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最有意思的社区什么样?

地盘说

社区营造,无非是改变居住氛围,主要是围绕“人、文、地、产、景”五方面来进行。

英国、日本和台湾也有不错的案例可供参考,郑州也在你追我赶的进入这个更意思、有魅力的大浪潮。

■ 撰文 | 千寻 ☞ 《地盘》特邀撰稿人

前几天,在郑州举办的创新营销峰会上,社区营造的话题,再度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无论是驰名世界的阿那亚,还是声名远扬的普罗理想国,甚至刚刚崭露头角的金山岭,都给市场带来全新的概念与感觉,成为行业典范。

这些项目的走红都蕴含着巨大的用心经营,至少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并贯之。所以,才有了各种不同主题的兴趣社团,甚至有些已经展现出专业的一面。

社区营造,成为了最好的凝聚。

他山之石

各地社区营造案例

在日本,濑户川的水道穿城而过,只有2~3米的宽度,这样的水道在其他城市也许只是一条臭水沟。但从20世纪60年代起,古川町的居民就自发清理濑户川,通过放养锦鲤提醒居民维护水质,目前水沟里的溪水可用来浇花、洗漱清洁等。

©居民自发清理行动

整理濑户川是古川町社区营造的起点,之后政府提供各类清扫河道的工具并鼓励大家,使居民对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强,成为良性循环。

日本的工匠精神也十分著名,有些城市特别注重祖传工艺的传承,不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各家各户的装修风格,都统一和谐。

©整理之后的河道

城市的主体是人,人的工作和生活都需要空间,城市就是一种物质空间。

人具有独特性和群居性,不同的人群的社会特征赋予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于是,便有了社区的概念和意义。社区是地域性的概念,目的是为了给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比如英国,艾伯克隆比规划了环伦敦都市绿带奠定了大伦敦生态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基础。

英国的七橡树镇就位于大绿环中,其绿化覆盖率高达93%,并保留了60%的自然景色保护区,17处国家历史公园和花园,40处自然保护区,57处本地野生动物地点,所以七橡树镇被形象地称为“英格兰的花园”。

©七橡树镇诺尔庄园边的橡树

七橡树小镇进行了多层次的文化营造。在空间上,人工文化环境由复合型文化综合体形成,自然课堂、全覆盖式运动教育、全年龄运动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出自然文化环境,还通过多种节日传承小镇文化,营造社区会客厅,强化社区身份的认同。

无独有偶。

彩虹谷是新西兰黄金海岸附近的一个小型生态社区,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了第一批常住居民,他们一直以生态友好的方式经营牧场和林场。

居民的特长是多样化的,比如教育、医护、艺术等等,大家分工共同维护社区,平均分配所得。“自由、分享、可持续”,是这里的生活主题,俨然一个隐居在地球上的乌托邦。

©在新西兰遇见乌托邦

村子中心的房子门口有一块写满了字的黑板,这是彩虹谷社区分配公共任务的信息板,上面写着今天需要做的几项工作:剪羊毛、修剪花园、补围栏、清理马厩、疏通水道、放马、放羊、修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自愿领上一份工作,然后在黑板上标出来。

这个社区还有个身份——“新西兰注册公司”。社区所有财产都属于这个公司,大概有8~10家居民是共同拥有者。主要的决定需要大家一致协商同意才会实行,哪怕决策时间很长,也会坚持这个原则,收入和资源,也被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

©彩虹谷居民有着自得其乐的安然

这些年来,因观念不同,社区居民有增有减,租住居民人数不定,人多时能够挤满宿舍。社区的制度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新时代变化。

新西兰这样的乌托邦实验社区还有几个,比如河岸社区等,采用的模式也各不相同。

郑州社区营造的几个案例

一般来说,社区营造是一个大的课题,在一些大型楼盘中较容易实现,比如文旅小镇地产和偏改善型高端地产里。

在郑州,社区营造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社区营造的核心在社区,重点在人。

人们购买房屋的热情在递减,多数人把热情转投入生活质量之中,一个优良的社区,就是人们心仪的居住场所。

星巴克在河南的第一家社区店,就开在了普罗旺世,近期即将开业。这仅是普罗旺世社区营造即将呈现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散发着田园迷香的稻草人社区食堂、社区游泳中心等,也将于12月份和2019年1月陆续与业主们见面。

©普罗家门口的美好体验

在这座关乎业主们美好生活的场所,不仅涵盖满足社区生活需要的高质量商业,还为精度们开辟了创业中心,甚至,成立了PRO MORE生活研究所,塑造崭新的邻里温度。

郑州的另一个社营高手是奥伦达部落五云山。

这个喊着“这里只有老友,没有陌生人”的意式小镇,注重邻里关系,营造属于奥伦达部落的“小社会”。

©五云山小镇实景图

Vita咖啡馆、云顶城堡酒店、莱蒙多马场、高尔夫球场和山夫北园等,成为小区业主们除了家以外的最主要的生活场景。

闲暇之时,业主们可以在阳光倾泻的午后喝杯咖啡,去云顶吃自助餐,携两三好友打场高尔夫友谊赛,还能跟家人去山夫北园种瓜种菜。

另外,小镇里还有一些业主自发组织的兴趣聚落,花友汇、油画苑、云山舞社等,有专人负责管理和开展相关活动。

©山民生活一角

每逢周末,山上以及山脚的生活馆内都人满为患,很多业主都来参加油画学习和手工艺品制作。

风景如画,人入风景,亦成画。

和普罗旺世异曲同功,奥伦达在小镇建设期间就提出共创空间的构想,即小镇业主们一起开设书店、工艺品店等社区商业,让社区商业与小镇建设一同成长。

这又平添了几分文艺气息和文化氛围。

另一家玩儿社营的高手,是建业生态新城。

早在2012年,建业就在中原花都鄢陵布局了绿色基地。蔬菜基地的简历,首先得保证基地的土质适宜,种植过程中不喷洒农药,专业人士进行蔬菜培育和养护。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配肥、施肥等都由自动化控制,精心培植蔬菜和花卉。

©现代人的都市田园梦

在蔬菜种植区,温室内一排排采用层架式种植的蔬菜排列有序,鲜嫩青翠,在花卉种植区,五彩缤纷如同身置花海,在室外婚庆草坪、人工湖附近,绿草长势喜人,这里宛如隔绝尘嚣的世外桃花源。

后来的建业大食堂,又再一次助推了绿色基地的火爆。而且成为与之相邻的建业生态新城的绝佳配套,也让生态新城这个“没有陌生人”的小镇,成为曲指可数的社营标杆。

前文提到的普罗理想国也设置了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一到双休日,业主们都去大采购,不限量的有机蔬菜,每次都满载而归,不亦乐乎。

©普罗理想国有机农坊

人们常说,幸福是个比较级,的确如此。

看看现在郑州市场上此起彼伏的业主维权,再想想这些被幸福包围的社区营造带给业主们的快乐,猛然发现,原来幸福的都是别人的小区。

不过,走访中也可以看到,郑州也有部分楼盘开始注重社区营造。

比如万科经常组织邻里节和康桥的主联谊活动、康桥论坛等,都加快了社营的步伐。

任重道远

社区营造之路亟待新力量

社营不是赶时髦,更不是吹年皮。

只有真刀真枪真投入,真心为营造美好的社区环境与业主服务,一切,才会慢慢变成我们想要的那个样子。

这才是社营的真谛。

畅想一下,未来,走在小区中,橙黄明亮的阳光穿透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影像,每走几步,就有位业主老友和你打招呼,小孩儿们在草坪外追逐嬉闹,周末,各家各户都自发组织联谊,带来自家种的、煮的可口佳肴让邻居们品尝,傍晚,悠扬的音乐响起,完美的一天在夜幕降临后缓缓谢幕,伴着蛙鸣沉沉睡去……

©示意图

有人说社营是一个新兴事物,其实已经存在许久。

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我们朝夕相伴的小区。要想那样的生活,要么,住到这样的小区里去,要么,吸引、诱惑开发商投身到社营的大部队中去,把眼光投向远方,把业主放在心上,站在人的立场上,切身处地的考虑人性化居住,必须精致到细枝末节,围绕业主展开,以人为本,从人文出发。从而实现物质之外的的文化和精神上的富足。

©大普罗理想生活七天乐

这,才是大家都想要的生活。

只是现在,只有极少部分人体验到了。

现在,普罗理想国已经在持续的为业主们营造和输出这样的美好,在这条通往美好的路上,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

用一杯咖啡的时间,欣赏一下午的社区美景;解放一小时家务的繁忙,换一场高规格的视听盛宴;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享受到礼仪之邦的特权,这是我们需要做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