii Semen。

药用部位】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的成熟种子,习称“南葶苈子”。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习称“北葶苈子”。(本文以南葶苈子为例,右图亦为南葶苈子)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或上部分枝,被星状毛。叶互生,较密,茎下部的叶柄较明显;叶片2~3回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线形,柔软,下面多毛,上面无毛或较下面之毛少。夏季开黄色小花,总状花序顶生。长角果细长,成略扁平的圆柱形,近光滑或被柔毛。花期4~6月,果期5~8月。

产地分布】生于麦地、田边及路旁、住宅附近。主产于山东、江苏、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药材性状】长圆形略扁,长约1毫米,宽约0.5毫米。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一端钝圆,另一端微凹或较平截。味微辛、苦,略带粘性。

性味归经】性大寒,味辛、苦。归肺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泻肺平喘、行气消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包煎。用治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脏病水肿。具有强心利尿、抗菌、抗癌和祛痰等功效,对胰蛋白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药理研究】强心。

化学成分】含芥子苷、芥酸、异硫氢酸苄酯、异硫氢酸烯丙酯、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脂肪油、蛋白质、糖类等。另含黑芥子苷、芥子碱、芥子油苷、异硫氰酸烯丙酯等成分。

使用禁忌】葶苈子遇水发粘,不宜用水淘洗。肺虚咳喘,脾虚肿满,肾虚水肿者慎服,不宜久服。

配伍药方】①治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子(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取一升,顿服。(《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

②治腹胀积聚癥瘕:葶苈子一升(熬),以酒五升浸七日。服三合,日三。(《千金要方》)

③治一切痈疽恶疮:葶苈子15克,木通(锉)15克,川大黄(生锉)15克,莽草15克。上四味,捣罗为细散,以水和如稀膏,涂肿上,干即更涂,以差为度。(《圣济总录》)

④治小儿白秃:以葶苈子杵末,汤洗去其痂,涂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