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呼唤快乐自然健康的生态课堂。它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布满活力,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是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要求我们教育管理者转变观念,搭建平台让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从观察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在羡慕别人的过程中把握住自己的机会。
一、终身学习 合作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6年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之建议书》中指出:教学应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学是一种公共业务。它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从而获得并保持专门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是的,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新课程改革的上场,呼唤教师参加到终身学习中来,勤奋地钻研,不断地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来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教育事业,提高专业发展水平,与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同步。
当前,由于教师职业的非凡性,很多教师往往只关心自己课堂这块“自留地”,教师群体中个人主义文化占据重要地位,表现在教师致力于处理自己课堂里的事件,关注的焦点只是自己的教学,得到的仅仅是关于课堂情境和课堂上如何处理所遇到的困境的知识,相互之间很少交流,缺乏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广博的人文知识。长此以往,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适应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势,形成了固步自封的职业僵局。
从诏安县现在的情况看,多数人依然习惯于凭经验教学,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要想长足发展,必须根据师资队伍实际,按照“立足当前,兼顾长远,解决急需,注重实效”的师资培训思路,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尽可能多投入教研活动资金,加强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升学历教育和走出本县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多方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因此,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讨,是教师提升自身职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合作、交流、分享、研讨中,取长补短,拓宽自身的眼界,获得更多的指导、批评、建议,从学识层面、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得到更多的锤炼机会,增进知识、提高能力和道德成长,具备开阔的、丰富的、彼此融通的知识背景。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及时反思 日积月累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1989年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从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看,反思已成为教师培养的基本模式。反思是建构行动和学习之间的联系。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重复,教师应该针对教学过程、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和反思,做到课前有计对性反思备课内容,产生指导教学有效方法;课堂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自我评价沟通与合作;课后及时反思剖析提升,正确对待自己的得失,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不断改进和提高,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近年来,诏安县招聘了一部分的年轻教师,这些教师的学历相对比较高,较容易接受新观念,应该是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和“生力军”,但这些教师除了进行岗前培训和每年几天的继续教育培训以外,进一步“充电”的机会很少,参加业务进修的内需还没有进一步激活,需要长期有效地跟踪培养。因此,反思对这些教师尤为重要,是他们获得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使其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坚持反思可以总坚固践,升华经验;可以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可以“审阅、慎思、明辨”,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质量。
三、科学评价 不断提升
作为学校管理者,为了让教师的专业发展落到实处,必须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应把促进教师不断发展作为评估的根本目的,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评估的全过程,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确定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法的核心。评价机制具有导向、保证和激励等综合作用。公平、公正、客观的教师考核和评价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非常有效的外部激励政策,它不仅可以找出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域中的薄弱环节,又可以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们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据此,笔者与学校领导小组群策群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制定了本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1)教师的师德水平。首先是对学生的热爱,爱生如子;对工作的热爱,扎实肯干、兢兢业业。(2)教师的业务能力。能够应对新世纪、新课改中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同时有较多元的知识,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胜任多种角色,圆满完成工作量。胜任班主任工作、承担科研课题、开设校本课程、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等。(4)教师的工作业绩。教师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不仅是教学业绩,还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
根据这四个方面,制定评价表格、调查问卷。每学期,以“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四种形式对每位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评估。促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调整、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学校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师专业化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实践去探索总结,在他们吃深、吃透教学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并付诸于实践中,其课程研究能力也就随之提升,不自觉地践行“无处不课程、无人不课程、无事不课程”的课程行为,自然而然地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盲点和兴奋点,加深对教材文本、教育环境的理解与沟通,从微型教材入手,对校本课程进行独立开发,对国家课程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让课程更符合实际。这样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能够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发扬和修正,独特地提升研究能力,就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言:“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要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诚然,当前诏安县的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不仅体现在教学资源的硬件配置上,还体现于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应用上。因此,可建立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的制度。提倡城区小学中条件好的与农村薄弱的学校之间,相互异地兼课或代课,让城乡小学在教学资源和师资配套方面进行“联通”和“移动”,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结对子”校本培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提升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共同寻找评价方法,开发校本课程,达到以强扶弱、共同提高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应当有自己的职业梦想,我们心中要有梦,而实现梦的双翼是思想和时间,“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