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读小说的五个层次

标签:

小说阅读

祝福

黑塞

百年孤独

舞会以后

教育

分类: 读书札记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读小说的五个层次

读小说,我说的是好的小说,一般有这样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故事的层面。小说讲了个什么故事,什么人物及其关系,事情的发生发展和最后的结局等等。比如鲁迅的小说《祝福》,讲的是祥林嫂的故事,祥林嫂是什么人,她两次到鲁镇来做工的情况和她最后的结局。

第二个层次是分析人物的性格及其成因,分析人物的命运及其必然性,分析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品的主题。祥林嫂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勤劳,诚朴,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活干,养活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丁玲在读《祝福》时,却读出了祥林嫂非死不可的悲惨命运,因为“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鲁四老爷厌恶她是一个寡妇,婆婆有权把她绑回家卖到山里去,柳妈出主意叫她去捐门槛赎罪,然而,祥林嫂何罪之有?从祥林嫂身上,我们看到思想、观念、礼法和道德是如何杀人的。

第三个层面是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也就是作者是如何叙述和呈现这个故事的,如何描摹环境和刻画人物的。作者把祥林嫂的故事置于鲁镇“祝福”的背景下,选取祥林嫂一生中的几个片段,通过叙述者“我”的所见所闻连缀成篇。而作者设想的祥林嫂故事的亲历者,也是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同时又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这样,作者就把“'我’的故事”、“鲁镇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一起构成了“祝福”的故事,展现了旧中国农村的世风人情。

第四个层面是小说的现实意义。小说是讲故事的,“故事”就是过去的事,过去的事对今天还有意义吗?当然是有的,因为今天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过去的继续。从过去到现在,这个世界以及人们的生活,还有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当然发生着变化,但有些东西是没有变的,或者变化得非常缓慢。还有些东西不是变得更好了,而是变得更坏了。因而,好的小说总是常读常新。黑塞说:“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作品,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还是拿鲁迅的《祝福》来说,当祥林嫂带着巨大的伤痛第二次来到鲁镇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地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该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我们总是问,是谁杀死了祥林嫂?什么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啦,什么族权、夫权、神权啦,当然都是有道理的,但是,我认为,置祥林嫂于死地的最大的恶是人和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漠、虚伪和残忍。你在小说里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凶手,然而,每个人都难逃罪责,因为所有人都参与了这场大屠杀。他们不只是杀害了祥林嫂,也杀害了自己,他们不只是鄙薄和侮辱了祥林嫂,他们也侮辱了自己,其实,他们是侮辱了人。他们把自己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上。他们在杀人杀己时毫无知觉,甚至还认为自己在做着高尚的事情,他们不是在“宽恕”祥林嫂吗?不是还“陪出许多眼泪来”吗?这跟今天的情形非常相似。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人性的麻木和残忍?是谁破坏了我们的生活?是谁毁了我们的生活?是谁让我们活得猪狗不如?活得毫无尊严?大家想想,我们今天活得像个人吗?尽管我们不需要像祥林嫂那样担心婆婆把自己绑起来卖掉,也不需要因为死了两个丈夫而去捐门槛,但是,我们在人性的虚伪和冷酷中内心的恐惧和挣扎比祥林嫂又好多少呢?

第五个层面是在小说中读到自己。小说写人,写人性,而我们都是人,都有着共同的人性,那么尽管小说写的是某一个特定时代、地域和社会条件下的人,但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我就是祥林嫂,我就是鲁四老爷,我就是鲁镇上的那些老女人。还是黑塞,他说我们要在杰作中“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他还说,“我们却相信自己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目标,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同样的痛苦。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好的小说,最终都是展现“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所以读小说读到最后,都是在读自己。有人说,既然读到最后都是一样,那为什么还要读那么多小说?读一两部三五篇不就够了吗?是的,确实不需要读那么多。但是,可能读得越多,越能从不同的角度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人类的容颜”。我们总是希望在不同的小说里再一次遇见自己,每一次相遇都会有新的发现,尽管这个发现并不都是惊喜,更多的是惊悚和痛苦。

在我说出我的最近一次发现之前,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以上讲的五个层次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也很难严格地分出高下来。比如我读《百年孤独》,看到这样一句话:“像猪一样在荣誉的猪圈里打滚。”我就一下子读出了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并在其中读出了我自己,而小说中纷繁的人物和故事还让我眼花缭乱呢。

下面我说说我在读托尔斯泰的小说《舞会以后》的新发现。小说写一个大学生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贵族小姐瓦莲卡并坠入爱河。沉浸在幸福中的伊万第二天早晨看到一个上校在极其残忍地惩罚一个逃兵,而那个上校正是瓦莲卡的父亲——那个在舞会上温文尔雅、亲切善良的老人。于是,瓦西里耶维奇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

“'他显然知道一件我所不知道的事情,’我想起上校,'如果我知道他所知道的那件事,我也就会了解我看到的一切,不致苦恼了。’可是无论我怎样反复思索,还是无法了解上校所知道的那件事。

“嗯,你们以为我当时就断定了我看到的是一件坏事吗?决不。'既然这是带着那样大的信心干下的,并且人人都承认它是必要的,那么,可见他们一定知道一件我所不知道的事情。’我想,于是努力去探究这一点。但是无论我多么努力,始终探究不出来。探究不出,我就不能像原先希望的那样去服兵役,我不但没有进军队供职,也没有在任何地方供职,所以正像你们看到的,我成了一个废物。”

我曾问过学生:伊万说“上校知道而我不知道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而我是这样想的——

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并不是说不要惩罚逃兵,他不能接受的是酷刑。一个人犯了错或犯了罪固然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我甚至认可死刑,但无法接受酷刑。一个人有什么权力对另一个人施以酷刑?有人说法律赋予他这个权力。且不说法律赋予他的很可能只是惩罚的权力而不是施以酷刑的权力,就算是后者,那么这样的法律又是谁制定的?谁有权制定这样的法律?有人说是政府有这个权力,那么何为政府?政府是干什么的?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何在?为什么上校“带着那样大的信心”干着这件事,“并且人人都承认它是必要的”?他们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上校知道而我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我要去反复思索,去努力探究,“但是无论我多么努力,始终探究不出来”。

探究不出来怎么办?要么放弃思考,要么继续思考。伊万·瓦西里耶维奇选择了后者,他一直在探究这个问题,无暇他顾,“不但没有进军队供职,也没有在任何地方供职,所以正像你们看到的,我成了一个废物”。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我无法理解今天的教育怎么会荒唐到这个地步,像伊万一样我大为震惊,不敢相信,也无法接受。然而,大多数人都是带着那样大的信心干着这件事,“并且人人都承认它是必要的”。我的关于教育的信念受到严重挑战和侮辱,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但是,我没有继续想下去,我放弃了;我做不到像伊万那样。我像大多数人那样干着这件事,尽管没有那样大的信心。上校们不虚伪,我才虚伪。伊万是废物,我没有资格也没勇气成为废物,我只是一个混账。这是我读《舞会以后》的一个新发现。这个发现很痛苦。

2014/1/1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