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根越角】龙翔寺的前世今生
2018-11-01 00:00
文/朱掌生 程家琪 沈家斌
享有“小九华”美称的原桐乡市炉头龙翔寺,曾与灵隐寺、福严寺一起被誉为浙北名刹。
据史载,龙翔寺原为吴越淮海王钱俶祖祠。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祖祠占地数百亩,祠内建筑富丽堂皇,又有小桥流水,假山,鱼池,林木相映,是我国古代具有典型田园风光的私家园林。五代末舍宅为基,后叫龙吟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另名宁国院。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沙门宝昌法师主持重建,定名龙翔寺。
龙翔寺香火鼎盛在清朝,经过康熙、乾隆、光绪三个年间的扩建改建,占地六十多亩,有僧侣一百多人,香客数千人。寺内殿宇层叠,云官,玉圣,地藏,观音四殿,画梁雕栋,飞檐翘脊,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寺的四周既有香客闲心小憩的亭,塔,假山,石椅石座,又有层层叠叠,参天碧日的香樟,银杏,松柏相依伴,使人陶醉在清幽洁雅的佛与俗之间。
龙翔寺静泊在龙翔湾内,与古运河隔地相望。山门前的迎香桥最早是木桥,后改建成石桥。数百年的风霜雨雪,抹不掉桥上所刻“隔塘风遽引归帆,到岸霜钟警客梦;九华船渡通兰若,万树烟火入榨溪”的诗句。从龙翔寺的山门到“筷长”炉头镇,沿秀溪铺了两里长的印有荷花的青石板。从迎香桥举目北望,就可以看见头殿外挂匾额,匾额上闪烁着“既是九华”四个大字。
九华山是传说中地藏王菩萨道场,龙翔寺是它一个重要的供奉殿堂。每年农历七月三十那天一清早,各地的香客从水陆两路赶来,烧香朝拜,闲游白相,从而形成了旧时“七月三十游龙翔”的风俗。农历七月三十日那天,龙翔寺内外热闹非凡,操外地口音和本地乡音的人交织在一起,有背黄布袋的香客,有肩上坐了小孩的游客,有朝山卖艺的,有挑担一路吆喝供吃供玩的,人群络绎不绝,摩肩接踵。这种集休闲、娱乐、宗教、朝拜为一体的“七月三十游龙翔”,显现了旧时龙翔寺宗教文化的深邃魅力。
龙翔寺被毁于一九三七年的日军炮火。二〇〇八年获准重建。现有僧侣十多人,设有几个小殿,规模远不如从前,而香火依然旺盛。
原文网址
https://www.sohu.com/a/272519966_100014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