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河,故乡情
一条清澈的小河,从远方弯弯曲曲流入青山环抱、绿树成荫的云霄村。云霄村隶属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的一个小镇,村落呈长方形、东西走向,中间被小河一分为二,形成两侧相对称、依山面水的南北两道的村落走廊。这里主要聚居着伍氏和吴氏两姓村民—伍氏居小河北岸,吴氏位于小河南岸,千百户人家面河而居。小河时而向北流入伍姓村,时而向南流入吴氏寨,称得上“九曲十三弯”。河道两旁皆是良田,每到稻收时节,满田满垄闪金光,一片五谷丰登的喜人景象。
迂回的村道顺着河流穿梭而过村庄。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向南走十多公里,到达罗定市区;向东走五公里,就是千官镇。村民无论向南行还是向东走,都得走同一段村道到达村口,因此两姓村民外出赶集常常一路说笑同行,或互为代购一些小物品,团结友好,和睦相处,更有通婚的习俗。
河水清凉甘甜,是祖祖辈辈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每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到小河里担水,担水的那段路也就被大家戏称为“担水路”。每天清晨,为了赶着担上没受“污染”的河水,村民们早早起床到河边担水,担足全家一天的用水。
家里人口少的,一天担水一两次即可,人口多的人家担水的次数稍多些。我家里兄弟姐妹多,还要照顾爷爷奶奶家,所以从小学五年级起,早上通常是身为大哥的我去小河边担水,弟弟妹妹则留在家中烧火煮粥。当时的我年少瘦弱,一副大木桶有我半人多高,将近十斤重,我只得将扁担绳卷得短短的,方能将桶挑起。当年,村民经常担水的地方叫大沙墩,墩上有一座横跨小河的木板桥,是两姓村民互相往来的主要通道。倘若大雨来临,全村男女便会齐上阵,防洪保堤护桥梁。
担水虽然不算很辛苦,可一旦担水迟了,河边被洗衣服的人占用,打水就不容易了;如果遇到有人在河里放牛,搅浑了河水,找干净的水源又是一个问题;遇到枯水期,村民们引水灌溉农田,用水量大导致水位下降,给打水也造成不少困扰;当遇上雷雨天气,河水裹挟着泥沙与杂物,浑浊不堪,担的水便难以下咽—有时不得不为吃水犯愁。为解决这样的困扰,1978年寒假,我搞了一个“自流水”装置,用长长的塑胶管把山上的泉水引入家中,让家里用上了干净的水,解决了用水之困。之后,各家各户争相效仿,从此云霄村结束了建村以来村民们担水食用的历史。2006年,镇政府把自来水通到各家各户,让村民们用上了更为清洁的自来水。如今,村里的饮用水与灌溉水源充足,那些为水而奔忙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
还记得1968年的端午节,按当地习俗,家家户户准备劏鸡(杀鸡的俗语)、磨豆腐过节。不料,当天早上八点时分,突然刮来一阵大风,黑云遮天蔽日,大雨即将来临。当时快到稻谷收成季节,为了抗灾,生产队长果断地向全村发出号召:男的上山砍松桩,女的上山割柴草,全村男女老幼出动,压松桩铺草护堤的抗洪抢险大会战全面铺开!一会儿,大雨瓢泼而下,很快,洪水从上游咆哮袭来,狠狠地扑打着河堤。村民们冒着大雨越战越勇,打松桩的手起搥落,割草的刀到草断,把大捆大捆的山草从山上飞快地传递到河堤两边,使尽浑身力气把一捆捆山草碾压在松桩之间,阻止了洪水决堤,保住了河堤,保住了丰收!一天下来,抗洪的勇士们精疲力尽,把劏鸡磨豆腐的事情全给忘了。那个不同寻常的端午节,是我记忆甚深的。
1970年以前的云霄河堤功能少,只作防洪之用。而堤面窄,弯弯曲曲,人们在河堤上行走高低不平,深一脚浅一脚,因此当地一直流传着“吹笛怕云霄,抬轿怕冲标”的民谣。当地人婚嫁,常聘请八音戏班来家中助兴。按照戏班的行规,在前往东家的路上,如遇路边有屋或有人,戏班的吹笛艺人便要吹响笛子走过。而云霄村道长,弯多,村屋连贯不断,一路崎岖走来,吹笛艺人几乎无休息的机会,故有“吹笛怕云霄”一说。同样,在距离云霄村十几公里外的冲标村,由于山岭长且盘旋,也让当时的抬轿人心生怯意。
1972年,政府重新规划河堤的走向,实行当地有史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改河。那一年的工程非常浩大,把河道去弯取直,将两岸的河堤砌成高3.5米、宽4米的石墙。改河工程完成后,遇上大雨洪水再也没出现过决堤的情况,真正起到了保良田、促丰收的作用。虽然堤面的村道仍是泥路,但比原来的村道更宽更直了,成了人们来往的新主干道。我曾目睹第一台拖拉机“哒哒哒”地驶入云霄村,也曾参与用大板车拉着集体饲养的大肥猪到镇上的食品站。从那时候起,农用小汽车也能通行了,农药化肥、农副产品、建筑材料都用上了交通工具,结束了村民们运输靠肩挑背驮手拎的历史。连骑自行车,我也是从那新建的河堤上学会的。
2005年,政府把河堤再拓宽加固,铺设了厚20厘米的水泥路面,实现道路硬底化。从此,宽阔的水泥马路四通八达,一直通向各家各户的庭院前后。随着来往车辆日益增多,汽车鸣笛声常常响彻“云霄”。更令人振奋的是,云霄村的河堤路近期已被政府立项,很快将升格为县级公路。
如今,昔日担水取水点—大沙墩上的木板桥,已变成了钢筋水泥桥,桥头两端开设了商店。当年的小龙眼树已长成参天大树,硕果累累。大龙眼树下,村委会用水泥陶瓷砖砌起了大圆墩,建起了石凳。闲暇时,村民们围坐在圆墩石凳上乘凉打牌拉家常,畅谈生活,享受人生。几十个年头,村民的生活已沧桑巨变,天上人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美丽的田园风光,浓浓的乡土气息,历来是乡村充满勃勃生机、无限魅力的所在。今之云霄,是好山好水宜居村。进村就能看见幢幢别墅,青山绿水,谷满仓,鱼满塘。逢年过节与假日,村内家家户户的庭院与路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让回家的路愈发热闹。我虽久居城市,亦时常回村看望年迈的双亲。每当看到潺潺的流水奔向远方,仿佛寓意着人们的生活不断向前发展,我就感慨万千:小河淙淙流淌仿佛告诉人们,乡村振兴的美丽田园画卷正在云霄村不断展现。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故乡的明天会更好!
物阜民丰盛世现,故乡河水永延年。云霄村在走过三百多年的漫漫长路后,终于奔向小康新时代。云霄面貌的巨大变化,是数十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真实写照。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创造的奇迹,是我们祖祖辈辈所无法想象的质的飞跃。其实,在祖国大地上的每一处乡土,又何尝不是像我的家乡一样,早已经旧貌换新颜!
我为故乡的巨变深感自豪。愿我的故乡,越来越美。
图片:全景
编辑:王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