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角肌治疗手法

由于本身以及方向都是倾斜的,所以命名斜角肌,意思是“歪斜”。斜角肌不是平行也不为垂直的。其角度与深层颈部构造有关系。

斜角肌的方向性可以整合颈部、手臂、肋骨的协调度。绿色为前斜角肌,红色为中、后斜角肌(中间红色的为口腔和前喉部的肌肉)

在实际面上它主要提供了颈部侧弯以及旋转力量,在姿势上可以让颈椎排列及稳定在对的位置。很像一艘船桅杆上的倾斜索具。

颈部的骨头及软组织,相同于一艘船的倾斜索具和直立桅杆

至少要知道斜角肌两侧平衡时的功能为何,当单边紧缩的时候,就会出现颈部及上肋的倾斜。如此意味着斜角肌会影响到姿势以及位置等问题, 例如:

  • 斜颈是常常出现在颈部的问题,典型的问题为不对称斜角肌痉挛及僵直。

  • 头部前倾姿势如同过度后凸姿势紧绷、僵硬、缩短并且将下颈椎往前拉,并固定于此姿势。

头前倾姿势,斜角肌(箭头)会常紧缩及无弹性

  • 虽然斜角肌常被視为颈椎弯曲肌,当颈部伸直时( 颈椎前凸常会伴随头往前倾),此时前斜角肌会成为颈伸直肌。这种功能性的改变是由于斜角肌上下附着点的位置, 在此情况下处于影响动作的关节之后侧, 因而无法平衡颈部后方长度不足的状况。斜角肌缩短会伴随着颈部前凸。

虽然前斜角肌(箭头)为颈部弯曲肌群,但当头部伸直或是前凸下,附着点会移向椎体后方,并且转成让颈部做出伸直的动作,如果收缩或是紧绷则会延续颈部前凸

下列情况亦会影响斜角肌:

  • 挥鞭伤害下,尤其外力影响最大。(虽然处理斜角肌对挥鞭综合征有显着的恢复,但局限在冷挥鞭等慢性或是其他伤害。)有时在挥鞭综合征的患者上,太快直接处理斜角肌,或在热挥鞭的情况时介入(症状包括痉挛、自主神经活化、不稳定、紧绷等)会使情况发生更恶化。

  • 斜角肌会在用力吸气时提供力量,协助第一、二肋抬起,当有呼吸上的问题时,斜角肌通常会慢性的缩短,如肺气肿、哮喘。

  • 斜角肌作为颈部稳定的角色对抗左、右手不对称所产生的力量,因此在施力时非惯用侧的斜角肌会明显紧绷,尤其徒手操作者。

  • 深层胸膜韧带( 横胸膜、椎骨胸膜、胸骨胸膜)的纤维会连到围绕在肺及C7 、T1的胸内筋膜及第一肋骨,其位在斜角肌的下方并斜向排列,功能如同斜角肌可提供颈部动作及排列。

臂神经丛(黄色),通过前、中斜角肌

由于臂神经丛会通过前、中斜角肌,若此处拥挤则会造成神经血管的压迫(如胸廓出口综合征)。处理此处的适应症为尺神经支配区域(无名指、小拇指、手的内侧)。

颈部旋转会拉动斜角肌在狭窄的空间挤压臂神经丛

有麻木的情况,特别是在专注吸气(强调斜角肌)或是颈部旋转(前侧及中斜角肌去挤压臂神经丛) 。

压迫臂神经丛会出现紧绷、麻木或无力等症状,尤其在尺神经分布的区域(黄色)

前斜角肌手法

每当处理颈部的时候都有好的理由可以处理斜角肌,但是处理此处有时会很微妙。斜角肌比围绕在周边的纤维来得更密集以及更紧绷。杨达(Janda) 将斜角肌分类成张力型肌肉,意思是当受力时会紧绷,如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其常保持在收缩的状态。

斜角肌很靠近敏感的臂神经丛。此坚硬及靠近神经的组合让介入变得困难,任何压力或滑动过程中都会产生神经痛。

然而,若我们不直接在斜角肌上滑动,而是作用在近端附着处,可以让介入更舒适且深层。要完成此介入,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头部后方,另一手用手指缘(数根手指一起)去感受前、中斜角的纵向肌腹角度及硬度,其位在锁骨上及胸锁乳突肌之深部。在此处感到最坚硬的构造不是骨头,而是前斜角肌。

前斜角肌手法。用边缘、柔软的触压在斜角肌和下颈椎,让其向后移动,可以弯曲颈部让斜角肌放松

现在将头抬起,慢慢地沿着手指为支点来弯曲颈部。你会感受到过程中斜角肌的肌腹会压在你的手指上;要给一点向后方的阻力去限制斜角肌和下颈椎往前的动作。此向量的合并会让前方斜角肌弯向你的手上,并且让椎体向后方移动,减少向前倾的倾向 。

前斜角肌手法

如果患者对于此感受过于紧张,或是在你给予压力时患者感受到刺痛,重新摆位触摸的地方让其舒适,通常稍微为往内移动。如果太往内侧移动或是太高,会很靠近颈动脉、颈静脉,或是迷走神经没有一个是可以直接按压的。确保触摸是柔软且敏锐的,并且不会让患者感到不适。

当你有持续给予颈部弯曲以及给予向后方舒适的按压时,阻止任何按压或是移动手指头的想法,等待身体的反应。大约3 至6 次呼吸后,你可以再次感受斜角肌以及下颈椎能轻易地向后移动,软纤维也是放松的,神经系统也适应了。如此,信息出现表示可以移动到下一个位置。

透过放松后再移动你的支点(而不是靠滑动来放松),当斜角肌的张力放松后,你可以处理斜角肌的高处或是低处。感受左、右的不对称,以及深层胸膜韧带。

或者你可以移动你的支点向外侧,加上颈部沿着支点的侧弯去评估中、后斜角肌。等待任何一处的放松及柔软。持续和患者保持沟通来注意任何的神经转移痛。要有耐心,等待其放松。

前斜角肌手法的变化型,颈部侧弯可以评估中(红色)、后(绿色)斜角肌

当然,你会在处理斜角肌前针对外层筋膜做好充分的处理,并且对患者给予适当的接触。在你完成前,确保两侧斜角肌皆完成;然而,如果你找到不对称的模式,那处理每一边的时间当然会不同。

在综合、平衡、安抚的手法下完成斜角肌之介入;甚至你要避免直接按压在臂神经丛上,处理张力型斜角肌可以让交感神经活化而不是让副交感神经放松。

因为“母猫”手法是放松以及解决的手法,但他会同时间作用在两侧而非单侧,因此,其为斜角肌处理的理想补充方式。

前斜角肌手法

适应症:

  • 颈部活动或是位置不对称,包含斜颈症。

  • 头部前倾姿势。

  • 冷挥鞭伤害。

  • 呼吸上的问题,如同肺气肿或是哮喘。

  • 神经血管性的压迫,如胸廓出口综合征。

目的:

  • 增加下颈椎以及颈椎基部向后方的移动。

  • 分化及减少斜角肌的张力。

  • 减少神经血管通路的压迫(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

说明:

  • 当颈部外层处理好时:

  • 用手指边缘给予前斜角肌向后的按廩,另一手给予被动的颈部弯曲。

  • 等待3 至6 次呼吸后,感受软纤维以及下颈椎向后方移动的动作。

  • 把颈部带回正中位置,移动手指头去找寻下一个紧绷处并重复上迎动作。

  • 变化型:轻微的侧弯以及移动你的手指头向外,去作用在中、后斜角肌。

注意事项:

  • 虽然对冷挥鞭伤很有效,但对于热挥鞭则要避免处理。

  • 避免对神经或是血管做按压,并确认患者的舒适度。

“母猫”手法

你可能看过母猫是如何在颈部处抓起小孩的小孩会软瘫 。此反射即为我们命名此手法的主要原因,就如同小猫一样,人类也会在颈部后方筋膜被牵拉的时候感到放松。

母狮子咬住颈部后方的浅层、深层筋膜及皮肤来移动他的孩子

要呈现母猫手法时,請患者平躺脸朝上,操作者用手去包覆颈部后方,尽可能地将两边包覆。

用手掌以及手指,抓握并集合颈部外层的筋膜。给予颈部外层筋膜轻柔的向后方牵拉的力量:浅层及深层筋膜 ;远向外层的肌肉,参与其中的斜方肌。

母猫手法是可以有效地在两侧、后侧、外侧缘、浅层等位置来处理斜角肌、安定斜角肌(比单一侧的前方介入,会来的更有效、更深层及患者的刺激)移动端的手慢慢地将浅层及深层的颈部后方筋膜移动(绿色),另一只手则作为支持的作用

可以让纤维层慢慢地向外滑出你的手,重复数次,过程中可以换手执行,建议同时处理颈部两边,虽然左右手是不同形状的但可评估不同面向的部位。

我们的目标在分化颈部的外层纤维,以及改变患者神经系统的自主性张力。所以操作者脚步要放慢、要稳定、有耐心地重复手法,感受患者纤维限制及副交感神经放松之反应。

此手法的效果不但是让后续处理斜角肌更容易,也是深层纤维前置处理的方式之一。

据报导,此手法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任何人都是可以被他处理的。如果你想要做实验,可以告诉我们结果,但切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母猫”手法

适应症:

  • 颈部活动度受限或是疼痛。

  • 自发性交感神经兴奋。

  • 在处理颈部深层前、后的处理。

目的:

  • 处理颈部深层的前置作业。

  • 增加颈部外层纤维的延展性以及分化。

  • 增加副交感神经的反应以达到规律的自主性活化。

  • 整合及结束颈部的介入。

说明:

  • 慢慢地将颈部后方之外层筋膜集中。

  • 并且慢慢地牵拉(往地面方向) ,避免在胸前产生任何窒息、敏感或是紧绷的感觉。

  • 可以让纤维滑出你的手。

  • 在颈部后方重复数次介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