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品》丨临事静对猛虎,事了笑看繁花……

001

中国翻译家许渊冲先生96岁那年中秋夜,骑自行车摔了一跤,直接摔进了医院。爱人匆匆赶到,担心不已。他笑笑宽慰说,“月光如水哪!从某种愿意上还摔得挺美的。”手术结束后,主治医师出来说,许先生这样的人,他还真没见过,上了手术台还滔滔不绝,要跟他讲自己翻译的诗。

许先生爱人接受鲁豫采访,说许先生有一次挨批斗,屁股被甩了100多鞭,肿成了紫茄子。回到家就着急让爱人把儿子的游泳圈吹足气,方便他坐下来写字——挨打时他忽然想起毛泽东诗词“惟余莽莽”、“顿失滔滔”两句的译法,说得赶紧记下来——“怕忘了”,许先生说。

2021年,许先生整整100岁了。下午天气若好,照例出去散步,自己挑个偏僻荒凉的长椅随便一坐,也不过问眼前的嘈杂与萧条,就只是向上看,眼里只有天空。

002

1903年,诗人里尔克给某文学青年回信说,“在根本处,也正是在那最深奥、最重要的事物上,我们都是莫名的孤单”。

在这封信的结尾,里尔克说,“如果非要说,我到底从谁那里体验到一些关于创作的本质,以及它的深奥与它永恒的意义,那么我只能说出两个名字:一个是雅各布生,伟大的诗人;一个是奥古斯特.罗丹,那在现存的艺术家中无人能与比拟的雕刻家。”

003

《凤凰网读书》采访冯唐,说喜欢他一句话,“在末世,成事的人容易追求速效,容易忽略对于朴拙君子的培养,容易向聪明小人和降维攻击低头”,然后问他:作为活在速效时代的人们,人的心灵该如何对抗这种“堕落”的蛊惑?

冯唐说:也没什么取巧的办法,只有狠下笨功夫,强大自己的内心,坚定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愉悦所在——这是人生的定海神针——人生漫长,也很艰难,要有个锚,有个自己喜爱的东西,一个独立独享,自立自足的天地,可以遮蔽风雨,可以摒弃杂音,可以让自己依靠它渡过艰难,获得平静。

又问:你在书里说“立德是智慧、慈悲、美感”。为什么要把“美感”放在“德”里?它何以如此重要?

冯唐说:我们从小缺乏美学教育,街上的建筑一个比一个丑,日用品一个比一个丑,人一个比一个丑,少年时代以及如今日常里的美感缺失,对宽容和多元缺少敬畏。美是艰难的,创造美尤其难。在现在的时代,衣食住行声色犬马,都很容易满足,但“审美”很难满足,美是稀缺的。“创造美”功德无量。

004

有一年去杭州学习,中午去一家穆斯林餐厅吃饭,进门先看见一句话,“卫生是一种信仰”。高高兴兴吃完面,问老板能否一起在这句话前面合个影,老板说,有什么不可以?洗洗手就跑了出来,前台也闻声赶紧跑过来帮忙:照片里的老板,神秘微笑的样子,就跟真主安拉一样。

又一年过春节回老家,在县城一家据说名气很响的米线馆吃早餐,才扒拉两口,就发现一枚创口贴。默默吃完,付钱离开,心里希望不知名的配菜大姐在日后用刀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

奶奶生前常说:失礼,赶紧道歉,谁先道歉谁尊贵;得理,赶紧饶人,谁懂饶人谁出息。我后来将这句话实践在做事上:凡是长个脑袋就那么干,是个人都在干,你就别干了——出手必须让人眼前一亮,超过别人预期——就算只是套一个垃圾桶,也须得自有品相。

005

作家阿城写过一件事:18岁那年,他爹摘掉了右派帽子,平反了。于是郑重其事跟他说,儿子!咱现在是朋友喽。父亲这句话,让阿城感觉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当晚,父子俩一起聊天,儿子对父亲说,“如果你今天欣喜若狂,那么这30年就白过了。作为一个人,你已经肯定了你自己,无须别人再来判断。要是判断的权力还在别人手上,今天肯定你,明天还可以否定你……”

006

董桥认为,遣词造句是一种礼貌——比如:形容不太好的事情,不妨用“被”;叙述好事避之则吉。女鬼被裸埋;小红被门槛绊倒;项羽被十余创;韩信被人骗走。都不错。黛玉被宝玉追求;纪晓岚的书被人传颂;大将军的英雄事迹被赞扬。都不太好——想想的确,像“我娘被我爹睡了”这类大实话,不嚷嚷也罢。

冯唐批评过董桥的文字,说他空有“手指”,不指“月亮”——我倒觉得这正是董桥的慈悲之处——不管你指不指,月亮就在那里,你指她干什么?乡下孩子不慎摔跤,父母见了也不扶,大不了他拉开架势嚎一阵,会自家爬起来。

007

徐浩峰在《武人琴音》里说,好功夫都是独处出来的。

任何手艺,都是积累神经反应的经验,培养手感、体感,涉及到气血。老辈人习拳,老师会在家里养三年,倒不是技术内容多,为的是持续看小孩的气血变化,三年之功,主调气血,调出来的孩子技艺精湛。气血不到,技术粗糙。

为什么一些天才体操运动员,退役后技术衰得快?其实不是他技术衰了,技术心里明白着呢。是年龄大了,气血衰了,技术想精湛也精湛不起来。

西方竞技体育是利用青春期荷尔蒙的“临界点训练法”,临界点就是“过分”,教练不会管调气血,青春期孩子荷尔蒙旺盛,过量训练后,能自己调过来,适应了过量,技术上就提高一点,再过量,再提高……但青春期一过,荷尔蒙降低,训练过量,自己调不过来,便颓废了。那就再招新一拨孩子,新人换旧人,反正源源不断,教练永远有业绩。

中国老艺人教徒弟,书法、武艺、古琴、石匠、京剧等,都是一管就管一生,从小给孩子调气血,不让他过早出成绩——这点成绩拿后半生成就来换,太不值得——气血不单是荷尔蒙,是指整个内分泌系统。在武术观念里,韧带和筋属于内分泌系统,是内分泌的按钮机关。看似观念奇妙,实则受益终生。

现代人聊修养造就,聊情绪管理,聊亲密关系,连韧带都没有拉开,不晓得他们要怎么搞。吹倒是每个都可以吹得闪闪发光,可是你再看看他那个站相、坐相、吃相、面相,又实在可疑。

印度瑜伽师萨古鲁说,“人类之所以对上帝和天堂谈论太多,主要是因为人们还未意识到作为人的宽广无限。”——这句话里的“意识”,并非指“观念”,而是指身心变化。中国有句古话,“艺高人胆大”,你没那个“艺”,你没到那个点,你怎么“观念”都“观念”不起来。

008

吴孟达生前做客《十三邀》,在厦门一家餐厅跟许知远吃饭,其中有道菜叫“姜母鸭”——砂锅滚烫,肉香扑鼻——吴孟达避开砂锅里的鸭肉,夹起一块油亮的姜片,跟许知远说,“这个姜,神来之笔,画龙点睛,主角是鸭子对吧?这个姜,就是吴孟达,配角,但是好吃。”

吴孟达后因心脏重疾于2021年2月27日离世,终年68岁——我瞎猜——他其实何尝不想做一回盖世英雄?

我始终坚信人的身体比语言要诚恳,身体是骗不了人的,更何况是心脏?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对诸葛孔明恭维有加,吹到神乎其神,事实上诸葛先生并非天生举重若轻之人:他在写给儿子的《诫子书》中,劈头盖脸就是一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见他当时已经很留意自己的心脏了;他西征之前,给刘禅写《出师表》,写了两次,事近1800年了,仍不难想见那份担忧与操心;53岁那年,10月8日,诸葛先生心脏停止跳动,再也没办法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了。

009

子贡有一回溢美自己的老师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你能不能体会他内心那份珍惜与敬畏?

他说,你别看老师挺胸拔背,眼睛雪亮,活得铿锵,老师是有锻炼身体诀窍的。一个如此渊博睿智抱负在身的人,成天面对一堆自以为是的山东骚年和一群刚愎自用的各国CEO而没被气死,仅靠几箱竹简肯定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孔丘老师平时如何健体强身?如何降伏其心?我活了40年,读过听过无数人讲孔子,从来就没听谁提起过。小学生都在做眼保健操,小狗狗都会自己舔伤口,如此致命的事情,大家怎么都假装不存在呢?

010

毛泽东曾问许世友,你在少林寺习过武,说说看,像我这种情况,如何保持体能?许世友建议说:散步,游泳,练书法——看似打法,实则心法。毛泽东牢牢记住,践行了一生。

011

N年前在北京九华山庄听一个老师讲课,什么也没记住,就记住一句,“学问之道在于变化气质,智慧之道在于转化心境。”听完课那天,几个朋友一起打车去八达岭看长城,路上被出租司机一顿狂绕,牙关都咬紧了,又想起来这句话。

曾有个女生跟我说,“如果一个男的对我动邪念,说明我修为不够。”那么,如果有人诈我,欺负我,开出租车绕我,其实也代表我修为不够。再想想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活到没有人想要伤害他,可见人家多牛B!

012

2019年春。读董桥一篇序,他说:学术上说“博”说“专”,说“新”说“旧”,全在唬人。经营得出来一点气象才是成就!道理这样浅,可以不说。

记得当时读书已是午后,坐在广州华师一棵大榕树下,天气并不热,可就这么一句,搞得我浑身发烫,脸都红了。

事后赶紧找董先生照片来看:清瘦。没多余的肉。眼神里有期许。干净又安静。我就在想:这么一个老人,是遛达过多少道路,扒拉过多少事情啊?

(0)

相关推荐

  • 吴孟达曾自爆喝酒30多年,到58岁时出现...

    吴孟达曾自爆喝酒30多年,到58岁时出现...

  • 有空,就读书吧

    这段时间读书极少了,每天除了抱璁儿看晴晴,有空就看手机新闻,关注疫情的新闻,大多是好消息.各个地方保持零多少天,哪个地方又康复了多少人,铺地盖地的好消息,春天真回来了,就算迟点,总算能回来. 前天下午 ...

  • 董桥帮我挣点买书钱

    昨夜读了一篇关于吴小如的文章,吴小如说: 越是伪学术,越容易名利双收,越容易讨读者喜欢. 他说: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不能说误人子弟,至少也在误导观众.我只看了老朋友周汝昌 ...

  • 事品丨要多懂才算朋友,要多远才算远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01 儒家最被人误解的地方是:只吹牛逼不干活.此处替"十五志于学"的孔先生 ...

  • 姬别霸王丨《事品》笔记

    夜来风寒凉.军帐顶上的帅字旗,秃鹫一般尖叫. 军帐内烛火微暗,一年轻男子来回踱步--军帐其实并不大,可他像走过千山万水--一身沧桑,一脸疲惫. "先睡吧!"是一女子的声音. &qu ...

  • 生活不只是会骗你,生活还会揍你丨《事品》笔记

    105 徐复观(1903年-1982年)客居香港时,写文章回忆母亲,文字很克制-- "当她拿着酒杯,向房下叔婶家里借点油和盐,以及还他们的一杯油一杯盐时,总是有说有笑地走进走出.母亲大概认为 ...

  •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丨《事品》笔记

    101 陈定山(1897年-1987年)之书画,简单,干净,就像在夏日大都市巧遇一芒鞋袈裟的僧侣,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这么一个男人,万水千山走遍,可曾历经寂寥?可曾有过狂喜?然后慢慢拥抱自己的本来面 ...

  • 世界尽头最著名的南瓜丨《事品》笔记

    094 特别喜欢那些极会聊天的人--其实谁又会不喜欢这样的人呢--一个人为什么会感觉无聊?不就是因为身边没有会聊天的人吗? 聊天中的极品,当属"释迦拈花,迦叶一笑",两个男人四目相 ...

  • 孩子的天分之一,就是能让父母头大丨《事品》笔记

    085 房祖名入狱之前,父亲成龙对其很严厉:嫌弃他鞋子摆放不正,吃饭不够干净利索,干活也不上心,不积极. 他甚至还在拍戏的时候,很认真的对房祖名说,"你看看人家王力宏,又高又俊,人还勤奋,如 ...

  • 为何家会伤人?丨《事品》笔记

    080 写东西,先还是要好看,有趣.阅读起来要有点美感,就好比逛街偶遇生动的女子,倒未必说一定要娶回去做太太,坦坦荡荡瞄一眼,也是说不出的欢喜. 台湾作家童伟格曾批评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爱说 ...

  • 这个世界从来不稀缺咬牙切齿报仇雪恨的莽汉……丨《事品》笔记079

    早上醒来听了一段音乐,每个细胞都精神抖擞. 很小的时候,父亲给过一个雪白信封,信封背后一行漂亮行书写着贝多芬一句话,"音乐是人的灵魂,人生爆发的花火",灵魂不灵魂的倒是不清楚,音乐 ...

  • 铁匠的话音里,答应四哥的事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丨《事品》笔记078

    爷爷收过一个干女儿,姑娘的父亲是个铁匠:个子比周润发还高,人长得也清奇子弟.说话声音极其温柔,每句话却是千钧分量."四哥!就这么定吧."这是他跟爷爷说话.碗中的酒还没喝干,铁匠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