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战争:我为什么缅怀袁隆平

本文是我2月发布在B站、西瓜、抖音上的一个视频。几百万播放量后,遇到无数搬运、抄袭。这几天重新增删,以缅怀袁老为契机,说说中国种业的故事。

2014年7月,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一位准备回国的中国女性被FBI逮捕了。她的罪名是偷窃,而偷的东西,竟然是——种子

起诉书显示,他们从泥土里刨出刚播种的种子,用微波炉爆米花包装盒和赛百味(Subway)的餐巾纸包裹,藏在行李中,从芝加哥托运到北京。

更让人震惊的在于,这位女子名叫莫云,是中国农化领域龙头、上市公司大北农创始人兼董事长的老婆。虽然莫云最终因证据不足被释放,但是她的弟弟莫海龙,却因为种子被判刑,结结实实在美国坐了36个月的牢。

一粒小小的种子竟然值得如此兴师动众,上市公司的老板娘亲自去美国偷种子,这难免让人吃惊,中国的农业,中国的种子就那么羸弱吗?

01

原来,中国是农业大国,却大而不强。

举个例子,大豆原产于中国,80年代,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大豆在自由竞争中完败美国大豆,从此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一年比一年高,极速反转,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

2020年,中国大豆产量200亿公斤,但是进口量是这个的五倍,1亿吨。

由于大豆是食用油、饲料的主要原料。因此,中国的食用油、饲料、养猪成本严重受控于ABCD四大跨国粮商(ADM、Bunge邦吉、Cargill嘉吉、Louis Dreyfus路易达孚)。这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不过,别急着批评。不只是中国,整个亚洲的农业都不行。日本、韩国,绝对的工业强国了吧,既可以生产最顶尖的电子产品,也可以在半导体行业呼风唤雨。但是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农业公司。

世界前十的农化公司,全在美国和欧洲。

这是有什么魔咒吗?

背后的秘密在于,农业“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

翻一翻世界地理地图。东南亚地形以丘陵为主,人均耕地少,而且支离破碎。家家户户只有一亩三分地,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世界地形地图,绿色的是平原

再反观美国和欧洲,大片的平原,地广人稀。看过美剧《黄石》吗?一个农场主坐拥数千公顷延绵不绝的土地,为此配置了专业的播种机、收割机,用喷气飞机撒农药,开直升机视察。

这样地广人稀的大平原大农场,在亚洲无比稀缺,在欧美却比比皆是。

经济学里的“规模经济”真是个好东西,一台大机器的确很贵,但当土地足够广,产出的粮食足够多,平均到每一粒粮食的生产成本,反而比人工播种低很多很多。因此,市场上的售价反而更有竞争力。

欧美大农场主赚了钱,又得以继续投入购买更先进更高效的机器。这个良性循环,贯穿整个工业化时代,渐渐地,亚洲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被甩得越来越远。

总结来说,农业是一个规模效应极强的领域。强者恒强,弱者永远没有机会。

02

“科研投入不足”,这话我们听得耳朵都生茧了,几乎可以用来评论中国的每个产业。但是农业不一样。

需要为中国农业说两句公道话。

没错,全中国前50的种子公司,研发经费全加起来,还比不上行业老大美国孟山都(Monsanto)的七分之一。但是,要知道,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全中国4000多家本土种子公司的收入加起来都不及一家孟山都

简单点说,不是不投入,是真的没钱。

到了这里,很多人有疑问。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简直无所不能,能不能国家出手,把小农经济的土地买过来,整合出“大片连贯、适合机械大生产”的土地?答案依旧是,不行

表面来看,反正年轻人也不爱在农村待,宁可去北上广送外卖。可是,根据就业数据,进城务工者如果不能定居,一般在45岁左右结束农民工生涯。45岁回归农村,很难再就业,农村的一亩三分地是这个群体最后的归宿。因此,不是产业政策不作为,而是为了社会稳定,这些零碎的土地必须留着。

另外,和别的产业比,农业还有一个特点:模式太简单太成熟

对后发国家来说,这是个坏消息。

相比之下,汽车、电子行业,产业链非常长,技术方向足够多,小公司可以去产业链中的细分领域,十年磨一剑,逐渐建立自己的优势。比如福耀玻璃专注做汽车玻璃,蓝思科技盯住手机玻璃。再比如蔚来小米美的,各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都可以去赌电动汽车的风口,因为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会颠覆旧行业,加一点运气,后来者能杀出一条血路。

但是,农业?很抱歉,真不行。模式简单固定——育种,播种,施肥,收割,加工。专业地说,叫做“育繁推一体化”,简单地说,是全产业链布局,大公司全做,每样都做的比你好。大公司越赚钱越研发,越研发越赚钱;小公司小作坊一点机会也没有。

大平原大农场下的机械化农业

在这个简单成熟的模式中,重中之重在于种子

一起来学习一下孟山都的骚操作。首先,研发一款发芽率高、高产、抗虫害的种子。定价不要太高,要让务实的农民看了就想买。

农民慕种子而来,孟山都的表演却刚刚开始:种子是我研发的,独特的,为了发挥最大的功效收获最大的产出,记得搭配我的化肥,我的农药,我的除草剂,最好直接用我设计的全套解决方案。

要不然不兼容!影响产出。你自己看着办吧。

还能怎么样?买了种子的农民只能继续乖乖掏钱。

大量化肥、农药公司,都因为孟山都抓住了种子这个“核武器”,无可奈何地被踢出局。

这就是,得种子者得天下

甚至,现在孟山都已经不怎么生产种子,手里有专利,看着别人生产,每年2/3的收入来自知识产权许可。

这不就是芯片行业的高通吗?没错,种子,就是农业里的“芯片”

03

规模越大,强者恒强,是农业巨头的福音,也是农业巨头的诅咒。

摆在巨头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要么把自己无止尽地搞大,要么温水煮青蛙等着被淘汰。

孟山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兼并史。从默默无闻的制糖屌丝起家,赚钱,并购,再赚钱,再并购,最终成了商业巨无霸,绝对的农业一哥。

全球农化江湖,历史上有三次兼并潮。

第一次,是纵向并购,20世纪末。典型的,就是原本做农药的孟山都,收购种子公司,进军种业。

第二次,是横向并购,2003年前后。举个例子,生产玉米种子的大企业,并购生产蔬菜种子的小企业,大包大揽打通品类。

当时,中国刚加入WTO,交出了昂贵的学费——因为大豆贸易,和华尔街、美国农业巨头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pk。结果,学生一败涂地,中国大豆企业成批倒闭或被外资收购。这是中国农业血的教训。

大战过后,世界形成六大农化巨头——孟山都、先正达、杜邦、拜耳、陶氏、巴斯夫。2013年,六大农化巨头占领了世界农药市场的75%,种子市场的60%。农化巨头跺一跺脚,全世界人民的饭碗都要抖上一抖。

时间到了2015年。农产品价格低迷多年后,农业大国巴西爆发经济危机,全球几乎每个区域的农化市场都出现显著下滑。

每当行业低谷,都会发生这样一幕:一方面,上演极度血腥的价格战,一方面,巨头们纷纷坐上谈判桌,“你看看,这样下去大家都不好,开个价格吧”。

几位大佬在房间里谈的事,事关全世界七十亿人的嘴巴和肚子。可是,纵向的产业链和横向的品类,都已经重组完了,农业巨头已经并无可并,等待彼此的只能是一场人类商业史上最庞大、最复杂、最纵横捭阖的跨国超级并购

04

行业老大孟山都率先发难。

2015年5月、6月和8月连发三次收购要约,示爱行业老二先正达(Syngenta)

先正达出身欧洲瑞士,自认贵族血统。欧洲人给美国人的标签是没文化、暴发户、土。

先正达,看不惯孟山都趾高气昂的暴发户气质,一想到,头顶的百年招牌,如果砸在自己手里,愧对先人。虽然现在自己财务上遇到困难,但是死要面子,端起茶杯,开门送客。

孟山都才不懂伤心,从来就是渣男,先撒网再捕鱼,换了个酒店就找来行业老四拜耳(Bayer)亲热。正当耳鬓厮磨的前戏,房间里的手机突然全部开始剧烈震动——美国杜邦(DuPont)和陶氏(Dow)合并了。

孟山都脸色瞬间不好了。自己的一生,就是“买买买”的一生。“规模就是力量”,这个行业信条,孟山都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现在,行业老三杜邦和行业老五陶氏,突然合并。这场涉及1300亿美元的超级大合并,直接的结果就是:孟山都行业绝对老大的位置,没了。

孟山都还没想好对策。这边拜耳合上手机,表情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好吧,我摊牌了,我不装了”。拜耳,之前对孟山是左一口“大哥”右一口“大哥”,现在突然改口叫起“小孟”。

单论农化板块拜耳的确是弟弟,但是背后的拜耳集团,横跨医药、化工、材料是人类工业文明里响当当的一哥,论财富论名气论排场全部力压孟山都。现在,不是拜耳农化在和你攀交情,而是拜耳集团在正式对你问询。

拜耳当场反客为主,对着“收购狂魔”孟山都,连续报价三次,最终以660亿美元代价吞并孟山都。

05

陶氏杜邦大合并。拜耳反吞孟山都。

先正达瘫办公椅上,端着空空如也的威士忌杯,盯着电视新闻画面,表情异常复杂。过了许久,转动椅子,朝向沙发。

原来房间里,还坐着几位中国人。中国人看看电视,再转过来看看先正达,眉毛一扬,一切尽在不言中。

没错,家里每天有13亿张等着吃饭的嘴巴,中国怎么可能只当一个看客。其实,孟山都被开门送客的同一时间,央企中国化工,就来了。

问题来了,先正达连孟山都看不上,又怎么会把在世界农化舞台没有一点存在感的中国公司放在眼里。

不过,中国人做足了功课。同样是连续三次提价,附带给出了三个针对性极强的条件:全现金收购(解先正达现金流上的燃眉之急)、保留管理层(给足欧洲人面子)、纯财务投资(我不控制你)。

先正达当然心动了。

消息一公布。全球网友泪崩,因为手机流量已经不够用了。

但是,先正达点头不是收购的终点,恰恰相反,只是这场世纪收购的起点。

首先,先正达是美国农化的重要供应商。因此,根据美国法律,尽管先正达是欧洲企业,但卖给中国人需要美国政府首肯。仅这一点,非常不乐观,因为前不久,中海油尝试收购美国石油生产商优尼科(Unocal),刚被美国否决。

其次,先正达开发过DDT、百草枯等极具争议性的高危农药,在转基因方面也是一马当先。这些“黑历史”让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杯弓蛇影,谈虎色变。请愿书一封封地往北京递,网络大V自动站队争得面红耳赤。

但是,对于在农化前沿完全空白的中国,能不能拿下先正达,战略意义有多巨大,无需多言。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1月末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每年中国由谁参会,会传递完全不一样的信号。在宣布并购先正达之后,紧接着的2017年1月那一届达沃斯,中国的参会代表竟然是。。。。

这里,不得不请大家自己去搜索。总之,这规格目前为止就那么一次(2021年视频参会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达沃斯在瑞士,先正达总部也在瑞士。先正达董事长德马拉当然来了。在中方领导会见瑞士经济界代表时,亲切交流,热情合影。记者自然问起了这场并购,德马拉微笑坦然,回答,“很有信心”。

现在,让我问问你,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最大的是哪一次?

是AB晖19.5亿美元买下纽约华尔道夫酒店?是海南念佛人用25.55亿美元收购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阿瓦隆(Avolon)?

又或者,是王老板35个美元小目标收购传奇影业?还是马爸爸40亿美元并购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又或者,海尔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板块?

统统不是。在事关中国人嘴巴和肚子的世纪大交易前,以上都是小弟弟。

收购先正达最终用去将近500亿美元。如果给中国企业外海并购列一个榜单,这个价格不仅排第一,而且比第二名的两倍还多。

这就是种子的魔力。

06

世纪大交易之后,世界种业形成了两超四强的格局。

“两超”是拜耳孟山都,以及杜邦和陶氏整合而来的科迪华。仅仅这两家公司就支配了全球商业化种子的50%。

种子很小很小,但是背后都是大资本、大巨头、大浪潮。

不过,翻一翻世界前十,竟然有一股小小的清流——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公司——隆平高科。

袁隆平出身好,爸爸毕业于东南大学,任职于民国政府。袁隆平出生在当时全中国最好的医院——协和,接生的医生叫林巧稚。

林巧稚,终身未婚,被誉为“中国现代妇产科之母”。

当然,这些经历在60年代都变成了袁隆平的磨难。另外,当年领袖给农业提过八个字“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被称为“八字宪法”。袁隆平提出,应该加个“时”字。特殊年代的一言不慎,已经让他命悬一线。

就在这时,他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受到国家科委高度重视,获得湖南书记亲自保护,袁隆平成了极少数在当时大环境里还能投身学术的人。

《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于1966年,只要再晚一年,发表这篇论文的杂志《科学通报》会和全国所有的科学刊物一样被迫停刊,再复刊要到1973年。如果没有这篇及时发表的论文,袁隆平的一生会怎样度过,历史经不起假设。

袁隆平没有辜负命运的幸运。在中国应用科学全面崩塌的时代,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带到拉到世界顶级水平。

杂交水稻最大特点——产量高。

管饱就是硬道理。改革开放、杂交水稻、化肥,三大法宝,帮助中国在80年代迅速消灭饥饿。杂交水稻继续转战东南亚、非洲,围剿饥饿。

2017年,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千里迢迢赶到湖南长沙,送给袁隆平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上面印着一束杂交水稻。用这样高规格的方式,感谢中国的技术援助。

印有杂交水稻的马达加斯加币,来源:rednet.cn

农业有天然的矛盾——好吃和产量,此消彼长。今天中国人生活水平高了,尤其在吃这件事上,家常的米饭更多是东北五常、泰国香米、日本秋田小町。尽管大多数人不再吃杂交米。但是,作为世界第一粮食进口国,“中国有杂交水稻能随时管饱”是最稳当的压舱石。有这个底气在,中国就可以积极参与世界农产品市场,不会吃大亏。

袁隆平经常强调,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是集体的功劳,国家的功劳。哪怕名利双收之后,土地也是他生活的重心,看外形,完全就是一位老农民。晚年,他还带着团队继续拓展中国杂交水稻种子的优势,大概有这样几个方向:去新疆沙漠盐碱地种水稻,冲击亩产1200公斤的记录,把玉米碳4基因转到水稻碳3基因(可以提高光合效率20%-30%),以及改良口味。

袁老与世长辞,值得我们缅怀的太多。我最感慨的,除了杂交水稻,中国种子积贫积弱,奈何只有一个袁隆平。

提炼一下中国种业。

杂交水稻种子,遥遥领先,既在世界种子市场保持竞争力,又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往下数,中国三大主粮,种子可以自给自足。意思是说,如果有一天像芯片一样被“掐脖子”,买不到外国种子了,可以完全用自己的。粮食安全大家可以放心,但是和世界顶级种子比,技术劣势明显。比如,种粮比,也就是种子的重量除以产出粮食的重量,我国玉米是1:8-15,美国是1:20-30。

再往下,其他农作物的种子,全面不行,依赖进口。国联证券《农业芯片》的报告提到,甜菜类国外品种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占比达90%;胡萝卜,国外占50%;番茄、萝卜、白菜、马铃薯、黄瓜、辣椒、菠菜等国外品种占比在10%-40%之间。

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些百分比的意义。中国农业有个问题——商品化率低,国际上是70%,发达国家90%,而我国不到50%——也就是说,出于各种原因,大量农民在使用落后的自留种,而没有采购质量更好的、经过专业科学培育的种子。

说的更简单点,你饭桌上大量的蔬菜瓜果,得益于进口国外种子。

连续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都是农业。今年依旧,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在于,打赢种子翻身仗。

这翻身仗不容易,要么是500亿美元创纪录的超级大并购,要么是国士袁隆平可遇不可求。

07

中国种子羸弱的原因是多元的,除了开头说的,地理条件差,农业缺乏规模经济。

还包括,政企不分,种子培育长期依赖公共科研部门。这段时间资本家被你们骂惨了,但是不可否认,在应用科技上,商业化、市场、经济激励,是已经反复检验过的最好的手段。

再比如,老生常谈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维权难,取证难。当小偷和抄袭者能轻松赚到钱,谁还会好好搞研究。中国种业公开的秘密:育种不如买种,买种不如仿制,仿制不如套牌。

这就造成了一个中国独特的现场,男生硬盘里的种子强,农民麦田里的种子弱。

无可争议的是,种子虽小,却正好以小见大,上至基础科学,下至商业生态。

有趣的是,同样是粮食。袁老一生奉献给土地,只为一粒种子,令我们含泪相别。科技巨头社区团购,互联网卖菜,引来了人人喊打。

其实,整合供应链,最终也会造福农民,造福餐桌,说句公道话,社区团购也有好的一面。但是,今天的中国如果要再上一层楼,答案在哪里?往往是一些“小的地方”。

常开玩笑,大的东西,中国都能造,比如大桥、高铁、互联网。但小的东西,中国就不擅长,比如芯片、基因,还有,种子。

世间事,无非如此。君为之易,吾为之难。

我想,这就是无数人缅怀袁隆平的原因。

(0)

相关推荐

  • 诗朗诵|袁隆平赞

    <袁隆平赞> 文/余家任(湖北宜都) 朗诵/云上 你从一个乡村教师走来 安江立业  一介农夫装扮 人格有特质  朴素简单 灵魂闪金光  博爱温柔 西南农大学本领 "两梦一心&qu ...

  • 本月中旬袁隆平院士还曾让助理给金华打电话,月底能收到第三代超级水稻的种子了!

    2004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金华武义仁村试验种植的两系超级稻平均干谷亩产达到712.09公斤,比一般水稻品种增产了100多公斤. 这些年,袁隆平院士非常关注浙江金华水稻 ...

  • 袁隆平院士的贡献有多大,我们可以放在全球事业来对比看看

    赵宏民 科技互联网观察昨天 14:33 袁隆平院士的贡献有多大,我们可以放在全球事业来对比看看,目前世界种业两超四强的格局,"两超"是拜耳孟山都.科迪华.在世界前10的种业公司中, ...

  • 袁隆平逝世,千古绝唱,中国人民感谢您!

    "嗨,你真有眼光,在这里我们相遇" 这些写给你,也写给我自己 袁公千古,国之功勋! 上午的时候,在群里看到有人说袁公去世,有人说消息不实. 我说"宁可相信这是谣言&quo ...

  • 【纪念袁隆平专栏】山东聊城| 金秋:五律·悼念袁隆平

    鲁西诗人,以诗歌慰藉心灵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男,汉族,生于北京 ,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 致敬袁隆平爷爷

    2021年5月22日中午11点左右有平台发出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消息,然后辟谣了,但13点07分再一次发出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消息,很多人多么希望能再辟谣一次啊,但一个错误不可能犯两次,这回是真的了. 湖南长 ...

  • 袁隆平:人生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悦·读 推荐理由: 以后,每一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都是您啊...... 人生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  01  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达到 ...

  • 种子:孟山都股东批准与拜耳合并 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仍存障碍

    孟山都公司(NYSE:MON)在12月13日举行的股东特别会议中宣布,公司股东批准孟山都与拜耳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合并.根据并购协议,孟山都股东将在并购交割时获得每股128美元的现金. 根 ...

  • 袁爷爷,我会记得好好吃饭!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应家属要求 运送袁隆平遗体的灵车 在离开湘雅医院后 驶向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 配乐朗诵《你走了,你没有走——悼袁隆平》

    致敬!缅怀 作者:老乃  朗诵:缘 你走了, 腿上还留着泥土的芬芳, 你走了, 带着杂交水稻米粒的馨香. 五十年前, 你怀着把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梦想, 冒着酷暑炎热,寻觅在茫茫田野上, 终于找出了六 ...

  • 【诗词】每当我看到您走进稻田 ‖ 赵立策

    长沙市民含泪送别袁隆平院士 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视频来源:中国日报中文网) 每当我看到您走进稻田 赵立策 贫瘠荒凉的土地 承载着数万万同胞 衣食住行 从刀耕火种的时代 到毁林 ...

  • 660亿美元 德国拜耳收购美国转基因农业巨头孟山都

    德国拜耳在周三发布的公告中称,将支付每股孟山都股票128美元的现金作价,交易总价值达到660亿美元.这笔交易将创下今年以来并购规模之最,同时也是德国史上最大一笔海外公司收购案. 分析显示,这是自去年年 ...

  • 为袁隆平祈福!

    有消息传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病危! 为袁老祈福!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餐桌上,不管菜好不好,永远斗少不了一碗热气腾腾 ...

  • 今日,我们送别袁老!

    今日,我们送别袁老!  深切 缅怀 5月24日10时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 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您用一粒 ...

  • 袁隆平与邓哲的爱情故事,才是爱情最真实的样子

    #社会各界悼念袁隆平# 5.20.5.21.5.22,由于谐音,简直成了小情侣的狂欢节,连续三天,秀恩爱秀到手抽筋. 统观主题内容,无非就是鲜花.美食.带你浪. 这本是普通日子,被赋予一定含义,就变得 ...

  • 深切缅怀袁隆平 巩固粮食安全根基

    深切缅怀袁隆平 巩固粮食安全根基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今日社评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袁隆平院士用一生的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