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渠今生 |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千古流芳”它山堰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古老灌溉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是灌溉大国,也是灌溉古国,灌溉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自2014年以来,经由各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的推荐和国际评委会的评审,全球共有74处古代灌溉工程被收录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其中我国17处灌溉工程被成功收录。每一处灌溉工程遗产都是活生生的实证,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科学与技术精神呈现出来,为当今和未来的人们生动地再现出曾经的历史。中国水科院专题推出“百年长河 古渠今生”,分期讲述目前我国17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保护,让历史文化在流水潺潺的水渠中、在生机勃勃的田野中得到永恒。

它山堰

2015年10月12日,在法国蒙特利埃(Montpellier)召开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6届执行理事会上,大约始建于唐太和七年(833)的它山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它山堰位于宁波市鄞江出山口进入平原的起点。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县令王元玮率领治下的民众,在鄞江出山口它山下拦河筑坝引水灌溉。它山堰阻断了来自奉化江上溯的潮水,引蓄鄞江清水。至迟在北宋时它山堰受益区已经涵盖了姚江和甬江环抱中的临海平原,宁波城市因此快速发展。

它山堰干渠南塘河向东延伸,最后汇入明州城的两个人工湖日湖、月湖。南塘河沿途分出若干支渠,也将水路舟楫之便分布在平原之上,与浙东运河形成多道连通之势。南塘河除灌溉引水外,更多的水进入日月两湖,成为宁波城市重要水源。

它山堰

13世纪时,当地人魏岘编纂的《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详细地记载了他所见到的它山堰。根据记载它山堰自唐代兴建后,历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或改建,今天基本保留着明代以后的工程体系。

它山堰渠首工程由拦河坝、官塘和洪水湾塘构成。拦河坝高4米,长134米,砌石结构,呈丁字砌筑,铁锭锚固,以增加堰体整体性;以松木与抛石为石坝的基础,减少坝基不均匀沉降。这样建筑材料和结构赋予了它山堰的生命力。运行上千年来,坝体发生了变形,砌石却完好地在变形中形成新的稳定。它山堰是中国仍在运用的历史最悠久的重力型砌石堰坝。

它山堰通过拦河坝和官塘共同作用,蓄水并调整水量;干渠南塘河沿线分布的乌金碶、积渎碶、行春碶等10多处被称为碶的泄洪闸,也对水量进行节制。南宋淳祐二年(1242)明州太守陈垲在渠首迴沙闸上,以及下游宁波城内浦口桥各设平水则,以水位控制泄水闸的启闭,实现灌区的水量调节,不仅为灌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生活水源,也保证了区域防洪安全。

灌渠上的古桥

它山堰是区域性公共工程,州县政府是渠首、泄水碶、干支渠、日湖和月湖的管理者;灌溉用水户在政府的督导下,负责基层渠道和斗门的维护;而城市商户为用水纳税,成为维护费用的主要来源。

根据记载历史时期灌区约占鄞县面积的一半。20世纪以后,缩着城市化进程,灌溉面积有所下降,现在灌区范围13000ha,出产优质的稻米、小麦、油菜籽和蔺草。它山堰依然是宁波重要水源工程,历史遗留下来的堰坝、水道、碶闸、月湖不仅见证了一个区域的发展史,更将传统水利工程建筑之美传递永远。

1000年前它山堰的兴建,推动了宋代明州的快速发展,孕育了宁波的城市格局,并为这座千年古城积淀了特有水文化内涵。

它山堰

它山堰视频

07:11

07:11

03:30 / 03:30

供稿: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秘书处、水利史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