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注水猪肉”,但你看过注水剧么?

本文原题:“内容为王”的时代,注水剧《香蜜》 还能看么?

文字 | 赵菊琴

编辑 | 海猫街

本文字数:4257

阅读时间:11分钟

电视剧注水,在2010年前后开始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2009年时,国家广电总局曾下达过“瘦身令”,要求电视剧集数一般不要超过30集,但“瘦身令”收效甚微,一些长篇电视剧的成功,使得业界达成了“电视剧越长越赚钱”的默契。

新《还珠格格》99集、新《水浒传》86集、《甄嬛传》76集、《隋唐英雄》120集、《天天有喜》91集、《芈月传》81集……时到今年,五六十集以上已成电视剧的标配,例如近期已播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延禧攻略》,还有正在热播的《如懿传》更是长达90集。

《香蜜沉沉烬如霜》严重注水

编剧互甩锅  “阴阳剧本”曝光

作为2018年第一部在卫视黄金档开播的古装剧,《香蜜》的开端颇为引人艳羡,收视破一,稳居暑期档第一位置,评分连连走高,引发一众香蜜女孩充当自来水,可谓是口碑好收视率高的古装佳作。可惜没过多久,情况就日趋之下了,各种纰漏频频出现!

按理说,这部剧的出品方完美影视也算是业界资深企业,不该出现这么多状况,但仔细一看,《香蜜》的承制团队其实是完美影视旗下的刘宁工作室,也就是该剧总制片人刘宁自己的公司。

刘宁于2007年加入完美世界,成功主导并推出大型游戏《神鬼传奇》、《降龙之剑》、《神鬼世界》等优秀游戏作品。在游戏方面颇有成绩的他,今年推出了其个人工作室于2016年3月成立后的第一部大剧《香蜜》,因此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香蜜》总制片人 刘宁

预告片剧透剧情

该剧播出后没多久,在收获好评的同时,遭到大批观众投诉,原因是该剧在电视台、各大网站的预告片不仅不一样,而且把这些预告连起来看,下一集的主线剧情就基本剧透光了,这还让观众看什么?

针对这一问题,该片制片人刘宁很快通过个人微博给出回应。8月16日,他发文称已经协调了电视台和三家视频网站,即日起统一预告片内容和时长。

男二戏份“力压”男一

有网友说:“如果说别的电视剧常有烂尾现象,那《香蜜》真真是从胸部以下就开始烂了。”

《香蜜沉沉烬如霜》改编自同名仙侠小说,由杨紫、邓伦主演,凭借着精良制作和演员们的扎实演技,这部“甜又虐”的仙侠爱情故事收获了一批来自原著粉和非原著粉的“自来水”,在暑期档剧集扎堆又是卫视上星的情况下,播放数据依然“能打”,豆瓣评分一度达到7.6,在古装玄幻剧中已是非常难得。

而剧集过半,剧集口碑却开始走低,评分也降到7.3。令很多观众不满的是, 从二十多集之后,主角旭凤和锦觅的戏份突然减少,女二鎏英和男二润玉的戏份却逐渐增多,尤其是反派润玉的戏份开始“力压”男主。

在某视频应用推出的“只看主角”功能中,男主的戏份“少的可怜”,平均一集只有三、四分钟。

甚至在第29集,男主和女主的戏份加起来不到三分钟,第30集中,只有四分钟。

第29集,邓伦和杨紫的片段总共只有不到三分钟

有网友统计,目前已播的内容全部加起来,邓伦的戏份一共有103分钟,而罗云熙饰演的男二号居然达到了154分钟。

而在这些主角“下线”的剧集中,故事开始偏离主线,加入了大量关于男二的成长经历,因此有很多观众们怀疑这部剧剧集“注水”,网友直呼该剧应改名为《润玉传》。因此该剧的口碑和收视率迎来了断崖式下跌,豆瓣评分急剧下降。

8月24日,饰演男二润玉的演员罗云熙的工作室发布声明称,“一部凝结了众人心血的好作品,不该被有心人挑唆的争端所污染,用心付出表演的演员亦不该被无端造谣。”

但是,由男二戏份增多引发的原著粉、剧粉、明星粉丝之间的争论,还在继续。

剧情注水严重 编剧团队上演“罗生门”

关于《香蜜》主角戏份变少,曾有人向小说原作者询问,原作者表示:“我也想看,但是由不得我。”另外,在电视剧的片尾演职人员介绍中,出现了两个编剧团队。

网友还发现,A组编剧团队中的徐子善曾发微博,说去年8月时正写到润玉“黑化”的戏,而事实上,6月份时演员们已经进组拍摄。

8月16日,制片人刘宁发文,称副线剧情的存在对剧中大事件发展变化有推动作用,“不可缺也不可取代”。

8月24日,A组编剧团队成员,微博签名为“香蜜总编剧”的马佳发出《致香蜜女孩的一封信》,称现阶段的播出集数中几条故事线的并行,让观众产生了男女主角被弱化的观剧体验,之后的剧集中会有所改善。

第二天,有剧粉就加戏一事向B组编剧团队的张鸢盎求证。张鸢盎承认自己剧本遭“注水”,交付剧本后被甲方的责编团队拿去进行扩展,开播后才知43集剧情拉长到了60集。

随后,“阴阳剧本”的话题传开,一时登上热搜榜。

紧接着,该剧的戏外剧情越演越烈。这番说法随后遭到了制片人刘宁的否定,他在与网友的聊天中炮轰张团队的剧本“无法形容”,“润玉戏更多”、“写成那个烂样子”,还放出了剧本的链接供网友自行下载比对。

8月27日中午,张鸢盎发文晒出记录称,她和团队最初合同签署的是36集剧本,得知委托方拍成50集时,还无偿加到43集,并列出相应统计,称目前其团队的剧本的使用量占比达到77.9%以上。

不仅如此,张鸢盎还截图指出制片方侵犯署名权,明明自己是主笔编剧,在电视剧的字幕上,总编剧换成了马佳,自己和自己团队的名字,都被排在片方另外三位编剧的名字后面。

“在我们剧本工作的10个月里,没有一起进行创作的人挂名了总编剧,几位没有过任何剧本作品的甲方责编甚至制片人署名在我们编剧团队的前面。”

张鸢盎随后回应:作为委托创作者,自己是没有权利发剧本的,很欣喜能有剧本出来让大家看到。但是和团队进行比对后发现,这并不是他们提交给片方的终版剧本,而是修改过程中的某一稿。

27日晚,A组编剧团队的马佳在再发文《张编剧,你可曾爱过香蜜》。文中直指张鸢盎在创作《香蜜》时,还在写着另一部电视剧《沙海》。

更列出替换编剧团队的三大原因:

1、张鸢盎团队的剧本很烂;

2、态度不认真;

3、自己的编剧团队得到了原著作者、导演、演员的认可。

但从马佳这篇微博下面的评论来看,网友们显然对这一说法并不买账。

张鸢盎自然不能忍,隔空回复“马制片,你不懂爱”。这里要注意,为什么张鸢盎称马佳为马制片,而不是马编剧,主要原因还是一开始马佳是以制片的身份和张鸢盎团队进行对接的。

在这次的回应中,张鸢盎直接贴出了过往就这个项目和马佳的微信对话。

连续一周多的时间,双方各执一词,这场有关剧集注水的争议,演变成了编剧团队之间的“罗生门”,至今还没有结果。

不过,27日晚有网友称,在江苏卫视播出的内容中,润玉的戏份有所删减,内容回归到锦觅主线中,观众在江苏卫视的官微下评论说,对剧“重新燃起了希望”,经历了几天的收视率下降后,当日《香蜜》的收视率也回升到了1.8。

关于此次“注水”的争议,网友评论,自己气愤的并不是对男二的疯狂加戏,而是在丰满男二人设的同时给男主的人设太薄弱了。男二的成长历程、内心戏都非常丰富,但男主却没有重点介绍,是一种“本末倒置”。在编剧团队之间漫长的争论中,36集、40集、50集、60集、63集几个数字频频出现,原小说加番外共30万字左右的小说,与如今的体量相比,很多观众表示不理解。

资料显示,在2017年2月,《香蜜》备案的公示表显示剧集数为50集。而在12月公布的全国电视剧月报备案通报中,《香蜜》的集数变成了60集。这则通报中,还有不少剧集都显示延长了集数,例如黄轩、杨颖主演的《创业时代》从40集变更为60集。

2017年12月公布的全国电视剧月报备案通报中,《香蜜》从50集变为60集。

一部电视剧的投资较大,而电视剧是按集售卖,因此拉长集数能够给片方多收回一些成本,而在演员们档期有限且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电视剧“注水”的表现就是给副线的演员加入很多额外的剧情。但是,剧集的“注水”,消耗的不仅是观众的耐心,也是剧集自身的质量和前期积累的口碑。过于冗长的剧集再加上周播形式,会让很多人失去耐心。

很多网友评论说,这些注水剧集经常在中段后垮掉,真情实感地追剧和安利最后变成了“打脸”,在面对下一部同样过长的剧集时不得不小心翼翼。

电视剧集长本没有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内容应该扎实,经得起推敲。

泛滥的影视注水问题该何去何从

电视剧集体拉长篇幅,是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趋利的内部元素造就的。在外部环境方面,因为电视剧是最为大众化的文娱产品,所以在监管方面几乎是全方位的。

一部戏投资巨大,如果不能上星播出,那么出品方将会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寻求题材、类型上的安全性,成为出品方与创作群的首要任务。在确保选题成功的基础上,拉长篇幅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一部分出品方在产量方面的野心,“做一部,赚一部”成为电视剧制作公司的最高追求。

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创作群体失去了创作自信。在资方与播出平台掌控了电视剧产业两端的话语权之后,电视剧创作群体往往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完成内容制作,对于创作者而言,拉长集数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创作问题,而是一种技术问题,通过设定不重要的人物角色,配备一些无意义的口水台词,重复表现一些情节事件的戏剧性,就能轻而易举地实现剧集的拉长目的。创作群体对文本质量的保障方面,失去了反抗能力,但在同时却承担了因为注水而招致的更多骂名。

注水的最大受益者是投资方。对于电视剧制作而言,演员的档期,布景成本,全部人工支出,后期制作费用等等,都是经过计算后的投入,后期把40集剪成五、六十集,只需要一些技术手段就能实现。

促使电视剧集体注水的一个客观原因是,电视台购剧的方式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按集数购买,在电视剧价格一直直线上涨的情况下,拉长集数抬升全剧的购买总价,成为一个不可抵挡的诱惑。

同样被指责为注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是大热剧

观众对电视剧的低要求,也是注水剧“猖狂”的原因所在。在我们的流行文化当中,电视剧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无意义的消遣品。从电视剧中寻找文化承载或者思想功能,会被当作一个笑话来看待。在整个文娱产品的鄙视链当中,电视剧仅比网剧好那么一点点。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观众对电视剧的消费行为,已经由内容故事转向了周边,小鲜肉、CP、基腐元素等等,成为一部剧的最大看点,包括《人民的名义》这部严肃的剧也不例外,观众津津乐道地制造了几乎脱离于剧情之外的互联网娱乐。

以小鲜肉为核心,注水剧找到了最大的生存依据。投资方一方面批评小鲜肉的天价片酬,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争夺小鲜肉出演作品。有没有小鲜肉出演,也成为购剧平台的主要参照。如何抵消小鲜肉天价片酬带来的成本压力?除了注水之外,投资方利用小鲜肉制造概念、拉升相关金融产品的热度,也是小鲜肉的“价值”所在。所以,批评注水剧,焦点不能放在小鲜肉身上,小鲜肉不过是被用来分散观众对内容质量关注的一个工具,利用小鲜肉的影响力来推销注水剧,才是投资方真正的愿望。

解决注水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播出限制

当然,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规范电视剧制作,也有很多的办法。比如在销售方面,可以松开优质电视剧的播出限制,让好剧通过多平台播出、多渠道运营,来获取与其质量相匹配的收入。前不久传出“一剧四星”的消息后业界一片欢呼声,就传达出整个产业的愿望——通过好产品卖出好价钱,还是“站着把钱挣了”的好办法。

引入竞争

在购买方面,电视台可以尝试不再用老一套的衡量办法来给电视剧定价。比如,最起码可以不按集数定价,而是按照电视剧质量、电视剧播出后的收视率预测、电视剧话题延展空间给播出平台所带来的隐形收益等方面,给出一个合理的购买价。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电视台通过播出注水剧一年可以挣10个亿,但每部剧口碑都不好,从长远看,这个电视台是会失去观众群的。而另外一个电视台如果坚持播出好剧,只挣了5个亿,可这家电视剧的品牌号召力会逐渐形成,其主办的其它节目,以及对广告商的吸引力,延展性商业活动的收益,将会远远高于只播注水剧的电视台。

在“内容为王”的竞争时代,拥有好作品和好口碑,才有资格成为最终赢家。

题图均来自相关电影资料与网络截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