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亲表哥李景隆,两次战斗送朱棣人头百万,最后还当带路党!

李景隆在史书中不是很有名气,但痛失帝位的建文帝朱允炆,肯定对他刻骨铭心。别误会,不是和他还有什么深厚的感情,而是被他坑惨了!

通过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的种种离奇表现,甚至有人怀疑,他是朱棣安插的卧底,专门在朱允炆身边上演无间道。

李景隆身世不凡,他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儿子。有这层关系在,他的前程一片大好。再加上他卖相不错,史料上的记载是“身材高大,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极得朱元璋的喜爱。

李文忠去世后,他袭曹国公之爵,并多次被派往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还曾负责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后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位高权重。

算起来,李景隆和朱允炆是表兄弟。朱元璋喜爱李景隆,朱允炆也视其为心腹,什么重要事情都与他商议,派他去办。

削藩时,李景隆就是朱允炆的得力干将,曾奉朱允炆之命,以备边为名前往开封,将朱棣的同胞兄弟周王朱橚押解回京,废为庶人。

可以说在朱棣打进京城之前,李景隆主观上都是站在朱允炆这一边的。为啥强调“主观”?因为客观上,他一直在给朱棣送人头!

朱棣刚起兵靖难时,朱允炆派65岁的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13万北上讨伐,不料遭遇朱棣的突然袭击,在莫州打了场大败仗。但耿炳文毕竟是老将,经验丰富,虽一时败了,但还是据城而守。朱棣攻了三天攻不下,自动撤军。

如果继续以耿炳文为将,虽说不能立刻打败朱棣,但也基本上能稳住阵线。但朱允炆求胜心切,听说耿炳文打了败仗大失所望,便以与自己更为亲近、且看起来很能打仗的李景隆为大将军,取代耿炳文。

为了表示对李景隆的重视,朱允炆举办了一个庄严的仪式,行上古“捧毂推轮”之礼,这是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非名将不可得。并赐李景隆通天犀带,给他“便宜行事”的权力,这是种莫大的信任。

假设时光可以倒流,朱允炆一定甩自己几个大耳括子,因为正是这一糊涂决定,导致了他的垮台。最初有多大的期望,后来脸就被打得有多疼。

当时,李景隆先至德州,后调集了50万精兵进驻河间,预备以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一举解决朱棣。

朱棣怕了吗?并没有。或许是因为了解李景隆没什么本事,朱棣对其非常轻视,不但没有如临大敌,反而率领精锐兵马援救永平,后又奔袭至大宁,强拉宁王朱权入伙。

李景隆闻知这一讯息,倒也懂得兵贵神速和趁虚而入,马上率大军攻打北平。

守城的是世子朱高炽,只有一万左右的士兵,但他就是凭着这么点兵力,硬生生挡住李景隆整整50万大军!

这事儿说起来都觉得魔幻,哪个小说作者敢这么描写,定然被骂得狗血喷头,可这却是真事。

更魔幻的是,过程中都督瞿能几乎攻破了张掖门,李景隆却担心他立下大功,抢走自己的风头,传令其退兵。瞿能无可奈何,只得撤回。

朱棣听说北平被围,带着宁王的朵颜三卫紧急回援,杀得南军溃散四逃。李景隆抛弃物资,连夜逃往德州,50万兵马就这么被他葬送了。

按理说此战过后,朱允炆应该明白李景隆有几斤几两,就算不治罪,也不该再让他领军。但朱允炆不信邪,认为他用兵不顺是因为自己给的权力不够,特意授他“专征伐”之权,并赏赐黄钺弓矢。

于是李景隆再次誓师北上,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会兵真定,合军60万。结果却是又被燕军击败,只得抛弃全部辎重撤回德州,后又撤到济南。

到了此时,朱允炆不得不承认这位表兄没有军事才能,将他召回南京。基本上所有官员都认为李景隆丧师数十万,该杀。就连推荐他的黄子澄,也激愤不已地请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但朱允炆就是不治李景隆的罪,谁都没办法。

李景隆感激朱允炆的维护吗?或许有,但这一点点感激,比不过他谋求长久富贵的心。

等到朱棣兵临南京城下,还未开始进攻,李景隆就和谷王朱橞就做了带路党,一起打开城门迎接燕军入城。南京就这样兵不血刃地落入朱棣手中,而朱允炆在皇宫大火后,从此不知所踪。

朱棣登基后,因李景隆有“默相事机之功”,授其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

但这样见风使舵的小人,朱棣的功臣们并不待见,对他意见很大,总在朱棣面前告他的状。还有前面提过的周王朱橚,记着旧仇,上疏揭发李景隆受贿。

后来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大臣再次弹劾李景隆,称他与兄弟李增枝阴谋叛逆,朱棣便削去李景隆的功臣勋号,以他以国公之爵赋闲在家。

又过一段时间,礼部尚书李至刚告李景隆大逆不道,朱棣遂夺去李景隆的爵位,将他与李增枝以及妻、子数十人一同软禁于家中,并抄没其家产。

看到自己这么不招待见,李景隆想过绝食,但他压根就不是那么有血性的人,就这样窝窝囊囊地吃饭混日子,直到永乐末年才去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