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说几句心里话 |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确定地成长
重要提醒:本周六将举办“秦小明”深圳读者见面会,详情请参考今天的第二条推文。
1
很久很久没有和大家写“水文”了,让大家“干”了太久,深表歉意。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最近和一些小朋友聊天的感受。
因为见面会的原因,我最近在不同城市和不同背景的年轻人有过一些比较深入的交流,有些同学甚至还没毕业,有些在求职,有些面临跳槽换工作,总体来说,大家面临的问题都是类似的:
如何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可以更快地成长?
每个人当然都有自己的问题,但我对这些同学的情况综合了一下,发现其实阻碍大家成长最大的问题是:
过分追求确定性,回避不确定性。
2
比如,有位同学在大四求职季,早早拿到了一个公司(简称A公司)的录取。A公司的offer呢,这位同学并不算特别满意,但是根据公司的安排,必须现在就每周五天上班,类似全职实习的状态。
这位同学接受了这样的安排,与此同时他也投递简历看别的机会,事实上也有更不错的公司给过他面试机会,但因为要在A公司全勤实习,他并没有多少时间精力来准备别的面试。就这样,更好公司的面试没有通过也是情理之中。
我问这位同学,我说你为什么明明知道A公司不是你最满意的offer,但还要每天上下班挤占寻找更好机会的时间和可能?
“那万一找不到更好的机会怎么办?那万一A公司的机会最后都没有怎么办?”
我终于明白,对于这样的事情上,我的思维路径和这位同学,是完全不同的。
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我会倾向于认为,如果我觉得这个不是我想要的,那么我就不会在这个机会上浪费任何时间。
我的优先考虑项是:
这究竟是不是我想要的?如果不是,那就果断放弃。不懂放弃的机会成本,足够大。
而这位同学的考虑路径更为复杂一些。他的思维其实是“保底思维”,也就是不管如何,我先拿到一个机会,并确保这个机会不会变成“煮熟的鸭子飞了”这种情况,因此会接受先全职实习的安排。至于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就是一个额外的收益了。
他的优先考虑项是:
如果找不到更好的怎么办?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哪怕不是最想要的,也要先握在手里。
其实这位同学思考问题的路径,不仅仅是在找工作的年轻人当中很普遍,在很多别的生活场景里,也十分普遍。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风险厌恶心理,它符合统计意义上的大数定律,也就是“大部分人”的行为模式。
3
同样是年轻人找工作的案例,跟上面这位同学不同的案例,是我的一位本科同学的求职故事。
我有一位本科同学W,当时本科毕业后他去了美国很好的大学念硕士,硕士毕业时找工作也并不顺利。眼看着身边的同学们都拿到了各种各样的录取机会,他连理想公司的终面机会都没拿到过,整个人都很焦虑和沮丧。
但焦虑归焦虑,W同学并没有因为求职的压力,就选择降低求职标准,先找一个容易进的公司拿来保底。我当时说,你要不要签个小的投行之类的保个底,W的回答是:
我明明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
后来,W更加努力地为找工作做准备,找师兄师姐推荐,找人做模拟面试,疯狂地搜集与面试相关的各种资料,通宵准备行业和公司相关的知识......
又过了好几个月,W仍然没有拿到满意的offer。但事情也有了一些转机,有一家他中意的大公司,给了他暑期实习的机会,但并不承诺有转正的可能。并且告知,按照往年经验,实习生转正的概率低于20%。什么意思呢,就是招10个实习生,可能还不一定有两个人能留下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绝大部分同学的反应是会放弃。你都不保证给我转正机会,我来干嘛呢?这样的话,如果还在大学的同学,一定会非常熟悉。
然而W没有这么做,他去暑期实习了。后续的情节就和《当幸福来敲门》里的主人公实习的经历类似。两个月后,W拿到了全职offer,这个机会是带他的老板专门找大老板特批的。原因是W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让他们觉得失去这个实习生,会是公司的一大损失。
W同学现在已经是国内某大型公募的基金经理,管理数亿的资金,每年数百万的收入,早已超越了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4
保底思维,降低风险,追求确定性,这些都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但是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希望获得超越平均意义上的成长或者回报,这些思维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
过分追求确定的结果转而放弃不确定性的收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你可能面临无限大的机会成本。
什么叫无限大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本可以把时间精力投入到追求一些不确定选项的收益上,这些收益实现之后,可能是那个确定选项带来的收益的很多倍。一个极端的例子,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创业成功的收益,相较于创业前稳定的工资收益,就是一个机会成本无限大的情况。
过分追求确定性,除了面临较大的机会成本之外,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看问题做事情的格局和心胸。
很简单,什么东西是确定性很高的?是不是眼前的事情,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是这样的吧?比如刚刚提到的A公司的工作机会。那些看不见的,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情,天然带有不确定性。一旦要把眼光放长远,格局放大,那不确定性一定就随之而来。太追求确定性,意味着“短视”和“狭隘”也会随之而来。
还有一个问题,把时间拉长来看,过分追求确定性,丧失了成长动能之后,在长远的社会发展中,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想象一下,早年我们很多的“铁饭碗”,现在是不是已经不存在了?
因此,我给身边人的建议一直都是,眼光一定不能仅仅局限在你能看到的一亩三分地,哪怕为了后半生的“确定”,年轻的时候也千万不能过分追求稳定确定的生活。只有学会了与“不确定性”打交道,个人的成长,包括财富积累,才能真正超越平均水平,比一般人更快。
5
这些天,我常常回想起上面两位同学的例子,故事背景类似,但个人选择迥异,结果也一定会全然不同。不免令人唏嘘感慨。
读到这里,我相信一定有读者会说,那又怎样,你怎么不说很多拥抱不确定性最后失败了的?你怎么不说和W一起实习最后没拿到全职机会的那些人?......
没错,这样的反问是有道理的。我不是想表达追求不确定性就“一定”可以获得超额回报,我想说的,是一种想问题的思路和做事情的理念。最终还是取决于你给自己的定位: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是一般人安逸稳定的生活?还是超越之上的更快的成长和回报?如果选择前者,追求确定性可能更适合一些。但如果你想要的是后者,那么冒险失败,也就是你获得超额收益的必要之成本了。
不得不承认,所谓的个人成长,其实和追求确定,是存在天然的内在冲突的。越稳定的系统,越不可能带来成长。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现在逆袭更困难了?因为社会系统逐渐趋于稳态,个人要成长就更难。宏观上大家都能接受这样的结论,为什么用到自己微观层面上,很多人就忘了呢?
6
还有一点,也需要和大家说明:
所谓的确定性,往往对应了个人成长里的“舒适区”。
舒适区的意思就是让你感到舒服的心理区域,在这个区域里,通常你会很难学到什么新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重要突破,你做的不过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而一旦要突破这个区域,就会进入所谓的“学习区”甚至“恐慌区”,这两个区域的东西,是你不熟悉的,也是无法预知结果的,天然地伴随不确定性。
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扩大舒适区的过程,也就是把学习区甚至恐慌区转化成舒适区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学习如何驾驭“不确定性”的过程。人们对不确定性的合理态度,不是回避,而是学会驾驭它。
人们一旦学会了驾驭不确定性,就会懂得用概率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而不再追求一个确定性的结果,而这就是金融学里讲的风险-回报模型。
---重要的含金量十足的---
PS1:
说到驾驭不确定性,我个人受益非常多的,是来自于一些企业家导师的经验。这当中,俞敏洪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因为他早年从北大体制内走出来,到后来创办新东方再到做成美股上市公司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从追求“确定性”到驾驭“不确定性”的过程。
我一直都非常希望有机会同大家分享我从俞敏洪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现在终于有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为了记录新东方成立25周年,俞老师耗费半年时间,专门录制了一个系列课程,讲述新东方的发展历史。这当中包括了创业的各种经验教训,更包括了个人成长和为人处事方面俞老师一路打怪升级的心路历程和干货方法。
我已经在follow这个课了,感觉非常受用。在此,也良心推荐给大家!在拥抱不确定性未来的过程当中,希望能在俞老师的带领下,和和大家一起进步!
PS2:PS1部分非广告,无任何商业利益,纯属私人走心推荐,请大家放心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