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室中的英雄,组织十万抗金义军,在敌后血战一年!
文/晚风暮雨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国东、西两路大军合围北宋都城东京,宋钦宗赴金营议和被扣押并废去帝号,金军在东京大肆搜刮后,将徽钦二帝掳走,一同被掳走的还有宗室、官员、宫人、工匠等10万余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被掳走的北宋宗室中,有一人在半路成功逃脱,领导义军抗金,成为两河义军的一面旗帜,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这个人就是信王赵榛,是宋徽宗的第18个儿子(也有资料记载为第15子),出生于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第二年被封为福国公,宣和七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平阳郡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授庆阳、昭化军节度使,封信王。
靖康之变时,信王赵榛仅有17岁,也随父兄一起被掳往北方,北返的金军进入庆源府(今河北赵县)境内时,赵榛在亲信的帮助下,逃出了金军的魔爪,跑到真定府,隐藏于民间,自称姓梁。(皇弟信王榛既亡去,更称梁氏子)
当时,河东、河北一带的平民不堪忍受金军搜刮杀戮之苦,纷纷揭竿而起,组织义军抗金,其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当属太行山“八字军”和“五马山义军”。
靖康元年,金军攻破真定府后,宋朝武翼大夫赵邦杰,以庆源府五马山为大本营,组织义军抗金,这支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五马山义军”,后来,被俘的宋朝将领马扩从金军处逃回,投奔五马山义军,与赵邦杰共同领导这支义军。
马扩和赵邦杰听说信王赵榛逃脱虎口隐藏在民间后,立即派人将其接到山寨并奉为首领,然后以信王之名,号召天下抗金,河东、河北的百姓和抗金义军纷纷响应,在很短时间内,五马山义军就发展到十几万人,成为北方最强的一支抗金力量。(两河忠义闻风响应,变旗榜者数十万人)
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改元建炎,六月,任命宗泽为东京留守。
宗泽到任后,整顿部队,稳定民心,剿灭盗贼,积极联络和援助两河义军,共同抗金。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二月,金军分兵三路,第三次大举南侵,这也是南宋建立后,金军第一次进犯,金军企图以中路军和东路军一部合击并占领再次东京。
三路金军最初进展顺利,连克多地,但南宋军民在东京留守宗泽的指挥下,顽强作战,将领王宣在滑州击败东路金军,挫败两路金军联合攻占东京的企图;翟进、翟兴兄弟先后在洛阳、驴道堰、龙门等地击败中路金军;李彦仙组织义军,击败西路金军,收复陕州。
在宋军正面作战的同时,两河的抗金义军也主动出击,袭击金军后方,金军作战不利,后方不稳,三路大军只得北撤,宋军则乘机收复失地。
金军第三次南侵,战果与前两次相比,有天壤之别,而南宋军民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不但消除了对金军的恐惧之心,并且找到了其弱点,有人作《劝勇文》,将其总结为“五易杀”,即:
连年战辛苦,易杀;
马倒便不起,易杀;
深入重地力孤,易杀;
多带金银,易杀;
作虚声吓人,易杀!
打退金军后,宗泽计划北伐,收复失地,信王赵榛派马扩前往东京与宗泽商议北伐事宜,已经跑到扬州的宋高宗接到北伐计划奏章,却置之不理。
建炎二年四月,马扩携带信王赵榛的密信到扬州面见宋高宗,请求朝廷支持北伐,宰相黄潜善和汪伯彦一口咬定密信是假的、信王是冒充的,宋高宗认识信王笔迹,任命信王为河北兵马都元帅,马扩为元帅府马步军都总管。(帝识其字,即有是命)
马扩离开扬州前,宋高宗允许其渡过黄河后可以“便宜行事”,并援助了一批兵马。武器和辎重,但黄潜善和汪伯彦依然以信王是假的为借口,只给了马扩一些没有战斗力的散兵游勇,并且命令其暗中调查信王,然后听命于各路的帅臣。(乃以乌合之兵付扩,且密授朝旨,使讥察之)
马扩知道黄、汪二人将宋高宗给自己的“便宜行事”权力取消了,走到大名府,就不再前进,这也使其躲过了五马山寨的灭顶之灾。
宗泽多次上书请求宋高宗返回东京,坐镇中原,鼓舞民心士气,收复失地,但奏章全部石沉大海。
宋高宗担心宗泽和信王“勾结”在一起,拥立在两河威望极高的信王为皇帝,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帝位,就派郭仲荀为东京副留守,监视宗泽。
宗泽连上二十四道奏章,均无回应,遂忧愤成疾,反复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建炎二年七月十二日,宗泽连呼三声“过河”而死,时年七十岁!
宗泽是一位力挽狂澜的英雄,出任东京留守仅半年的时间,就能带领军民与处于巅峰时期的金军进行一场近乎势均力敌的大战,如果上天能够多给宗泽几年的时间,历史恐怕真的要改写了!
宗泽去世后,杜充继任东京留守,这家伙一上任,不仅中断了北伐准备,而且断绝了对两河义军的援助和联系,这就导致金军能够集中全力镇压两河义军,并一一击败。
信王赵榛的五马山义军遭到金军重兵围剿,水源被切断,九月,山寨被攻破,赵榛换衣服突围,不知所踪。(诸寨无井,汲水于涧,为敌断涧道,诸寨遂陷)
不久,马扩也被金军击败,投奔南宋,并于建炎三年,上书指责朝廷:“信王脱于拘囚,结集忠义,所得壮勇不啻数十万,日望王师相为策应,乃以群言谮沮,禁其渡河,反使金人签军南渡,既连破大名、东平,略不为备,遂使金人大肆蹂躏,此失计也……”而被罢官。
关于信王赵榛事迹的记载,还有另个一个版本:赵榛被掳往金国,于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病逝,在五马山抗金的赵榛为赵恭冒充的。
五马山抗金的赵榛,无论是真正的宋朝宗室,还是冒充的,能够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抵御外辱,就是真正的英雄!“信王赵榛”这四个字,也注定载入史册,成为被后人敬仰的抗金英雄!
版权声明:本文为【指缝间的历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