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人相处,也是需要技巧的 2024-07-29 08:36:40 本文内容来自郭勇教授在全国家庭心理建设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新冠疫情下家庭关系的挑战和机遇》。今天我想谈一谈新冠疫情下家庭关系的挑战和机遇。新冠疫情的持续,给我们所有人都带来了一些影响,尤其是家庭关系这块。虽然是家庭成员,但原来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而这次我们居然可以共居,可以整天的在一起。这是从来没有过的。长时间在一起,有好的一面,就像大家在朋友圈里面所看到的,很多人开始钻研厨艺。有的人什么都会做,用十几种方法烩鱼,都是因为在家有很多闲暇时间,可以琢磨和尝试。但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原来不知道的问题。比如妻子说,“你不是告诉我,你每天就抽五六支烟吗?我眼看着你一会一支,一天一盒打不住吧?”再比如我们家长说,“你就在那躺着吧,我看你什么时候起来,早上睡到十一、二点,白天这么好的时间,你居然都在那玩游戏?”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探讨一下,怎么样去处理和调整好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构建与维护良好家庭关系的意义和途径社会在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观念的改变。我们心理学研究说,认知引领行为。观念变了,行为和情绪也就变了。过去我们沟通靠写信,三、五页纸,要走三、五天才能收到。现在我们的手机开通了国际长途功能,一个电话可以打到国外去,还可以视频,又有图像又有声音。沟通设备虽然先进了,却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复杂了。同时,经济也在高速发展,我们的需求在逐步提高,但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超物质供应的增长速度。这就带来了需求不满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学过心理咨询的朋友们都知道,倾听、接纳、共情等等基本咨询技术,是构建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础。同理,这些技术用在家庭关系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倾听首先,要先学会听。用心听,而不是只用耳朵听,听的时候还要感同身受。在我们心理咨询的理论中,每本书里都明确地说,在咨询中,听比说要重要得多。所以会说很好,但是更好的应该是要学会听。接纳到底什么是接纳?如果晚上我们在外边树上绑一台录音机,摁下录音键,然后就上楼睡觉。第二天早晨把录音机取下来,摁下重放键。这台录音机会录些什么声音呢?实际上是所有发生过的声音都能录下来,对吧?有人说话,它可以录得下来;有汽车喇叭声,它可以录下来;下雨、打雷了它可以录下来。绝对不可能是,人说的话录了下来,狗叫就被录下来。这就是录音机接纳了外界所有的声音。当然,接纳并不只是接纳存在,更重要的是接纳差异。人们在有差异的情况下,就容易产生误会。比如一个特别孝顺的人,碰到一个特别不孝顺的人,他可能会说:“你这人太差劲了,你看看我,每月发了工资头一件事,就是按时按点按量地给我妈送去1000块钱,作为我妈的赡养费。你挣得比我多,家里兄弟姐妹比我们家多,摊在你头上的赡养费只有500块,你不但不给,还要为500块钱赡养费,跟你的兄弟姐妹闹上法庭。你什么德性?你有点良心没有?你知不知道要养的人是你妈啊?你应该给她。”这番话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在赡养这个问题上我是榜样,你照着我来做就好了。现如今我们是多元文化、多元经济,连生物都有多样性。你不能要求狗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狗也不能说,人也是脊椎动物,直立行走压迫脊椎,你趴下吧。大家都承认生物多样性吧?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偏偏不允许差异的存在。家长不允许孩子不努力,丈夫不允许妻子天天叨唠来叨唠去,妻子不允许丈夫跟一帮所谓的狐朋狗友在外边胡吃海塞。接纳是基础,没有接纳,矛盾就产生了。共情接纳只是第一步,而共情能带我们看到世界的另一面。所谓共情,是我们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体验、把握他人的内心世界,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人。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不理解的。比如妻子问丈夫,“你们这帮男的到底是为什么啊?酒好几百、好几千一瓶,还挺辣,你们一晚上能喝三四瓶,干嘛呢?有毛病啊?有什么好喝的?”丈夫说,“你穿一高跟鞋,也不买东西,在那商场里逛好几个小时,你不累吗?”大家知道,当我们跟别人交往接触的时候,不用专门学习,很容易就能发现对方身上的缺点、不足、毛病。但是每个人都是有优点长处的,关键问题是你能不能发现。如果想要搞好关系,就需要我们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好的一面。有些人说,我家孩子一身的毛病,哪来的优点?学习成绩不好,在普通班里都排倒数第5名,这是他的缺点。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让孩子跟妈妈去超市,扛点米回来。这个时候他的人高马大,力量大就是优点。人的优、缺点本无是否重要的区分。语言表达语言表达,并不仅仅是一种信号,代表了自己,它更是一种交流,关于情绪情感、思想观念的交流,会给听的人很直观的心理感受。比如你的儿子刚毕业,还没有结婚。但是今天晚上突然领回来一个女孩,跟你介绍,“妈,我结婚了“。你会和那个女孩说什么?有位准婆婆A,跟人家姑娘说,“姑娘,我跟你表个态,我争取拿你当亲女儿对待,但是当的成当不成,其实我心里也没谱。”这话其实没毛病,因为你以前没当过婆婆,但是你听听准婆婆B是怎么说的。准婆婆B说,“姑娘我跟你表个态,我对你一定会比对我亲女儿还好,我也有女儿出嫁了。你不远百里来咱们家,今后咱们要一起过日子,所以我一定对你要好,你放心,有钱我先紧着你花。”大家觉得人家准儿媳妇听到了AB这两个准婆婆这番话,哪一个会更舒服一些?当然是B。再来看A的准儿媳妇是怎么说的?她说,“阿姨,您看这是结婚证。我们明年10月1号的婚礼,在结婚之前您一定把房子给我们准备好,咱不要住在一起,婆媳关系不好处,产生矛盾就不好办了。这个话也没什么毛病。但是你听听人家B的准儿媳妇是怎么说的:“妈,您看这是结婚证。我是您亲儿媳妇。您想退休就退休,也别返聘了,不要再去劳累,我们不需要您再给我们挣出一套房子了。要是有另外一套房子,我住那儿都没法给您倒杯水。所以咱住在一起,我孝敬您。您也别害怕,住在一起可能会产生矛盾,但是我跟我亲妈还有矛盾呢。咱是亲人,完全可以解决。”大家听了哪个会舒服点?肯定第二个。那为什么婆婆A和准儿媳会那样说呢?因为他们是想自己所想,而婆婆B和准儿媳是想对方所想。当我们接纳了对方的差异,也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或做法,在进一步的沟通中,也要注意表达方式。需求心理学上讲,需求引发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指向了目标。目标得到满足了,会开始有新的需求;目标不满足会有挫折感、失败感,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那么家人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咱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需求弄明白,也要把别人的需求弄明白。丈夫老在问,三块钱一个的普通兜子也装三斤土豆,十六万的“BV”它也装三斤土豆,干嘛非得拎个“某V”呢?其实产生矛盾的原因就在于,他不知道别人的需求。家长老说,游戏有什么可玩的?这也是不了解孩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坐在一起,讨论一下彼此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这个需求是不是合理的?如果是合理的,我们是不是有条件可以去满足它?我们看到,在云南公园也好,劳动文化宫也好,都有征婚角,但来的都不是本人,而是家长。家长一聊,说“我们家那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就是都这岁数了,死活找不着对象。”原因是什么?不知道,如果知道父母就不用去了。这其实是过高的要求和自身所具备的条件之间的矛盾没有调和。认知在一个人的各项能力中,心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我们可以具体地分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整自己情绪、控制自己行为等能力。在心理能力这一块,有太多认知上的问题影响着我们。一个女孩找男朋友,妈妈要求说,“你把他带回来,我看一看”。看的过程中,妈妈跟人家小伙子聊得还是不错的,但是最后问了一个问题,妈妈就不理人家了。她问的是:小伙子,老家什么地方的?那小伙子说我是什么地方的,妈妈就不理他了。姑娘把男朋友送走,妈妈就跟她说,“我跟你说啊,跟他分手”。女儿不知道为啥,问“干嘛要分啊?”妈妈说,“那个地方的人不好”。女儿听了,也就罢了;女儿不听,必是矛盾。但这其实是妈妈的错误认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比如说,我们有个术语叫“读心术”,我们通俗地说叫赋义。什么叫赋义?比如有一天晚上,一对夫妻吃完饭坐在家看电视。丈夫拿起一个苹果,问妻子说:你吃苹果吗?妻子看了他一眼:不吃。丈夫说,你不吃,我就自己吃了。妻子又看了他一眼说,吃呗。丈夫把苹果拿起来削了皮,咔嚓一口、两口,吃到第三口的时候,妻子说:你慢点吃,你怎么只顾着自己吃,你怎么不说给我点呢?她的丈夫,不学心理学,不知道这个导火索点着了,一会儿他要被“炸死”。他会跟妻子探讨,说:好像我吃苹果,你有意见?你说咱俩要是为这事吵起来,那得是谁的责任呢?幸亏有录像,录像可以倒,咱倒。最早是我拿苹果主动问你的,“你吃苹果吗?”你说什么来着?“不吃”。你都说不吃的情况下,我又请示了你一回,“你不吃我就自己吃了”。你说什么来着?“吃吧”。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吃了苹果,你对我居然还有意见,你什么意思?你这算找茬吧,你是不是看上别的男人了,想找茬从这走?老公的这番话从哪来的?是他以为的、猜的。他有可能猜对了,老婆就是看上别人了;当然更有可能猜错了,老婆不过就是埋怨他,“削一个苹果你干嘛还问我?你切一半直接给我不就完了吗?或者切成小块拿牙签喂我,哪还会有这事啊?”丈夫先对这件事做了赋意,认为妻子看上了别人,是故意找茬。妻子听完也不闲着,说“我都后悔没早点看上别人,削一个苹果你都不知道给我吃点,你对我哪有责任、哪有感情、哪有爱啊?“她也给丈夫这个行为赋义为对她没责任、没感情、没爱。“夫妻之间过日子没啥都行,但是没责任、没感情、没爱,怎么过?那就不过,咱离婚吧。”另一个说,“行,下星期咱就办手续,谁不去谁不是人”。一星期之后他们把离婚证书拿回来了,什么原因?苹果。苹果有什么意义吗?没有,但你可以赋予它意义。所以,是否需要为这件事、这种行为赋予意义,赋予什么样的意义,直接导致了家庭关系的走向。编辑 | 醉龟、不加糖、 1 赞 (0) 相关推荐 婆媳关系是世纪难题,丈夫怎么才能调节好呢? 婆媳关系是世纪难题,作为丈夫,究竟应该怎么处理好?我认为有以下方法. 先来说说婆媳关系的重要性.在一个家庭中,婆媳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相当敏感的话题.婆媳关系和谐,整个家庭就和谐.反之,婆媳关系不和谐 ... 大年初一,我开始了家人相处焦虑症 大家好,我是波旁.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回家的第四天. 1月21日晚上,我登上了回家的火车,那会内心深处饱含焦虑,觉得一年的成绩不足,愧对家人,不能给家里一个交代. 到家后,觉得家里治愈,爸妈疼,亲戚热 ... 一个人是否成功,就看他和家人相处的样子 周国平在<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中写道: 一个人事业再辉煌,在社会上成就再大,如果不能与家人和睦相处,甚至完全没有时间和家人相处,家则不能称为家,这样的人生就是有根本缺陷的. <礼记 ... 翁美玲旧影像:两次到荷兰男友家里,和男友家人相处很融洽 翁美玲在英国读书时候和荷兰籍男友罗伯特有着长达六年的恋情,其中阿翁两次到过荷兰男友家里,这一组翁美玲的旧影像就是当时翁美玲在男友家中的记录,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翁美玲第一次去男友家是1977年,也是初 ... 和家人相处的时候,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021年02月14日 来源:刚柔互用摘 图片来源:摄影:张延庆 史铁生曾说:"我真想告诫所有孩子,千万不要跟最亲爱的人发脾气,我已经懂了,可是我已经来不及了."是呀,我们组建家庭 ... 短视频:和领导相处的3个技巧?升值加薪,职场秘籍 短视频:和领导相处的3个技巧?升值加薪,职场秘籍 翁美玲当年谈恋爱的时候,和男友的家人相处甚欢 翁美玲当年在进驻演艺圈之后,很快就和同剧组的一个男主角谈起了恋爱,那是翁美玲饰演的第一部戏,和男主角的汤镇业日常相处中,渐生情愫,开始的原因是出于彼此对彼此的一种友情似的关爱,但毕竟是异性,发生感情是 ... 一部让你感受到父爱如山,学会和家人相处的电影,温情推荐 一部让你感受到父爱如山,学会和家人相处的电影,温情推荐 人到晚年,这才是和家人相处的最高境界 之前认识过一位很酷的大爷,他除了外在形象优越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生活态度的酷. 那是一种在日积月累中越发熟稔的豁达开朗,是一种在时光静好中越发宁静的幸福美满. 他是袁进达. 与孩子相处的三段论 提起生 ... 和同事相处的5大技巧,让你有个好人愿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说起同事,我们真的是又爱又恨,为了完成工作不得不合作,但是有时候的行为和言辞又让人恨得牙痒痒. 当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想要在工作场上大展宏图,却被困优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