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文化的考古探索过程中,有一个重大问题...

在夏文化的考古探索过程中,有一个重大问题至今没有被从事夏文化研究的学者讨论过。那就是《史记》中的“夏”和先秦人观念中的“夏”是否是同一回事?
我们读《左传》和《国语》就会发现,今古文《尚书》中不被视为夏代文献的《尧典》、《大禹谟》,在《左传》和《国语》中都被称作《夏书》,而不称作《唐书》、《虞书》。这说明,在春秋战国人的观念中,尧、舜其实也是夏时期的人物;同时,我们看《竹书纪年》就会发现,《史记·集解》引和峤语及杜预《左传序》均称《竹书纪年》始自夏代,但《竹书纪年》中却明确记载了与颛顼、尧、舜有关的历史事迹,这说明《竹书纪年》把颛顼、尧、舜等人物也视为夏时期的人物,这与《左传》、《国语》类同。
同时,我以前曾在《夏商并行论: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为夏文化的22条证据 》中提到,清华简《楚居》明确记载季连为盘庚、武丁时期人物,且称鬻熊为其孙,此与《史记·楚世家》大异,但却与《史记》的史源材料《帝系》吻合(《楚世家》把鬻熊分化为了两个人,导致《史记》的楚世系比《帝系》的楚世系拉长了六七百年),李学勤教授也指出,《楚居》说季连为盘庚、武丁时期人物的说法,与鬻熊为周文王之师的记载,从时间上来说是合理的,他肯定了《楚居》的记载。同时,郭店简《穷达以时》又明确称皋陶在武丁时期。因此,从清华简、郭店简和《帝系》的自洽性记载来说,夏与商曾经并行存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梳理文献,以保证史料的可靠,是考古研究与历史研究结合之前必做的功课。遗憾的是,我们注意到,目前学术界主张“二里头夏都说“的学者却无一人讨论过《史记》中的“夏”与先秦文献中的“夏”是否是一回事。
笔者在研究中曾提出了”夏商并行“、”夏分三段“的观点,并指出先秦人观念中的夏其实就是《史记》中从《五帝本纪》开篇直至《夏本纪》中“后羿代夏”这一时期的历史(对应考古上的三星堆文化);所谓的少康中兴之后的夏,其实是不被许多先秦人承认的,只是少康文化自命的“夏”(对应考古上的成都金沙文化)。这个观点能否经受考验呢?我相信,历史终究是可以检验的。
#历史##三星堆##二里头##夏朝##考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