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与精益生产
对于六西格玛与精益生产而言,虽然其起源与解决问题的着眼点不同,但其在基本目标与实施原则上大有异曲同工之意。
六西格玛始终以顾客为中心,从顾客的反馈出发,以尽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坚持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理念。
相比之下,精益生产以顾客的角度定义所谓的“企业价值”,将其它有别于企业价值的视为“浪费”,遵循杜绝与消除浪费。
从这个角度上而言,六西格玛追求的是在统计意义上的“零缺陷”,其实质上是一个追求卓越,持续改进的过程,而精益生产基于运行实体价值流分析,判别过程中价值与浪费,以此挖掘伴随运行而暴露的问题,找出并消除隐藏的浪费,亦是为不断趋向于完美。两者本质上都遵循着“顾客至上”的原则。应该说,从六西格玛与精益思想诞生开始,它们各自在企业改善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形成了由理念、文化至方法体系的集成,但与此同时,它们各自也暴露了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六西格玛关注“改变”,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建立整套的问题解决分析逻辑,从而找到持续改进的方法,其优化的对象往往落于局部,使之见效缓慢;精益过度地关注“浪费”,在识别价值流的基础上,保证价值流的顺畅和采用拉动式管理来暴露问题,进而大刀阔斧地优化流程,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提高速度,但其识别价值,判别浪费的标准往往依赖于人为,取决于部分专家的特有知识与经验,缺乏定量统一标准。
目前,为了实现优势的互补,六西格玛与精益生产相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使得在关注持续改进与杜绝浪费的前提下,达到趋于更为高效完美的目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