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治疗小儿病十法补气升阳小儿为“纯阳之...

补气升阳

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犹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朱瑞群教授认为,治小儿疾病必须时时顾及阳气,以升发鼓舞为主。《本草正义》指出: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黄芪长于升补,这是黄芪补气作用的一个重要特征,非其他补气药可及。朱瑞群教授常以黄芪配人参、升麻、柴胡等治疗因气虚清阳不升,清气下陷所致的下利清谷、脱肛。

病例:

徐某,男,14个月,1993年12月14日初诊,患儿病初发热,腹泻,适逢断奶不久。后经中西医治疗热退。唯腹泻不止已月余。大便日行5~10次,完谷不化。患儿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囟门凹陷,精神倦怠,时有烦躁,纳呆,小便短少,舌质淡白苔白稍腻,脉虚数。此乃脾虚下陷,清阳不升之故,当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

处方:党参、黄芪、白术炭、茯苓、煨葛根、石榴皮、生山楂,煨木香、炮姜炭、升麻,炙甘草。服药三剂,腹泻减为3~6次/日。续服七剂,诸症改善,大便转为软糊状,每日2~3次。再以原方加减调理,以补脾健运善后而愈。

(0)

相关推荐

  • 运用黄芪十法

    今天 中医书友会第279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朱瑞群教授临证擅用黄芪.朱老认为:黄芪为补药之长,经不同配伍,具有补肺固表.健脾益肾.补气升阳.生血摄血.健脾益阴.温补肝气.补脑益智. ...

  • 炙黄芪和黄芪的功效

    黄芪,是一味很好的补气中药,可补气固表.利水退肿.现代研究表明,黄芪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等功效.关于黄芪,有生黄氏和炙黄芪之分,两味中药功效略有不同. 那么,生黄芪和炙黄芪的功效有哪 ...

  • 黄芪补气之最,补得什么气?搞懂三焦,一目了然,千万别用错。

    黄芪补气之最,补得什么气?搞懂三焦,一目了然,千万别用错。

  • 调理疲劳乏力、失眠多梦,这个方子用于病后体虚、神经衰弱!

    一.病后调理介绍 病后体虚,即疾病恢复期,邪去正衰,故当"扶正",也就是增强免疫. 吃多了好的,好事也会变坏事,因为不能消化,还会化生热病. 再有如果,邪气没有完全清除,还有可能助 ...

  • 【附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先师汪逢春先生治疗湿热病十法】60

    (一)芳香宣化法(上焦) 暑湿之邪迫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头晕身热,漾漾泛恶,胸中气塞,脘闷咳嗽,周身酸沉乏力,小溲赤黄,舌苔白腻而滑.湿温初起之证,宜芳香宣化方法. 鲜佩兰5克(后下)  鲜菖蒲8克 ...

  • 叶国芝治疗脾胃病十法

    整理/贺昌木 叶国芝老中医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李东垣.叶天士等医家对脾胃的论述,悉心钻研,深得要旨,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强调"脾禀气于胃,而浇灌 ...

  • 老中医叶国芝治疗脾胃病十法

    叶国芝老中医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李东垣.叶天士等医家对脾胃的论述,悉心钻研,深得要旨,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强调"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 ...

  • 【叶国芝:治疗脾胃病十法】

    叶国芝治疗脾胃病十法 整理/贺昌木 叶国芝老中医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李东垣.叶天士等医家对脾胃的论述,悉心钻研,深得要旨,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强调&quo ...

  • 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先生治疗湿热病十法

    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汪逢春先生治疗湿热病十法 (一)芳香宣化法(上焦) 暑湿之邪迫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头晕身热,漾漾泛恶,胸中气塞,脘闷咳嗽,周身酸沉乏力,小溲赤黄,舌苔白腻而滑.湿温初起之证,宜芳香 ...

  • 医道在线 | 所有的病都适合补气升阳

    医道小课堂@二 通过昨天给大家发的医案以及对于补气升阳法的简单介绍,让大家了解了一下补气升阳法.然后通过我医案里面记录的四个药方,向大家展示了一下补气升阳法常用的药物.主要是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 ...

  • 『养生茶』(十)补气壮阳茶: 黄芪山药茶

           原料:黄芪5.山药5.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气益阴.        用途:脾胃气弱诸症:糖尿病:慢性肠炎:慢性胃及十二 ...

  • 『养生茶』(十)补气壮阳茶: 黄芪茶

           原料:黄芪10.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固表,利水消种,托毒生肌.利尿,强壮,降血压.        用途:气虚自汗盗 ...

  • 耿鉴庭先生治疗鼻病十二法

    I导读:耿鉴庭先生对鼻病有相当研究,早在80年代初曾撰<中医中药防治鼻病>一书.本文介绍其治疗鼻病常用的十二法:疏散利鼻法.清散畅鼻法.辛温燠鼻法.排脓清窦法.清气肃鼻法.消肿阔鼻法.滋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