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为三——中国哲学的贡献
1995.5.31.
一、用平等的、多元的观点看世界,便会看到,每一民族的文化,包括它的哲学,都对人类有过并有着积极的贡献。
这是因为,任何民族的文化,不论其覆盖面的大小,延续期的长短,都是一定生活样式的彩色映象,也是生活样式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的文化和哲学,便不仅以此构成人类生活的一个部分,而且,它的存在本身,还为其他样式的生活提供了参照,作出了作用不等的贡献。
二、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饮誉全球的中国文化及其哲学,当然也不例外。不仅在中国曾经称雄世界的时候是这样,即使在那些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事情的实质也未曾或改。差别只在於,人们关注的角度和理解的正负常有所不同而已。
三、时至今日,从正面看待中国哲学的意见日渐增多。因为,独领风骚二三百年的工业社会和自然科学在发展轨道中碰到了一些按原来路数无法解决的难题。人们试图换一个医生。
四、除去多少带着神秘的心情谈论阴阳之外,整体性思维与天人合一,大概是目前最受世人称道的中国哲学思想。包括中国学者在内,也津津乐道於此。人们倾向於认为,整体地而非割裂地、综合地而非分析地对待世界,有助於克服认知中的许多痼疾;而提倡天人不可分离的思想,则能帮助人类使频临死寂的生存环境重新萌发生机。
五、这些想法中有许多合理之点。但仿佛也有一种思维方法上的习惯,值得讨论。那就是,习惯上喜欢用同分析相对的视角来谈综合,同天人相分相对的视角来谈天人合一。而一旦把中国哲学的整体性思维和天人合一放在这样的位置,用这样的综合和合一,则所谈的也许已非中国哲学,采用後的後果也许是更多的麻烦。
这样的习惯,是思维方法上的一分为二法。
六、中国式的思维方法不是一分为二的。一分为二只是它思维过程的一个阶段。与分析相对,有综合;中国哲学不主张用综合去取代分析,而是“综合”其综合与分析,此之谓整体性思维。与天人相分相对,有天人合一,中国哲学也不用天人合一来排斥天人相分,而是“合一”其合一与相分,这才是天人之学。
七、就是说,在一分为二之後,还要合二而一。这个合成的一,已是新一,变原来混沌的一而成的明晰的一。在儒家,叫做“执两用中”;在道家,叫做“一生二,二生三”,或者叫“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为了同非此即彼的一分为二的思维方法相比较,也为了同西方哲学中近似的论断相呼应,我们也可以称这种中国式的思维方法叫一分为三。
八、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度和不及都属於恶,中道才是德性,……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正确。”他进而列数道:在鲁莽和怯之间是勇敢,在放纵和拘谨之间是节制,在吝啬和挥霍之间是慷慨,在矫情和好名之间是淡泊,在暴躁和蔫弱之间是温和,在吹牛和自贬之间是真诚,在虚荣和自卑之间是自重,在奉承和慢待之间是好客,在谄媚和傲慢之间是友谊,在羞怯和无耻之间是谦和,在嫉妒和乐祸之间是义愤,在戏谑和木讷之间是机智,如此等等。
和亚里士多德的区分两极与中道的平面而静态的三分办法不同,黑格尔更进而提出发展的正、反、合规律。黑格尔的庞大体系,便是用正反合的三分办法螺旋上升而构筑成的。
九、中国哲学主张世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包容了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所描绘的全部情景。这个系统,既非笔直的线,也非平铺的面,而是球状的网。网上的每一点,既是独立的存在,也是相依的关系。用以表示这种存在和关系的范畴,叫做“参”。
参就是叁,大写的三,它被赋予数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以便概括地表示世界万物的存在及其关系。
《逸周书·武顺》云:“人有中曰参,无中曰两。两争曰弱,参和曰强。”
《管子·枢言》云:“凡万物阴阳,两生而参视。先王因其参而慎所出所入。”
《荀子·天论》云:“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张载《易说·说卦》云:“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
又《正蒙·诚明》云:“得天地最灵为人,固人亦参为性,两为体 。”
十、抛弃那种不是盟友、便是敌人的二分法,政治家们便会一下子变得聪明起来,发现国家之间原来还有一种叫做伙伴的关系。这就是参,就是一分为三。
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