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渠今生 |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阡陌纵横”紫鹊界梯田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古老灌溉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是灌溉大国,也是灌溉古国,灌溉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自2014年以来,经由各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的推荐和国际评委会的评审,全球共有74处古代灌溉工程被收录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其中我国17处灌溉工程被成功收录。每一处灌溉工程遗产都是活生生的实证,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科学与技术精神呈现出来,为当今和未来的人们生动地再现出曾经的历史。中国水科院专题推出“百年长河 古渠今生”,分期讲述目前我国17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保护,让历史文化在流水潺潺的水渠中、在生机勃勃的田野中得到永恒。

紫鹊界梯田

2014年9月16日,在韩国光州(Gwangjiu)召开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5届执行理事会上,大约于宋代(10世纪)形成规模的紫鹊界梯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中部娄底市新化县境内雪峰山系,海拔460m-1540m间的低山丘陵地区,地表坡度在25°~40°之间。这里年均降水量1700mm,水资源丰富。

紫鹊界梯田四季

湖南中部山多、地少,人口的增长需要土地种植粮食,这里的先民只能转战高山,自下而上开垦梯田,最晚至公元10世纪,紫鹊界梯田已经形成规模。紫鹊界梯田总面积6000多公顷。勤劳智慧的紫鹊界人民对水、土资源统筹开发,使用简易的技术、天然的材料,因地制宜地建成完备的自流灌溉工程体系,为广袤的梯田提供了水利保障,持续使用了上千年。

紫鹊界气候适宜,植被茂盛,水源涵养条件好。山谷溪流众多,常年不竭,河流总长达170余公里。在这些山间溪流上修建有很多小型堰坝,平时拦水供给梯田,暴雨时洪水可从坝顶溢流排泄。梯田田块是主要的蓄水工程,田埂0.2~0.3m的高度,使每亩梯田可以蓄水50~60m3,整个紫鹊界梯田的蓄水能力可达1000万立方米。加上土壤涵养的丰富水量,为梯田农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利用山谷沟槽修筑集水输水道

狭长的田块同时也是主要的输水通道,大部分梯田通过这种“借田输水”的方式就可以满足灌溉需求。有些梯田则需要修短渠,从塘坝或其他田块引水。渠道一般沿着田块边缘,通过矮梗隔开。由于灌溉单元都不大,输水渠的断面和流量都很小,当地人称作“毛圳”。向孤立山头的台田输水时,经常就地取材,架起打通的竹筒作渡槽,梯田跨级输水时也常用竹筒来避免田埂冲刷。整个紫鹊界梯田渠道总长仅153km,通过最少的工程量和最简单的设施,实现了整个梯田的自流灌溉。

借田输水

这里是汉、苗、瑶、侗等多民族聚居区,紫鹊界梯田是渔猎文明向农业文明发展的产物,耕地的开拓促进了民族的的发展和融合。今天的紫鹊界梯田仍养育着16个村庄、17000多人,他们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多样的文化在这里共存。紫鹊界梯田以其独特而科学的水土资源开发方式,简易而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打破了大于25°的山坡不宜修建梯田的常规,并且由此塑造了和谐而优美的人文生态景观,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独特魅力。

梯田云海

紫鹊界梯田视频

06:11

06:11

03:30 / 03:30

供稿: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秘书处、水利史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