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多校划片2019年正式执行,学区房走下神坛?
无论将来学区房趋势与否,把孩子的成长打包交给学区、房学校都是妄想,现代教育越来越要求家庭教育的参与。
■ 撰文 | 鲁西西 ☞ 《地盘》特邀撰稿人
鼠目寸光容易把握不住大势,眼光太长容易畏手畏脚。
大多数人以为,看见未来的趋势就要先下手为强,其实有些事,与其在20年前就开始焦虑不如抓住眼前最核心的事。
1
北京多区执行多校划片
▽
最近,一则关于教育方面的消息,引起大家的广泛热议。
2018年12月底,北京市海淀区不少社区的宣传栏里,都多了一张小小的通告,有的叫做“招生宣传工作方案”有的叫做“入学政策的通知”。
©入学不再把房屋作为申请条件
文中都提到了一个文件——海教发【2018】9号文件,这个文件的全名叫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意见》中的一句话至关重要:“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
©郑海淀区教委文件
通俗的话来说,2019年以后,在海淀区新买的房子将不再对应固定的学校。除海淀区外,北京西城、东城也加入其中。
北京几个教育大区“多校划片”政策的正式执行,学区房一首凉凉再次唱响,众人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多校划片逐渐在落地
“多校划片”政策的推进是有备而来,教育部门早在5年前就开始了:
2014年,教育部指出: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
2015年,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表示,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即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官方文件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实施多校划片。
2017年,教育部再次声明:各地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群众择校冲动强烈、“学区房”问题突出的地方,稳妥推进多校划片(随机摇号、派位),片区调整时要按照依法治理的思路和办法实施,增强划片工作的认可度和公信力,新旧片区变化要设置合理的过渡期限。
2018年重提: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统筹考虑过去片区划分和生源分布等情况,积极稳慎推进多校划片,促进教育公平,并指出实行多校划片的地区小学、初中可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保障入学机会公平。
©交叉划片也是为了入学公平
如今,随着北京多区“多校划片”的实施,多年来悬而未定的靴子落地了,一贯吃香的学区房真的要“凉凉”了吗?
不要危言耸听,更不要人云亦云。
2
学区房
离凉凉还有多远
▽
从政策方面来看,自2014年起,教育部就一直推行“就近入学”“划片入学”,自2016年才提出“多校划片”。多校划片只是划片入学其中的一种方式,“就近入学”依然是中小学招生的主要基调。
©就近入学依然是主基调
从文件来看,执行多校划片的是择校意向强烈的区域,并不是所有区域都一棒子打死。
北京的东城、西城、海淀是北京市排名前3的教育大区,如果真的落实到郑州,也许执行的区域只有金水、中原两区。
还有人担心试点城市会很快落实到,并煞有介事给除了一份名单:北京、广州、上海、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天津、深圳、成都、西安、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
其实,这24个城市名单的确来源于教育部,但教育部对其具体要求是:这些城市所有县市区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
©划片入学入选城市名单
划片入学并不等于多校划片。
大家今天习以为常的划片入学,其实并非一开始就是占据招生主要份额。以钱择校,推优入学,考试入学,占坑班(部分公办学校的培训机构自办或与社会培训机构合办小学生学科培训班,从中选拔优秀小学生升入该校初中)等在之前大量存在,造成学校钱权交易、学生负担重等不良影响,致使教育不公平,因此才大力推行划片入学。
而划片入学又造成使得学区房涨上天价,所以才要推行多校划片。
那一定有人问,趋势就要来了,学区房还有没有必要买?
©学区房还有没有买的必要?
毋庸置疑,“多校划片”是未来的趋势,但问题是从趋势到局势的转变,可能已经是20年后的事情了。
目前,多校划片只是试点推行,全国范围内目前还没有形成常态。
即便将来在所有城市所有区域都推行多校划片,但落地时间要多长,是5年、10年还是20年?谁也说不准,而孩子的教育最关键的总共也没几年。
在孟母三迁故事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家长对子女择校一向重视,名校效应所带动的名校学区房的光环不会这么快就消失。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有条件的家庭如果因为一条不知道何时才会执行到的政策,而将子女的教育问题搁置一边,那是对政策的过度自信。
教育资源配置,已然成为当下购房置业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短期内有入学需求的,合适的学区房该买的还是要买。
毕竟,远水解不了近火。
3
买学区房
还是要量力而行
▽
事实上,关于到底要不要买学区房,网上争论已久。
有人举出极端例子说父母放弃优质学校,去让孩子上一所普通小学。北京高校教师李松蔚放弃北京一流的公立小学清华附小就是真实案例。
为此李松蔚本人还专门写过文章,传播甚广。
©李松蔚撰文写出自己的心路
其实,李松蔚放弃优质学校给孩子选的小众学校,很个性化还有很多教育优势。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学校教学效果不好,也不用过分担心。
李松蔚的故事只是个案。
李之所以敢这么做,主要是在于他高校教师的身份和学识,让他有自信自己能为孩子提供很好的教育。
父母不用非要给孩子选一个好学校,除非父母有自信能带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所以在这个维度上,一些说学区房不重要的父母,一定要审视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自信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
那么学区房怎么买呢?
©如何购买学区房成为很多人的纠结
量力而行是中国人最高深的智慧,学区房的购买最要量力而行。
网上流传一句话:学历不如学区房值钱。
说得无奈,但却有道理,一二线城市优质学区房甚至价值千万。
世上最好的生意就是向少年卖希望,向女人卖青春,向中产阶级卖生活方式,向老人卖健康。
学历是一个既成的事实,而学区房是个未知的希望,这是炒热学区房的心理动机。
既然是希望就有概率,尽管大家都知道,好学校与孩子成材没有必然的关系,但谁都无法否认好学校会提升孩子成材的概率。
©优质学校依然是投资热门
学区房本质上来说卖的是概率,多校划片改变的其实也是概率,只不过把这概率改小了。
但这改小的概率并不是不可以弥补,事实上,孩子成材最大的概率始终握在父母手中。
目前,市面上那些动辄几百上千万学区房注定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起。
假设,要花1000万买个顶级学区房,倒不如花500万买个一般的学区,另外的500万当做孩子的成长基金,当做父母做好家庭教育的资本,把大头概率捏在自己手里。
©与其担忧未来倒不如把握现在
选学区房,就像是在调试一个天平。
家庭如果有条件,能提供好的学校是锦上添花,如果实在没有条件,也不建议砸锅卖铁将全家人的重心放在一套学区房、一个学校上。
事实上,无论将来学区房趋势如何,把孩子的成长打包交给学区、房学校都是妄想,现代教育越来越要求家庭教育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