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徐士林与莱西隋人鹏,这两位清代进士原来是儿女亲家

在清代的胶东历史上,文登的徐士林和莱西(时无莱西,为行文方便,且按照现代区划进行叙述)的隋人鹏,都是知名人物。后世两地编撰的史志资料,对此二人的生平都有详细介绍。
徐士林(1684~1741),字式儒,号雨峰,籍贯为现威海市文登区泽头镇爬山后徐家村。他于康熙五十年(1711)中举,五十二年(1713)中进士,历任主事、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后官至江苏巡抚,成为封疆大吏。他不仅仕途显赫,在品行方面也可圈可点。去世之后,乾隆皇帝曾下诏褒扬,称他为“一代完人”。
隋人鹏(1703-1738), 字扶九,号芸阁,籍贯为现青岛莱西市水集街道隋家屯村。他考中举人是在雍正四年,次年连捷进士。他精通五经,曾在翰林院、国子监、詹事府任职,期间曾以京官身份外出提督四川学政,在乾隆元年,他调任河南,担任按察使之职。乾隆三年,因积劳成疾,在河南任上去世。
以上两位名人,笔者此前虽然都曾听闻,但并不知道他们之间还有一层特殊关系。前几天,偶然阅读到徐士林为隋人鹏撰写的墓志铭,才知两人原来是儿女亲家。
从生平介绍中不难看出,徐士林和隋人鹏的年龄相差约二十岁,考中进士的时间也相差十多年,既非同龄,也非同年(同科进士),按说交集本来不大。而两人之所以能结为儿女亲家,应该与他们在河南共事的经历有关。
乾隆元年,徐士林从外省升迁,任河南任布政使。而就在同一年,隋人鹏由京官外放,同样也到了河南,担任按察使。布政使、按察使,俗称藩台、臬台,两者同为地方要职,分工有所不同。按照清代的惯例,一省之内,巡抚出缺,则布政使升任;布政使出缺,则按察使递补。虽然布政使的地位要略微高一些,但两者之间仍为同僚,而非从属关系。
徐士林和隋人鹏既然都是登州府老乡,又同在河南省任职,虽年龄有差别,但也逐渐成为平辈朋友。可能就是在这段时间内,两人结为了儿女亲家。具体来说,是隋人鹏的二女儿,嫁给了徐士林的儿子徐朝亮。
在《隋廉访人鹏墓志铭》中,徐士林对隋人鹏的家庭子女情况有比较详细的介绍,铭文载:“配乔氏,封恭人,邑茂才讳泽女。子一,允昇,太学生,娶赵氏州同讳球女。女子三,长字贡生赵公玢子大钦。次字余子朝亮。三未字。”
也就是说,隋人鹏的妻子来自同县的莱阳乔氏家族,生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在隋人鹏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和长女、次女都已成家,只有三女还待字闺中。嫁到徐家的,是隋人鹏的次女。
隋人鹏去世之后,归葬于莱城西南隋家屯之新阡(即莱西市隋家屯村附近)。因为姻亲的关系,其家人就请徐士林撰写墓志铭。徐士林也认为“余与公同籍东牟、同官中州,重之以婚姻”,理应执笔,于是就挥就此文。
因铭文较长,现摘录几句,以飨读者。铭曰:“莱山矗矗,沽水洋洋。扶舆磅礴,人才俊良。惟公之先,世济勋庸。铁券传家,策名鼎钟。累传於公,始以文显。甲科高擢,庶常妙选。
综上而言,门当户对,在古代是一条重要的联姻原则。徐士林和隋人鹏之间的关系,也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