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真的没有那么神秘,其实它就是当初的太极图
著名理学家朱熹派自己的得意弟子蔡元定前往四川,寻找两幅神秘的图案,这就是《河图》与《洛书》,神话传说中,黄河的龙马背负河图交于伏羲,伏羲据此画八卦,后人推演出《易经》,成为中国一部揭示变化的经典。《洛书》则是落水中灵龟送与大禹,大禹依此制定九畴,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而朱熹的门徒蔡元定并非只找到两张图案,而是三张只是其中一幅图始终秘而不宣。有人推断这张图才是真正的《河图》。
那么朱熹得到的那两张图又是什么呢?关于《河图洛书》还有哪些秘密?黑白点的排列组合究竟有何意义?探寻《河图洛书》的起源地,是否能找到答案呢?在今天的洛宁县西长水村,住着一位九十三岁的老人付建林,他四十年如一日地住在这个院子里,为的就是守护着两块珍贵的石碑。这石碑是证明《河图洛书》最有力的证据。古碑历经岁月的侵蚀,已经只剩下一个文字,虽然只有一个“路”字,但通过专家的研究,发现他是最早也能推到曹魏时期了。在民国年间纂修的洛宁县志当中,收录了不少关于《洛书》的资料,旧县志中最早的资料是元代学士杜仁杰的提藏水西《洛书》赐予之地,歌咏了大禹得到洛书的传说。
杜仁杰诗句中所记载石碑的所在地,很有可能就是洛出书的地点。那么这个石碑具体立在潞河的什么地方呢?出现洛书的地点是否就在这里?距洛宁县长水镇不远的洛河边上有一座特别的小山,据说这里就是仓颉随皇帝设坛祭水的坛巫山。此山处于洛河上下游的分界线上,往昔是崇山峻岭,往东是一马平川,因为很像巨龙,俯身饮水,当地人又称此山为龙头山。龙头山不高,从山脚到山顶不到一百米,山顶曾经有禹王庙,庙前曾有清代古碑,关于说人文始祖黄帝,他选定那个祭坛就设在这里。
清雍正十三年河南通志记载,禹王庙序就在这里。据记载,龙头山这座不大的小山,曾拥有大小寺庙五十几座,僧侣众多,是历代帝王祭祀洛水的重要地点。大禹就是在这个地方把天下划分成了九州。在洛宁县长水乡西边的新华乡,洛河南岸有一处小山,据说这里就是仓颉造字的地方,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就已广为流传,据说他是黄帝的史官,双目四瞳,含有圣德。在仓颉造字台遗址不远处,有一条洛河的支流,当地人称之为悬瓠河。顺着这条河往里走,走一里多就到了一处凸出石头,很像一只大龟作爬行状,被称为灵龟石,传说这就是神龟富庶的化身。再往前走不远,河边山崖上有一块摩崖石刻,题“龟窝至此”。神话传说中记载的河图是河南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的,而洛书则是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了大禹,依据这两个传说搜寻故事的发生地,并没有找到解开河图、洛书奥秘的线索。但从蔡元定手中秘而不宣的第三张图中,我们却找到了另一个版本的河图。
到元末明初的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赵撝谦,他在他的这个《六书本义》里边,把这个阴阳鱼的这个太极都公布出来。说这个图是哪儿来的呢?就是这个菜原定从四川找来的,他把这个图叫天地自然河图。这图有两条龙,经过抽象简化后形成的黑白互为图案,就是天地自然。河图,汉代人称为龙图,宋明时期称之为河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黄石认为,河指的就是银河,龙指的是古代的龙虾。实际上河图就是一张天文图。那么蔡元定送给朱熹的另两张图又是什么呢?我们就首先你把关注点落实在这个朱熹的《周易本义》前面放的那两幅图。他把这两幅图呢,一个是指向四方五位的那个图,把它叫做《河图》,而指向八方九宫的那个图呢,他称为《洛书》。
但是我们去比较这两幅图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他们俩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共性和差异呢?共性都是小圆点儿,而且是用小圆点表示什么呢?数字。朱熹、蔡元定所定的这个河图和洛书,它的本质有区别吗?没有。它都是中国古人最原始的一种知识体系的体现,这种知识体系就是对空间的认识,对时间的认识,对数字生成和阴阳的认识。今天看来,著名理学家朱熹对河图、洛书的认识,一开始可能就是一种误解。从本质上来看,宋人指定的河图、洛书,其实表现的只是两个不同的部署过程。这两幅图书应该统归为洛书,而真正的河图实际上就是太极图。
数千年来,这两个神秘图形曾使多少人困惑不解,人们苦苦编织出无数的图形,试图解开这个秘密。今天我们通过中国天文考古学的知识,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