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俏尼姑出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和尚妙对下联“身上袈裟虱子巢” “梁上蛛丝燕子帘”。
对联是我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流传至今已经融合了古代与现代的文化精髓,而成为一种语言独特的文字交流方式。在现代文学形式上来看,对联似乎较为“古板”一些,受到对仗与平仄的限制,使很多人望而却步。
而实际上对联相比诗词已经“宽松”很多,存在的形式也多样化,大多数素材都源自于生活,只要掌握根本的对联结构与常识,就能够信口对上几句。因此在古代,对联通常都会成为一种休闲的文字游戏,即使是乡村妇儒也能对出构思巧妙的对联,也可以说对联贵在一个“巧”字,这也是对联的趣味性所在。
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古代佛道中人的一件趣事,一位俊俏尼姑出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结果被和尚妙对下联,让尼姑差点动了凡心,这是怎样的一则对联故事呢?
一、对联的“随意”性
寻常的对联都会在对仗与平仄上有着一定的要求,尤其比较正规的对联,不但要讲究对仗工整,更要平仄协调,以体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比如像“楹联”这样挂在书房或者是门柱上的对联,通常都会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来对。
“鹭侣花邻衣蕙带,梅妻鹤子雪冰人”,这副联对仗严谨、平仄合理,并且在其中分别用两位古代名人的事迹来描述世外高人看空凡尘、闲云野鹤的潇洒意境,同时也能表现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像这样比较“正规”化的对联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才能表达出这样的意境。
“正规”化的对联通常都是表现学问的游戏,在教育并不普及的古代很难走进地垄田间,只能是以阳春白雪的形式在文人雅客中交流。
但对联的题材基本都出自于现实,山水之间、生活之中、思想之上,与巧妙的构思融合在一起,给对联增添了几分“随意”性,而这种“随意”使对联成为了一种休闲游戏,逐渐步入寻常百姓家,并把对联的灵性与巧意发挥到了极致。
对联贵在“意”与“巧”,尤其像机关联这样的对联,更会突出这一特点,在平仄上要求并不那么严谨,在对仗的基础上,看下联的构思,如果达到“意”与“巧”,便是一副完美的对联。
才子唐伯虎被一商人请求写副对联,唐伯虎抬笔写下了“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流”,而商人却觉得这副联不能表现出浓厚的财气,于是唐伯虎又写了一联“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夜里铜钱正如冬天虱子越摸越多”,商人这才感到满意。
而实际上唐伯虎的第二副联表面上看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含义,而实际上颇含讽刺意味,只有读懂的人才能体会其奥妙之处。
可以看出“意”与“巧”就是对联的“题眼”,更是对联的精髓所在。对联表面看起来“随意”,而寓意更深才是一副上乘之作。
二、和尚妙对下联
乾隆六下江南留下了不少佳话与佳作,再加上江南的人文气息浓厚、山水景色秀丽,使很多文人雅客趋之若鹜,即便是寺庙,似乎江南佛家的香油钱也添得更多些。
西湖美景三月天,乾隆下江南带来的“旅行”热,使西湖边上不乏游人与僧侣来往。在人群中有一对容貌娇好的尼姑,停留在“花港观鱼”之处休息,刚刚做完法事感到有些疲惫,看到湖中碧荷锦鲤相映成趣,煞是好看。
年轻些的尼姑看了半晌来了雅兴,张口说出了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要另一尼姑对出下联。
这是副景色描写的上联,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荷叶比作“伞”,颇含有几分趣味在里面,可以说是一副构思巧妙的上联。
年纪略长些的尼姑向四周看了看,看到湖边的亭梁上结了蛛网,便信手指道“梁上蛛丝燕子帘”。
亭梁上会有蛛网,也同样会有燕子筑巢,下联用同样比喻的手法把蛛网当作了遮挡燕子巢的门帘,可以说是一副非常精巧的对联了。
当年轻尼姑为年长尼姑的妙对拍掌叫好时,一个淡淡的声音传来“身上袈裟虱子巢”,两人转目过去,一看原来是个鹑衣百结的青年和尚,也在一旁赏鱼。
小尼姑听了和尚的下联,忍不住皱了皱眉,感觉和尚对了下联粗俗不堪,虽然对仗工整,却用词不雅,认为有辱了佛门清雅,只是都为佛门中人,忍住没有出口反驳。
而年纪略长些的尼姑则没有神态,只是仔细看这个“邋遢”和尚,见他仍旧继续看湖中的锦鲤游弋,时不时嘴角上扬露出微笑。
便好奇问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和尚头也不抬继续赏鱼,并回了一句“子非吾,子焉知吾不知鱼之乐也!”
年长尼姑见这个和尚年纪轻轻说话却深含禅机,不由得对这个邋遢和尚产生了几分敬慕之意,便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其中禅机。
而年轻的尼姑一时没有参透其玄机,只看两个人都在发呆赏鱼,便问和尚,“已到午时你不去化缘,却在闲情在这里赏鱼,肚子不饿吗?”
和尚听后回道:“吾与鱼同乐也,如佐餐饭”,小尼姑一时也呆住不知如何应对。这时和尚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道:“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然后转身淡然离开,虽然鹑衣百结却丝毫掩盖不了他超凡脱俗的佛家气质。
小尼姑一时听不懂,便问年长尼姑这句话的含义,年长尼姑说道,“他说的意思是,即便是身处繁华喧嚣之中,只要你心无杂念,不受其他事情影响,便是真的净心下来了。他应该是一位得道的高僧。”
如此年纪说话便颇有禅机,回想刚才自已的所作所为,年轻的尼姑发了会呆羞红了脸,一时间两个尼姑看着和尚离去的方向出神,大概这两个尼姑差点都动了凡心吧。
其实和尚开始对出的下联“身上袈裟虱子巢”表面看起来非常“粗糙”,但把和尚的心性与所道的禅机便可以领会到,和尚一心向佛,有淡化一切其他外界事物干扰的能力,心无杂念,是佛门中人的最高境界。
小结
和尚妙对下联使尼姑悟出禅机,可见对联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文字游戏,更是让人能体会人间百态、人情冷暖。所以,有很多机关联都含有或赞扬、或嘲讽、或发泄的含义,这也是对联的“随意”让其流传至今的主要因素。
对联往往与生活结合一起,生活不仅仅有柴米油盐,更有诗和远方,对联不但让你能够了解更多的历史典故,更能体会到百味人生,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能让你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与道理。
所以说,对联不仅仅是古人玩的游戏,现代人一样可以参与其中。对联往往与人的心境有关,从一副联中可以品味到出联人的喜好与知识量,更能从中窥探出对方的性格与情怀。
俗话说得好,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文字交流虽然并不像语言交流那样直接,但其中表达的意境与寓意更能直击人心。如果你想找一个灵魂沟通者,就可以尝试学习对联这门文学艺术,你会体会到别样的人生精彩。
参考资料:《古代趣联》《佛语经典语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