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本功:什么是训诂学?

秦汉时期,统治者先后设立了经学博士,他们的职责是专门研究传世经典著作,并传承给后学。由是开辟了一门新的学问,在传统国学中占了绝对比重,这便是经学。经学并不能等同于儒学,所以说儒学是传统文化的主流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真正的主流是经学,二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另外讨论,本篇专门谈谈经学的基本功夫:训诂。

“训”就是“释”的意思,《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用通俗的话来解释某个字的意思。“诂”的意思是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古语。《说文》:“诂,训故言也。”训诂学是专门研究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学问,简而言之说训诂学的目的是用来解释,古时候某个字,它是什么意思?

其实在秦汉时期,训诂的称谓便是”训故“,为了解释古书而去训释古籍中的古字古词。因为文化的发展和流变,战国时期的读书人已经不能识别西周时期的古籀文了,春秋战国列国纷争不仅仅是在战场上打来打去,还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较劲。所以当时篆文也是各写各的,我们从今天出土的战国竹简也能看出端倪来,同一个字有好几种写法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边导致了后人读古书,很多字不认识的情况发生,直到秦朝李斯用小篆规范汉字的字形,汉代又以隶书统一了全国汉字。

汉代的训故仅限于解释古文古字,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理和技术方法。名称也是各叫各的,并没有达成共识。有人叫“训故”,有人单称“训”,有人单称“故”,有人称之“解故”,有人称之“训纂”,虽然名字不同,但是内容所指代的内容是几乎完全一样的。这可以看作是训诂学的萌芽时期。

单从“解释古文古字”这个角度来说,两汉期间的传、说、微、章句四大类著作,都属于“训故”的功夫。“传”又有正传、杂传、传记、记、杂记等分类,“说”有略说、说义、故等分类,“微”主要是针对《春秋经》,取自“微言大义”,阐发道理。“章句”是后世所言“注“的一种,取自“剖章析句”,分析古文的章节和句读。这些著作无一例外的都是以汉代经学家的视角来解读先秦典籍,只是所表达的文体形式不同罢了。比如《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等。

我们今天所有能见到的传统经典,都是经过校勘、训故、考据过才发表出来的。古传文献一是文字的脱衍讹误,二是古字生僻,三是源流不清。我们之所以知道《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这是前辈学者的考据之功;之所以能够通读全文,这是前辈学者校勘文献之功;之所以能知古字今义,这是前辈学者的训故之功。故此三者,为传统经学的三个基本功夫。即便是今人读经,轻传统治学功夫,纯以哲学角度进行道理上的分析,其根基也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的。

训诂作为一门学问,包括三个方面:一、训诂的定义、源流、要义及治学方法;二、古文献中历代文字演变轨迹考究;三、当代方言的流变,以音韵为主。简单的说就是,首先要定义训诂的的内容及含义,并总结出训诂的方法;其次要弄明白文字的来龙去脉,以前怎么写?后来经过哪些变革?具体含义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要深入经典,在书山文海中探寻。最后是同一个文在当下不同地域的读音读法。一番功夫下来,不仅能知道这个字以前怎么写,后来怎么读,具体不同语句中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训诂学原本是为了解释古书籍而存在的“文字学”,后来发展成一门专业的学科。

前人将训诂学比喻成翻译学,大体上是没区别的,只是翻译对象不一样。前者是解决时间上的隔阂,后者是疏通地域上的隔阂。因为时间、空间上的问题,导致今人和古人不能之间对话,直接沟通,所以需要跨时间、跨地域的翻译一下,使得古字古词能被今人所理解。

国学基本功:什么是考据学?

国学基本功:如何考据?

转载请注明出自【头条号:极简国学】

插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先联系作者!

(0)

相关推荐

  • 古代的“小学”: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

    如果你在古书中看到"小学"这个词,你可要注意了,这个词可不是我们现代语言中"小学.中学.大学"里"小学"的意思. 因为汉字的音.形.义之间有 ...

  • 历代真正的国学大师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一. 汉代国学大师 1.司马迁: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创始人 司马迁(前14 ...

  • 从训诂学走向解释学

    自西方解释学被介绍到国内以来,就陆续有人提出训诂学在中国古籍注释学的基础上,吸纳西方解释学精神,更新自身,从而建立具有现当代意义的中国解释学的可能性.其中,竭力提倡并亲身探索由包括训诂学在内的传统经典 ...

  • 训诂学是什么?原来这么有趣!

    训诂学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学问,和文字学.音韵学一起统称"小学".这门学问听起来很高深,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然而,生活中其实处处都能用到训诂.我们读的古文.古诗词,我们耳熟能详的 ...

  • 广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这个敢“吹牛”的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走上“本源语文”求索之路

    何谓"本源语文"?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语文教师柴海军认为,语文学科应该回归汉语的字形.字音.字义.在探究语文本源的道路上,柴海军大量阅读经典,充分学习文字学和训诂学,并以此为依托开 ...

  • 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成立40周年纪念暨2021年学术年会上的发言

    朱小健先生代表中国训诂学会接受凤凰出版社赠书 春在堂尺牍(全3册) (清)俞樾著:张燕婴 整理 发言人 /吴葆勤 凤凰出版社总编辑 尊敬的朱会长,各位学者,各位嘉宾: 上午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在中 ...

  • 旧事杂忆:我与训诂学

    我研究训诂学多年,但晚近十年精力不济,有所荒忽. 80年代我为了读经而学习训诂学.每天坐在中国科学院王府图书馆的冷板凳上苦读终日.这个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异常丰富. 当时我年盛力强,风华正茂,同时交往着多 ...

  • 徐复先生对中国训诂学的贡献

    载<古籍研究>2015年第1期第308-314页,引用请依照原文 徐复先生对中国训诂学的贡献* 王华宝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变动巨大,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冲击文化生态,改变了中国的文化格 ...

  • 训诂学。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汉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汉语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 训诂学 ...

  • 郭在贻先生《训诂学》中若干疏瑕

    甲.郭在贻先生<训诂学>云" '<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先看'少益',如果按照'少,稍稍:益,更加'的训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