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你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在中国,“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这一故事记载于《宋史》,说司马光小时候,与小伙伴们在庭院中玩耍,有个小伙伴不慎跌落水缸,其他孩子见状都吓跑了,唯有司马光镇定自若,拿起一块石头向水缸砸去。于是,水涌了出来,小伙伴得救。后来,人们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情景绘成画,在开封城和洛阳城里张贴,宣扬他的机智勇敢。

不过令人纳闷的是,后世翻遍司马光留存的所有文稿笔记,都没有找到他本人对于“砸缸”事件的任何描述,以至于有人对故事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或许在司马光眼中,这件事确实没那么值得夸耀。毕竟,他一直都如此英勇。12岁那年,他跟着父亲出远门,在栈道上遇着巨蟒,随后他镇定自若,手持利剑,一剑刺中了巨蟒的尾巴,巨蟒疼痛扭曲,遂跌落栈道……

不过,对于这些英勇事迹,成年后的司马光都少有提及。反倒是一些“童年阴影”,让他许多年后还念念不忘。

司马光曾在书中提到,自己五六岁时和姐姐一起剥胡桃皮,皮很难剥,两个人都没成功。后来仆人帮司马光把皮剥了下来,司马光便骗姐姐说这是自己剥开的。谁知这时,在旁边目睹了一切的父亲走过来,将司马光怒斥一顿,说:“你小子怎敢说谎!” 司马光自述,从那之后他再也不敢说谎,还把这件事写到纸上,时刻提醒自己。

此外,“别人家的孩子”也给司马光的童年带来了不小的阴影。司马光的父亲有个好友叫庞籍。庞籍有个儿子,比司马光大三岁。司马光评价他“于文辞不待力学而自能,读书初如不措意,已尽得其精要,前辈见之皆惊叹”。总之,就是那种不怎么学,还回回考第一的孩子。

数十年后,已经名满天下的司马光,每每想起,还会自卑地感慨道,“光年不相远,自视如土瓦之望珠玉。”,在他心中,自己是瓦片,人家是美玉。

金榜题名,步入仕途

或许因为很小便看到了自己与天才的差距,司马光一直十分刻苦。史载他“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到二十岁时,已是“书无所不通,文词醇深”。二十岁那年,他参加科举考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由此步入仕途。

同年,他迎娶了北宋名臣张存之女张氏为妻。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真可谓双喜临门。

然而不幸的是,在司马光步入仕途后的几年里,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悲痛之中,司马光辞官守丧。此后数年,他化悲痛为动力,广泛阅读书籍,并创作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文章,《十哲论》、《四豪论》、《贾生论》等文章都是作于这一时期。

此外,在守丧的这几年里,他走访乡野,了解了底层社会的真实情况,这为他后来当官治学打下了重要基础。

公元1044年,二十六岁的司马光服丧结束,先是做武成军判官,不久又改宣德郎、将作监主簿,权知丰城县事。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司马光政绩斐然。两年后,二十八岁的司马光接到进京诏书——调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进京之前,同僚好友集体为他饯行。

司马光颇为感动,即席赋诗:“不辞烂醉樽前倒,明日此欢重得无?追随不忍轻言别,回首城楼没晚烟!

司马光意气风发地来到了京城。要知道,在朝中,他是有“靠山”的——官至枢密使的庞籍正是他父亲的老友。随后几年,庞籍一次次在皇帝面前举荐司马光,终于,司马光当上了馆阁校勘,此后又专门负责修史等工作。不过,就在他潜心研究历史时,“靠山”倒了——庞籍被罢相,降为户部侍郎,出任郓州(今山东郓城)知州,司马光也追随庞籍去了郓州,此后数年,辗转在地方做官。

一心只想做谏官

司马光虽然人在地方,但始终操心着朝堂之事。公元1056年,他连写三封奏章《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建议仁宗皇帝立储君,奏章石沉大海,他又托范镇在奏事时代为转达,请仁宗有个明确答复,可惜并没有起到作用。

公元1061年,司马光被提拔为修起居注。修起居注,就是记录帝王的言行。然而,这样一份众人羡慕的美差,却被司马光拒绝了五次!他一遍遍强调——这个工作自己不擅长。

那么他擅长什么工作呢?他擅长进谏。

后来宋仁宗让司马光当谏官,他欣然受命。在做谏官的五年时间里,先后上奏疏170余份。

针对北宋的冗兵现象,他上书建议,补充兵员要精选,要改变过去“惟务人多”的局面。

针对科举,他不赞成诗赋取士,提倡考策论。他认为,这样选拔出来的考生,才有经世致用之才,而不单单只会吟诗作赋;

有一回,交趾国进贡异兽,称是麒麟。司马光认为,倘是真麒麟,也不一定象征祥瑞。倘是假麒麟,没准儿让蛮夷之邦贻笑大方。他便上书《交趾献奇兽赋》,劝皇帝以麒麟水土不服为由,将异兽送回去……

司马光向仁宗上书“三言”、“五规”,并多次上书督促仁宗解决继嗣的问题。

任谏官期间,仁宗还想擢升司马光为知制诰,主要掌管起草诏令。但司马光不愿就职,连上九篇《辞知制诰状》,说明不适宜任此职务。于是仁宗皇帝收回诏令,让他继续做谏官。

别说,在执拗方面,司马光跟“拗相公”王安石有的一拼。两人都有一股子“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倔强劲儿,难怪后来苏轼戏称他为“司马牛”。

可是,当“司马牛”遇上“拗相公”,又会发生什么呢?

砸掉新法之“缸”

公元1069年,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开始大刀阔斧地变法。而司马光不断提出反对意见。

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主张节流。王安石大胆求变,司马光坚持祖宗法度。两人因政见不同,常常在发生争辩。尤其是“青苗法”颁布后,司马光的反对格外激烈,他认为县官靠权柄放钱收息,要比平民放贷收息危害更大。可是王安石也对变法有种近乎偏执的自信,高呼“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所以,无论司马光怎么抨击新政,王安石只会心平气和地给他回《答司马谏议书》。然后,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变法。

公元1070年,宋神宗任命司马光枢密副使之职,希望他能够配合王安石把改革工作做好。可是司马光以“不通财务”、“不习军旅”为由,坚决推辞,连上五封札子,自请离京。第二年又请求退居洛阳,表示要专心修史,再不插手政事。但是,当时的北宋朝堂,俨然分裂成了两党——新党旧党

新党一门心思颁布、推行新法;旧党则将司马光当作精神领袖,卯足了劲论证新法的种种弊端,给新党拆台添乱。

公元1085,神宗皇帝去世后,不到10岁的宋哲宗赵煦继位。高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她对变法深恶痛疾,于是一上台就召回了已经67岁的司马光。之后,司马光报复式地将新政措施悉数废除。苏轼、范纯仁等人提醒他——变法内容有好有坏,应区别对待,不能一棍子打死,但司马光也像变法时的王安石一样,听不进任何建议。

想当年,司马光砸缸,是为了救人。可是这一次,砸掉了新法之“缸”的他,又是为了什么呢?

曾经的理念之争,渐渐变成了党同伐异。人人都觉得自己无比正确,在为大宋的将来惩恶除奸,然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扮演了大宋灭亡的推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