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勤:找到正确“共鸣”的方法

卢文勤在讲课

找到正确“共鸣”的方法

卢文勤

下面提供大家一些简单地找不同共鸣的方法:

A.从气的角度来说,如果找头腔,就要多用前面呼吸方法里所讲的往上提的办法;找蝶窦须向上朝后(传统叫脑后摘筋);找额宝却需在上提(有时也可以后提)后,再向前推,说是眉心,其实这一提一推,先提后推就形成了气息的一个抛物线,而所形成的抛物线,有时好像是从头顶外面,绕弯儿抛出去的,这样,比直接感觉从眉心出来,位置更高,声音更乾净。找鼻腔共鸣,基本上就用沉气保持的感觉就行了。找口腔共鸣,唱相对高音,仍可用沉气保持或略用一点两头抻的感觉。而低音部份,就须要压气,对此我曾杜撰了一个名词叫赖气,即小孩被大人拽,赖着不走的那种感觉。在胸口微向下抠时,横膈膜同时向外一涨。找胸腔共鸣时,主要是用边唱、边叹气的感觉。以上办法实际上是根据气息音高与共鸣的联系而划分的。所以,学习的人还应该从这里懂得唱高、中、低音找不同共鸣时,用气方法的不同,即高音提、中音稳,低音沉。

B.从姿势方面来说,如找头腔蝶窦,头要微低。找额宝时,则要像完成一次摇撸的动作一样,先向怀里收,后向外向下推,其轨迹是先向上提一下,再往下一放(绕圈),即能找到。如果想直接到眉心,而无后提前推迂回之感,则需要把眼睛瞪大,注视一个目标不变,把感觉直接移到眉心,犹如把嘴搬到了那里一样。实在找不到蝶窦的人,只要在唱时,让他猛一弯腰,声音马上就会钻到后面去了。这时,如欲使声音向前,而又不用抛物线的办法,就只须把头忽然抬起一点即行,但不如抛物线所作成的位置高且声音干净。找鼻咽腔共鸣时,由于气息方面需要保持的感觉多了一些,最好在形体上不要有什么特殊动作。如果一定要找一些形体方面的帮助,一切应以沉稳为度。以使表里一致。至于鼻、咽共鸣的比例,可自己靠内在的感觉调节,实在找不到鼻、咽腔共鸣感觉的人,可以把嘴闭上来发音用鼻子捎一种给小孩把尿的韵母(这个声音大家都知道,但文字无法说明,写不出这个韵母)。找胸腔除掉一般的要领说放松下沉外,从姿势方面来说,倒是可以在唱的时候,将身体微向后仰,你立刻就会感觉到,好像支点到后腰两侧,从而增加胸腔共鸣。这个方法,在我讲课和办声乐训练班时,曾用过多次,基本上是屡验不爽。另外如:把嘴唇缩小变圆,把嘴翘起来,声道拉长也可以增加胸腔共鸣。       C.用不同的字来练,找头腔多用衣、齐(迂)、苗条(敖)一类的音练,找鼻腔则练江洋辙(昂)。如果有人昂字实在说不好,可在昂字前面加练“暍”,然后把它和昂连起来,并注意把昂音粘附在“吗”的位置上,就不会与“啊”音混淆。因为昂音说不好的人,大多是鼻腔打不开,说“昂”像“啊”,或者两种感觉都有,而总是“啊”的成份多。找胸腔共鸣多练习中东、人辰(轰、哼),还可以边哼哼边拍拍自己的胸口,像哄孩子睡觉那样,如果声音随着手拍胸脯而产生断续,说明有了胸腔共鸣;如果手拍上去没什麽反响,可能声音吊在上面,下面仍没有用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