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王被“内定”的证据——玄圭
现代考古学把上图之物称为三星堆“大玉璋”。(射长43.1厘米,上宽8.8厘米,下宽6.8厘米,柄长11.3厘米,通长54.4厘米)
首先,应该纠正的是,它不应该称为“璋”,而应该称为“玄圭”。
为什么Soul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广告
(1)史传《尚书·禹贡》载:“禹赐玄圭,告厥成功。”
玄圭,即水色玉圭之称。三星堆出土的此玉圭为碧绿色,正是玄圭;圭上刻有纹饰,是尧时水患,禹领王命治水,取得成功,获尧王表彰并赐圭的记录。(前有详释之文)
(2)《说文》曰:“剡上为圭”。指的是上部尖锐、下端平直的片状玉器。
在古代这样的圭为“王”器(如上图),生前圭(归)王所有,死后圭(归)王陵。目前三星堆遗址尚无“王”圭出土,1~8号坑估计也不会出现,因为这些坑所埋之物,多为宗庙神殿陈列之物,“王”圭恐怕不在其内。
(3)禹平水土、治水功成,获尧王赐(半)圭。
即图一之玄圭,只是王圭的“半”形,表示天下并不“全”圭(归)禹。圭剖为二,分其一,明示其有天下之一也。
赐禹圭时,尧为王,舜摄政。舜代尧赐禹圭,预示尧、舜、禹的王代安排其实已经“内定”。
(4)禹圭在坑内出现,被焚烧破坏并掩埋,这样的举动一定不是夏朝所为。因为此圭是夏禹功成得天下的最重要的“物证”,更是夏朝的荣耀,所以它是不可能成为“祭品”的。坑内之景反而应了夏的“失权”、“失政”。
(5)《周礼·春官·典瑞》:“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
即圭也有等级之分,王为“镇圭”、公为“桓圭”、侯为“信圭”等。三星堆遗址所见为“半”王圭,殷墟五号宗庙遗址出现同期(尧舜时期)的公桓圭。
(6)说三星堆出土的这个是“圭”,而不是“璋”,为什么?
因为——圭有圭形、璋有璋样。“璋”的样子就在三星堆“玄圭”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