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们来说,蹦迪、聚餐、逛街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对周末的计划,就只有简单的一个字:宅。在2019年的周末中,有1200万成年人(微信用户),步数没有超过100步。有23%的“百步青年”,会在微信运动里被朋友点赞。
微信运动点赞界面,右侧的绿色数字为当日步数
点赞背后,可能是揶揄和提醒,或许,还有羡慕和默契。
放眼身边的80、90后,无论是单身,还是已婚,都对“出门”不怎么感兴趣。
一个人在家,打游戏,刷微博,睡到自然醒,外卖搞定一天伙食,不用化妆、不用应酬,更不用和陌生人说话。周末开始前,许多人在下班的地铁上,就开始规划完美的休息日。“宅”,从一个略带贬义的名词,变成了许多人忙碌生活里的高光时刻。至于选择周末宅在家的原因,每个人都能给出不同的理由。为了出门而早起的那一瞬间,就感觉自己损失了一个亿。人均200元的餐馆吃完(拍完、修完、定位完),又遇上刚刚爆火的网红奶茶,端着刚买的去冰三分糖,顺路就走进了电影院……一天快要过去,差不多到了回去的时候,打车意味着财政状况雪上加霜,挤地铁和公交又毫无幸福感可言。终于回到属于自己的小单间,进门的一刻,免不了要发出满足的叹息:可算回来了。一瞬间真是懊恼万分:这么累的周末,和上了一天班有什么区别?那个需要妆容精致、举止得体的世界,被隔绝在了门外。抱着手机用各种姿势瘫在床上,放松的不仅是颈椎和腰间盘,感觉整个灵魂都被捋平了、心灵复苏了。足不出户的他们,在假期成了“一滩烂泥”,但只看到“懒”和“宅”,可就太冤枉他们了。在2020年还没到来的时候,“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冲上了微博热搜。“90后中年危机的表现”、“90后的老年生活真香”,玩笑与自嘲背后,是“90后”与日俱增的压力和用生命工作的苦衷。“我已经不爱笑了,脾气也越来越没那么温顺,就像一只随时准备炸毛的猫。”有一个关于“工作后压力”的调查,点赞数最高的一些压力来源,个个让人窒息:“与人相处很复杂,想法意见从来不被采纳,越来越没有工作的激情。”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47%的青年选择将“奋斗”作为时代关键词;2018年有1400万青年晚8点后叫外卖到办公区。工作日的白天让人疲惫,下班回家后,也只想躺着,失去了做事的欲望。
不是我不想打游戏,我只是太累了,想一个人静静
不经意间,时间又跳到了第二天零点,整个人也会瞬间变沮丧:又是新的一天了,新的工作、新的社交、新的客户、新的方案,不变的,是不高的薪水和遥远的KPI……“90后”梁女士在某IT公司任市场部负责人,在她的工作群里,领导凌晨1时、3时、4时、5时都发过消息,经常要回“收到”。“上次凌晨4点收到消息没回复,结果领导第二天还拿到会上来说,说不回复是工作态度有问题。”同事遇到了芝麻大点的问题,一个求助电话就打了过来。人人喊着“到点下班”的口号,身体却诚实地执行7*24小时超长待机。可不断“有人@你”的微信群,一个接一个打来的工作电话,让请假在家,变成了只是换个地方工作。工作时间、非工作时间,全都被工作挤占,自然会产生“我太难了”的疲惫感。挣脱工作的束缚、屏蔽微信工作群,允许自己手机静音,拥有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做,已经成了深陷职场的成年人最大的奢望。“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在不同的社交场合,我们熟悉地扮演着各种角色,却渐渐找不回真正的自己了。“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社交的累,并非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带来的劳累,更多的是一种心累。要忙着揣测领导的暗语:“看着办”,是怎么办?“知道了”,然后呢?突然甩过来的链接,是要我干什么?还要琢磨同事的小心思:怎么我一出现,他们都不说话了?她的朋友圈是什么意思,我该点赞吗?
日常给同事的各大社交平台点赞 /《风平浪静的闲暇》
被称为“辩论之神”的黄执中在接受采访时,他多次强调自己“不会聊天”的个性。在黄执中看来,社交场合是有语言“模式”的,他弄不懂,因此他选择一言不发。什么时候该捧,什么时候该踩,什么时候该打岔,什么时候该附合,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社交中充斥着察言观色,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在生活带来的疲惫之上,再加一层暗流涌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是一个生活极其规律的人,就连坐沙发,都几年如一日地坐在同一个位置。直到某一天,朋友们发现,他经常在下午2点后,神秘消失20分钟。朋友们开始跟踪谢尔顿,发现了他消失时的“秘密基地”:一间储藏室。朋友们纷纷开始猜测它的含义,认为谢尔顿可能在研究“虫洞”,又或许43是宇宙被毁灭的次数……但其实答案很简单,这个储藏室,并不是什么捕获外星人的“秘密基地”,而是谢尔顿一个人踢毽子的地方。当工作和社交占领了我们的生活,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和情绪,连无所顾忌地开怀大笑都成了奢侈品。找到与自己独处、放空的时间,反而是年轻人最珍惜的时光。周国平曾说:“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在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想宅就可以宅,想躺就可以躺;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曾经,“合群”意味着成功,意味着被喜欢,意味着被社会所接受。他们“不合群”,并非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不会做人,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合群。这正是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自己的小窝里宅着度过周末的原因。与朋友圈里“丰富多彩”的生活相比,宅在家里显得有点普通。疲惫的身体能得到放松,给“被生活掏空”的自己再次加满勇气。让我们沉迷的,不是一个小小的房间,而是那一份小小的自由、小小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