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处——古人都用哪些“笔势”?
這是目前網絡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二級課程「筆勢」
第十集|鉤裹勢和鉤努勢的用法
多花一點時間整理一下,
會有好處的。
|筆記|
L2-10 鈎努勢和鈎裹勢
4.用法和化勢
上次講到四個筆勢,一、一是曲尺勢,二、如果多一個趯,就是鈎努勢,三、如果一豎改為裹,這就是獅口。四、再多一筆,加了一啄,那就是鈎裹勢。
下面我詳細分析一下這四個筆勢。
4.1 曲尺勢
一是曲尺勢。《書法三昧》說明是 “用於'自’、'目’等字”。《漢溪書法通解》說“曲尺之法,'貝’、'見’ 等字用之”。所以曲尺勢就是一折,不帶鈎或者趯。
一折在漢字中用處非常廣泛,所以曲尺勢是相當有用的。怎樣才能寫好曲尺勢呢?
曲尺勢是勒加縱,而縱只是彎曲度較小的努。所以曲尺勢就是“永”字中間兩筆的複合。你會寫“永”字就會寫曲尺勢。
如果講到曲尺勢的化勢,那就是節點有圓有方,或者有尖,線條有覆有仰等等,這些以前都講過了。
我整理筆勢系統,上一堂課講到。一個基本筆勢的化勢,可能產生很多新筆勢。但如果僅僅是長短、弧度、節點明暗不同,通常就不把它當做新筆勢。這些化勢中,如果有哪一個經常使用,很流行,而且古代已經給了它專稱,不是我們現在給它起個新名字。那還是可以保存,我會介紹舊稱是什麼。
譬如,古籍中所舉曲尺勢的字例, 都是橫短豎長。如果換過來,橫長豎短。如“四”、“西”、“中”這些字的折,舊稱“犁梁勢”。從本質上來說,犁梁勢和曲尺勢差不多。說它是曲尺勢的化勢也可以,但因為古人已經給了它專稱,而且用途又廣,所以我們還是保留“犁梁”這一筆勢。
《漢谿書法通解》說:“犁樑之法,取其圓而得勁,方而能逎,蓋隱其鋒而為之。'四’、'中’之類是也。”
犁梁勢,取象於以前耕地用的犁。很多現在的年輕朋友沒有見過吧,前面套上牛就可以犁地。中國是農耕社會,所以筆勢名稱也多反映這一特徵。如果是現代社會,筆勢名稱大約都會不同了。從這把犁來看,犁梁勢上面的橫筆是覆勢。而這短短的一豎,走向經常偏向於 7 號位。
你看《陰符經》中這兩個字,“道”字有一個曲尺勢,橫短豎長,6-8。“盡” 字這個折,橫長豎短,6-7。這就是犁梁勢。犁梁勢本身也会产生化势。
褚遂良《陰符經》中有兩個“五” 字左邊這個一折,犁梁勢。右邊這個橫有点奇怪,橫筆用了仰勢。遇到這種情況,它還是犁梁勢。最多你叫它犁梁化勢就得了。
4.2 鈎努勢和獅口
接下來講講鈎努勢和獅口,這是很相像的兩個筆勢。
鈎努勢由勒、努和趯組成,那就是“永”字 中間的三筆。三個單一筆勢組成一個複合筆勢。獅口由勒、裹和趯組成,所相差的只是中間一筆向右彎曲。我在講解單一筆勢時,說過“裹”是“努”的化勢。所以也可以這麼看,獅口也就是鈎努勢的化勢。但這兩個筆勢使用頻率很高,所以我們都把他們保留下來。
鈎努勢因為有“永”字八法支撐,所以寫起來問題不大,就看你“永”字熟不熟練。有時候鈎努勢的節點或許寫成暗節點。如《陰符經》的“有”字就用了一個暗節點,形成圓角。 但這還是鈎努勢,不會因為一個節點而改變名稱。
獅口也有這樣的情況,上下兩個節點都可能變成暗節點。“永”字八法把趯和鈎分開了, 從此“趯”變成了獨立的一筆。“趯”有踆鋒動作,形成一個足跟。這是明節點,在真書,行書中使用較多。而在草書中經常會用暗節點。往往不做踆鋒動作,寫成一個鈎。
舉例來說,智永草書“門”字。明顯有兩個暗節點, 這整個字就是一個“獅口”。
所謂“獅口”的意思,就是取象於獅子的血盆大口。如果是真書獅口有一趯,那就是一顆尖利的大牙。
在有些字中,鈎努勢和獅口差別不大。看著兩個“司” 字框架都是鈎努勢。褚遂良的明節點尤其清楚。但草書“司”字都用獅口,兩個暗節點。
我多舉一點例子,褚遂良《陰符經》中的“身” 字。框架右邊,標準的鈎努勢。一級課程要求把點畫寫好,現在要求把筆勢寫好。到三級課程裹束以後,就是要寫好整個字了。
《陰符經》第五個字,“上篇”的“篇”。這個字有兩個折,上面這個是犁梁勢。下面這個是鈎努勢,注意最後一趯是反時針寫的。順向兩圈等於反相一圈,《陰符經》中這一招很多。
再來一個,《陰符經》中這個“焉”字。下面一折就是獅口。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騰”字。右旁下面有個 “馬”字,“馬”字裡邊也有一個獅口。
“而”字有一個折,這也是獅口。《陰符經》中的獅口用了趯,智永《真草千字文》用了鈎。我想現在大家都看得懂了。
4.3 鉤裹勢
第三,現在我來講講鉤裹勢的用法和它的化勢。鉤裹勢有兩種用法。第一種是單獨寫,只寫鈎裹勢本來的形狀。
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虧”字。最後就寫了一個鈎裹勢。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有兩個“引” 字。左邊“弓”的下部,就是用了鈎裹勢來寫。
《陰符經》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如“窮”字。它的“弓”部,也是分兩個筆勢。下面一個就是鈎裹勢。
第二種用法就是“包裹”,這是主要的用法。鉤裹勢的形狀就是一個“勹”字,這個筆勢的意思,正如《說文解字》所說:“勹,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鈎裹勢”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包裹一些東西的彎鈎。
“包”有各種不同的情況,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三十六法》,其中就講到“包裹”有五種:四面包裹稱之為“圍”,這個我后面會介紹。“圍”也是一種筆勢。其餘四種就是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以及右包左。鉤裹勢就屬於右包左這一種。
這里多講一句話,這篇文章通常都說是歐陽詢所著,但《佩文齋書畫譜》說,“今考篇中有高宗書法、東坡先生及學歐書者等語,必非唐人所撰,故附於宋代之末。” 也就是說這篇文章是否出之於歐陽詢本人,是有疑問的。
你看《玉堂禁經》所舉的字例:“均、勻、旬、勿”,都是用鉤裹勢包了些其他筆畫。
智永《真草知字文》中這個“駒”字,右旁“句”,就是鉤裹勢包了一個“口”字。這樣一來類似包裹的字就很多,我們可以舉出很多例子。
智永這個“男”字有點奇怪,下面的 “力”好像多了一撇。其實他是照篆書的“力”來寫的,這種方法稱之為“隸定”。有時候書法家要變換筆勢,常常會用這種方法。
你看,王羲之這個字不是“男”, 它右旁多了一捺,這是“界”。這是因為篆書的“介”字是這樣寫的,后來的隸書、草書和真書都受到篆書的影響。所以王羲之寫這個“界”,“田”字下面先寫了鉤裹勢,然后左右加上撇捺,并沒有寫錯。書法家在大圈中根據篆書來運用筆勢,是常見的手法,這里先提一下。
接下來講講鉤裹勢的化勢,這些化勢也很有用。
有一種手法我們稱之為倒筆勢。什么是倒筆勢呢?如果你本來先寫 A,再寫 B,現在倒過來,先寫 B,然后寫 A,這就是倒筆勢。
拿鉤裹勢來說,本來是先寫一短撇啄,然后寫一裹和一趯。現在我們倒過來,先寫一裹和一趯,再寫一撇,好像“刀”、“力”這些字,就是用倒筆勢寫出來的。
第二種手法是轉動角度。
你看這是皇象《急就章》中“朋友”的 “朋”字,章草。草字的結構往往 來之於隸字甚至篆字,怎樣寫出一個草字,我們稱為草法,將來在七級課程里邊講這些。“朋”字這外框就是鉤裹勢,這沒有疑問。如果我把這個“朋”字轉動一個角度,原來是斜放的,現在把它豎立起來,那“右包左” 就變成“上包下”了。你看趙孟頫寫的“朋”字,本來第一筆是撇,他寫了一豎,而右旁有點像鉤努勢了。這是一個新的外框,和原來的鉤裹勢相比,只是 把鉤裹勢轉了一個角度,變成直放的。有些人把“朋”字分成兩個“月”字,開始寫的時候還有一點傾斜,但到后來也完全放直了,好像顔真卿寫的這個,跟我們現在寫的沒什么兩樣。
這個框架角度的變化,也就是鉤裹勢的化勢。本來鉤裹勢是“右包左”,現在化勢就是“上包下”。這個化勢一確定,那就有很廣的用處。
拿一個“月”字來說,篆書是這樣的,注意這個外框兜了大半圈, 是兩次運筆連接起來的,篆書中,長弧線看起來是一筆,其實經常是分筆寫的。所以后來隸書中寫“月”字,就是一撇加一折,分兩筆寫。草書“月”字框架也是兩筆,而且都是斜放的。注意下面那個王羲之草書《平安帖》的“月”字,還是可以看到鉤裹勢的影子。到行書、 真書,就和現在我們寫得一樣了,外框都是上包下。
確立“上包下”這個化勢,好處很多。
如《陰符經》中的“用”字,外框就是鉤裹化勢。
又如《陰符經這》“萬”字下面的框架,都可以歸入鉤裹化勢中。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會”字,下面的“日”字,從上面連帶下來一筆,和右面的獅口,也組成 了一個鉤裹化勢,其實非常接近於鉤裹勢的原形。
簡言之:
鉤裹勢本身形狀是獅口加一啄。
鉤裹化勢,一種是倒筆勢。
另一種將“右包左”,改為“上包下”。
謝謝大家。
本節要點:
曲尺勢和犁樑勢。
鉤努勢和獅口。
鉤裹勢的化勢:倒筆勢和上包下。
複習思考:
“匆忙”的“匆”,你看得出是由什么筆勢所組成嗎?
這個“殘”字,據說是蘇東坡得意的倒筆書,你看是不是一次過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