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如果曹操参加两会,最关心的提案或许是这个?

近期一条
#建议应届生身份保留延长至5年#的话题
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
围绕着人才吸引、人才管理以及就业公平性
进行多种观点的探讨
在这个教育资源丰富的时代
每年毕业生的数量逐年递增
也诞生不少杰出人才
但就业压力仍是不可忽视的现状
相对于古代
仅有少数人有教育机会
人才资源显得尤为可贵
在风起云涌,浪花淘尽英雄的三国时期
魏蜀吴对于人才求贤若渴的故事
哪怕已过2000多年的历史
至今仍被世人津津乐道
在这,不得不提起人才管理大师——曹操
因“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贴上反派标签
但在那个尔虞我诈的时代
本就难以定义一个人是强盗还是英雄
纵观三国的兴衰,天下大势
和人才流动是分不开的
正所谓“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曹操深谙此理
所以成为三足鼎立最后的赢家
我们可以从这两点看到曹操的人才观

          得功者赏

         何计贵贱乎

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口号
与之前的察举制的选拔制度不同
察举制注重的是“举孝廉”
是看一个人是否遵守孝道
个人品格是否廉洁
但这种制度在东汉末年
已变得非常腐朽
有钱有背景出身好
就能谋得一官半职
而曹操不看人才的出生背景
甚至品德有瑕疵都没关系
只要你有才略,就能加入
招纳了各方人士,曹操到知人善任
比方崔琰和毛阶两位谋士
他们的特点是作风正派、清正廉明
曹操就让他们去挑选官员
果然,他们选拔上来的官员都是德才兼备
还有枣祗和任峻
他们的特点是任劳任怨
曹操就让他们去屯田
果然,他们把曹操的屯田制度落实得非常好
为曹魏的争霸提供了充足的粮草
奠定了殷实的经济基础

        赏罚分明

        气度非凡

曹操说过“礼不可以治兵也”
“吾在军中持法是也”
无论是对待下属,还是自己
曹操都严格秉承
有一次曹操率军出征
因为正好是麦子成熟的季节
曹操出征前就发布了军令
所有的将士,都不许践踏麦田
谁践踏了麦田,就按照军法斩首
但是正好曹操自己的坐骑受到了惊吓
践踏了麦田,曹操就把随军的主簿叫过来
问他:我该当何罪?
主簿说当斩,但是马上又说
“上古有言,法不加于尊者,刑不上大夫”
于是曹操就割下自己的一缕头发
代替自己的头颅
然后把这缕头发传视三军,严明军纪
也许对于现代人来说
割下一缕头发不算什么大事
但是在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头发是不能随便割的
同时他还说
“赏不及时,只是白白浪费了财力、人力。
因此奖赏不能过时”
对于仇视自己的人和有异心的同盟
曹操也抱以包容的态度
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给袁绍写檄文
从曹操的祖宗八代开始臭骂曹操
曹操打败袁绍抓到陈琳,并读了檄文的内容
由于曹操也是文学家,惊叹陈琳文笔太好
当所有人都让曹操杀掉陈琳时
曹操并未理会
并问“你骂我也就罢了,为什么连我祖宗八代都带上”
陈琳说:“当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曹操把陈琳留在军中任职
可见曹操的心胸
以及和陈宫和袁绍的故事
陈宫本来是曹操的人
后来因为朋友与曹操反目
帮助吕布打曹操
结果曹操打败吕布,抓到陈宫
曹操让陈宫投降
陈宫不服,一意赴死
最后曹操代替陈宫抚养他的父母孩子
在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前
很多人认为曹操必败
因此暗中给袁绍写信投靠
官渡之战后,曹操为了让那些人安心
并未打开信看,而是一把火烧掉
其包容性是非常强大了

曹操一生经历大大小小六十余场战争

十数次死里逃生,三次遭遇兵变

凭借出色用人的智慧

突出重围,名流千古

也给当代不少企业借鉴价值

如果曹操在现代

看到一个后浪奔涌,人才辈出的时代

以他的雄韬武略

想必也会非常的欣喜

以他的性情和格局

你觉得他对#应届生身份保留延长至5年#

会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