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丹-法国著名静物画家
让·巴蒂斯特·西梅翁·夏尔丹(jean baptiste simeon chardin 1699-1779年),18世纪法国画家,著名的静物画大师。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木匠家庭里,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他的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擅长风俗画和静物画。从小夏尔丹便以木工手艺独立谋生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夏尔丹接触到了绘画,从此对绘画艺术像着了魔一样,毅然扔下斧凿等木匠工具,在两位学院派画家的教导下,做起了画室专职学徒。他以极其朴素的真挚艺术语言描绘了洗衣妇、厨娘、女小贩和一些从小就很会干事的孩子。他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静物画家,在静物之中他所描绘的器皿,令人联想到日常生活的场面,这里没有闪闪发光的金银器,而大多是极其朴素的粗瓷碗杯。他不仅扩大了题材范围,且能认真分析对象的色调、质感和量感,把平凡的东西组织成富有诗意的优美的画面 。
1、饭前祈祷夏尔丹 法国 1740年 49.5x41cm 布油彩 巴黎卢浮宫
饭前作祈祷是欧洲的家庭习俗,这幅画所描绘的人物和环境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狄德罗在观赏夏尔丹的画时说过:“读别人的画我们需要一双训练过的眼睛,看夏尔丹的画,我们只需保持自然给我的眼睛,好好地使用它就够了”。这幅画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如此。在色彩上以温和褐色作基调,使用了白色、深蓝色和棕红色之间的柔和对比,把这个平凡的第三等级家庭渲染得和睦而温馨,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在画中真诚地传达了启蒙运动的理想。据说1740年,夏尔丹以这幅画谒见路易十五时,国王目不转睛地长久地赏读着,大概国王从未见过这般平凡而美的生活吧。
2、市场归来夏尔丹 1739年 油画 47×38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31岁的夏尔丹开始热衷于风俗画题材。一位家庭主妇买菜归来是生活中天天见的现象,画家取刚进屋放下沉重物品的主妇突然转身回首的神态和动作,让人们去想象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人物神态自然而分寸得当,真挚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生活真实美感。路易十五为夏尔丹的《饭前祈祷》所感动,因而立即以1500里弗尔的高价又购买了《市场归来》这幅作品。
3、鳐鱼夏尔丹 法国 布面油画 约1726年 114.5x146cm 巴黎卢浮宫藏
这幅画是夏尔丹最成功的静物画。画面展示的是厨房一角。占据中心位置的是一条被剖开的鳐鱼,形象怪异突出;桌上还摆着几条小鱼和剥开的牡蛎;贪腥的小猫正对它们虎视眈眈而又有所警惕。画面右侧散乱地摆着锅盘、坛子、瓶子和刀子等用具。光线从左上角投射下来,白色的桌布和小猫胸前白色的皮毛以及鳐鱼的颜色相呼应。整幅画色彩淡雅、光影清晰,物体被表现得真实细腻,显示出内在的生命感。
4、持羽毛球的姑娘夏尔丹 法国 布面油画 1740年 82x66cm 意大利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
夏尔丹的这幅《持羽毛球的姑娘》是一件风俗画,描绘的是一个拿着羽毛球和羽毛球拍子的小姑娘。她面色红润,表情欢快。作者通过细致的描绘把那无尽的童真展现出来。让人浮想联翩,她拿着羽毛球下一步要做什么?
5、洗衣妇夏尔丹 法国 布面油画 约1730年 43x38cm 斯德哥尔摩国家美术馆藏
这件作品是夏尔丹早期的风俗画作品之一,与他的另外一件作品《打水妇女》是成对的。作品描绘的是一位这在洗衣妇女刚好转头的场景,让人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是否要发生了什么事?旁边的小孩正在自顾的吹肥皂泡。反映出贫苦农民家庭的纯真,自然。用色方面夏尔丹,采用了他静物绘画的特点,尽可能的表现物体的原色,让人感觉更真实,动人。
6、吹肥皂泡的少年夏尔丹 法国 布面油画 1739年 88x70cm 华盛顿国立美术馆藏
这幅画是夏尔丹早年的一幅风俗画:一个衣着破旧但不失为整洁的少年正在从室内向室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将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油画中还有一个孩子,看上去仅有3、4岁,正踮着脚扒着窗台使劲从室内向室外观看。题材非常普通,情境极为单纯,这是一种清闲、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层平民的孩子们自然、俭朴、淳厚、善良的美好情感。
7、厨娘夏尔丹 法国 布面油画 1738年 37x46cm 美国华盛顿国家画廊藏
这是列支敦士登王储于1738年至1741年间,所购得的夏尔丹作品之一。这样的封建贵族,竟会被如此平民阶级的题材所吸引,说明了当时夏尔丹的作品,已被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接受。夏尔丹的其他作品,很少能像这幅画这么清楚的表明了夏尔丹有充分的能力,把一个想像中最普通的场景(一个少女在削蔬菜),转换成一幅永恒不朽的作品。这幅画中的仆人,是一个女孩的真实肖像,他停下手中的工作,双眼出神的凝视着远处,左手拿着一颗洋葱垂了下来,她似乎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画家看到的。少女的姿势让人想起《喝茶的贵妇》中贵妇的姿势。夏尔丹这次虽然还是以暗色调为主,但不像某些风俗画那样,只限于几种色彩,虽然其中裙子的红色,以及头巾的蓝色,使画面显的更加明亮(可惜整幅画因年代以久产生裂纹,而影响了原来的美观),但是主宰这幅画的,是少女那庄严静止的身躯,以及陈列在她周围,那些似乎永恒不动的家中器具。
8、玩牌夏尔丹 法国 布面油画 1736年 60x72cm 伦敦国立美术馆藏
9、玩陀螺的少年夏尔丹 法国 布面油画 1738年 67x76cm 巴黎卢浮宫藏
这件作品是夏尔丹风俗画的代表作。作品中,一个小孩身边的桌子上放著书和笔,暗示他此时也许已经做完作业才开始玩耍,但画家夏尔丹却避免任何强烈的道德说教意味,相反地,他以完全超然的态度来描绘画中人物,几乎把小孩当成静物,画中无生命的物体来表现。 他所用的色彩简单明晰,只在男孩的蓝色背心上,加了一些比较明亮的色彩,使带有童稚而真实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而与同时代的群体肖像的著名画家霍加斯笔下的儿童截然不同,霍加斯笔下的往往是面目丑陋的侏儒,相较之下,夏丹更真实地抓住了童心,其完美的程度,有如他抓住了画中主体的内在质地一般。让人感受到童真的无邪。
10、年轻的女教师夏尔丹 法国 布面油画 1736年 66.5x61.5cm 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藏
夏尔丹的这件作品《年轻的女教师》依然是一幅描写平民生活、平民情趣的作品。画面人物有两个:年轻的家庭女教师和她所教的孩子。两位主人公力的趋向集中在一点上,从而使这幅画极富张力之美:画家捕捉住了两人沉浸在自己教和学的活动中的专注神情,年轻的女教师努着嘴唇,拿着教杆、伸着手,孩子则用圆胖的小手压指着书本,女教师的认真和孩子用心却又有些许笨拙的样子,都饶有兴致。
夏尔丹简介:
让让·巴蒂斯特·西梅翁·夏尔丹(jean baptiste simeon chardin 1699-1779年)法国画家。夏尔丹1699年11月2日生于巴黎,
1779年12月6日卒于同地。夏尔丹是洛可可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也是18世纪法国孕育出的最伟大画家之一。同时,他也是西洋美术史上的静物画巨匠之一。夏尔丹还是是使极受狄德罗称赞的画家之一。夏尔丹擅长静物油画,也擅长风俗油画;并且试图通过静物画来反映城市平民的生活趣味,通过风俗画来反映城市平民和善、友好、勤劳、俭朴的美好品德。
夏尔丹早年入学院派画家P.-J.卡泽的画室,后为N.-N.科伊佩尔的助手。1728年,夏尔丹凭借静物油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 ,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夏尔丹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晚期夏尔丹的作品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
夏尔丹的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他的大量静物画都追求装饰效果和表面趣味,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夏尔丹所描绘的均为市民家庭日常生活用品,他的风俗画受小荷兰画派影响,但思想内容更深刻,善于把人物形象和生活环境联系起来。
夏尔丹的代表作有《洗衣妇》(藏斯德哥尔摩国立博物馆)、《厨娘》、《小孩和陀螺》(藏卢浮宫博物馆)及《午餐前的祈祷》、《吹肥皂泡的少年》等。夏尔丹也画肖像画,用色粉笔完成的自画像,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18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洛可可美日益兴旺的同时还出现了另一种风格倾向----平民写实主义美术。平民写实主义与洛可可美术同样反对远离生活的古典主义,同样热衷于反映现实生活。但是,前者只面向社会上层,表现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追求浮华享乐的审美情趣,而后者面向的是社会中下层,表现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自然、亲切、朴实的审美情趣;前者突破了17世纪法国艺术只满足于君王口味的狭小范围;而后者则进一步突破了洛可可艺术只满足于上层贵族欣赏趣味的局限,使艺术更进一步走向了民主。
夏尔丹生平:
1699年 11月2日,让·巴提斯特·西蒙·夏尔丹出生。其父亲是家具工匠让·夏尔丹。翌日,在圣萨尔比斯接受洗礼。
1723年 与富商的女儿玛格丽特·桑塔尔订婚。
1724年 成为圣路加学院画师。
1728年 以“拥有描绘动物和果实才能的画家”的推荐理由当选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
1731年 夏尔丹与玛格丽特·桑塔尔结婚。父亲去世。长子让·皮埃尔出生。
1735年玛格丽特去世。
1737年 在重开的沙龙(官方展览)展出七幅作品。
1738年 夏尔丹的作品《封信的妇女》首次被制作成版画出售。
1743年 母亲去世。
1744年 与遗孀弗朗索瓦·马格丽特·普杰再婚。
1752年路易十五世间夏尔丹支付五百银币的退休金。以后,退休金额每年提高。
1754年 画家的儿子让·皮埃尔获得罗马奖。
1755年 皇家学院一致选举夏尔丹为会计,非正式任命其为沙龙展览负责人。
1757年 路易十五世在卢浮宫中赐予夏尔丹居室。
1772年 让·皮埃尔在威尼斯运河溺水身亡。
1774年 辞去皇家艺术学院会计职位。
1779年 这一睥在沙龙展出的作品成为画家的最后参展作品。12月6日,画家在卢浮宫的自己居室里去世,享年八十岁。翌日,他的遗体被埋葬在圣日尔曼洛克塞洛瓦教堂。第二年,夏尔丹的妻子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