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酒学院045-日本鸡尾酒(Japanese)

第四十五篇

页数:70

酒名:日本鸡尾酒(Japanese)

酒谱:

2 OZ. (60ml) 白兰地

0.5 OZ. (15ml) 杏仁糖浆

2dash的安格式芳香苦精

以搅拌法调製,滤冰后注入已冰镇的马丁尼杯并以柠檬皮捲做为装饰。

书上记载,这支酒谱最早出现在杰瑞托马斯在1862年出版的书籍,调酒师指南(The Bartender's Guide or How to Mix All Kinds or Plain and Fancy Drinks)中。而这杯酒是他书中收录的酒谱中,最有可能由他本人创作的酒款之一。当时他在纽约的大都会饭店(Metropolitan Hotel)任职,并碰巧遇到第一位日本大使访美。

注:书上指的"The Bartender's Guide or How to MixAll Kinds or Plain and Fancy Drinks"就是这一本调酒师指南(The Bartender's Guide /How to Mix Drinks)

关于日本鸡尾酒(Japanese)

鸡尾酒「日本」,是一杯非常古典的鸡尾酒,这杯酒据说就是当时杰瑞托马斯(Jerry Thomas),为祝贺第一位日本大使首度访问美国所调製的(据说是1860年6月),至于为什麽以这个配方来调製,可能要眼睛矇上红布去问问杰瑞本人才知道...(三炷香时间没回来记得拉红线),因为虽然酒名称为日本,但使用的素材实在和日本扯不上什么关系。

上面图中的酒谱就是在杰瑞托马斯的《调酒师指南》中所收录的配方,与本书的差异就是杏仁糖浆的用量。

然而,由与杰瑞有著"既生瑜何生亮"情结的哈利强森(Harry Johnson)所著的"调酒师手册(1882)"也有收录这杯「日本」,

他的配方如下:

3/4杯的碎冰

2-3dashes的杏仁糖浆

2-3dashes柏克(Boker's)苦精

2dashes 玛拉斯奇诺黑樱桃香甜酒

1杯 天堂之水

以吧叉匙搅拌均匀后滤冰至精美的鸡尾酒杯中,并以大小适中的橄榄或柠檬皮做为装饰置于酒杯上方。

嗯...乍看之下酒谱好像没什麽问题...咦? 天堂之水这是what!?书上是这么写的"Eau Celeste (Himmels Wasser)",前面是法文,括弧内的是德文来著,都是天堂或天上之水的意思,呃...但不管是法文、德文还是我们可爱的中文,天堂之水什么鬼呢?只听说过黄河之水天上来啦~~~

于是进行一个查询的动作,googoo大神表示: 这词指的是一种香水款式,也指一种灭菌剂,是硫酸铜铵的溶液来著...你听起来有哪个好像可以喝吗?天堂水听起来好像很嗨! 但香水和灭菌剂! 喝了大概来不及嗨就先GG,怎麽想都不对的阿~可还真没找到什麽一个所以然。难不成他老兄写错?

对照一下杰瑞托马斯的酒谱,基酒为白兰地,而白兰地(Brandy)这个字,是来自荷兰语"烧灼的酒"之意("brandewijn"也就是burnt wine),指的是以水果为原料製作的蒸馏酒,但是在法国白兰地被称作"Eau de Vie"生命之水。这样两相一对照,似乎有比较合理一点,或许天堂水指的就是生命之水,因为在其他文化的蒸馏酒名称,也有许多相似逻辑的称呼,不外乎是指"上天的恩赐"啦,或是"水之灵魂(Spirits)"啦这类,不然真拿灭菌剂来喝...@#!~$%^&。

调制心得

而既然有十九世纪的两名传奇调酒宗师的酒谱,不妨就来个顶尖对决吧!今天你要喝~~~哪一杯?!

在第一轮的试调我以本书上的酒谱调製,白兰地的部分则是黑轩尼斯(Hennessey Black)与拿破仑VSOP。

(Hennessey Black)

(拿破仑VSOP)

调製出来的成品有着十足的白兰地特色,入口后则会出现一股特殊的味道,一闪而过,那味道就像是烘烤过的罐装杏仁果闻起来的气味,没错,我是用"气味"这两字而不是"香味",因为这味道虽不令人厌恶,但也没有令人特别欣喜。黑轩尼斯与拿破仑两支酒在整体表现上都不尽理想,前者过于辛辣香气却略嫌不足,颇有外强中干之感,后者亦在香气上显得薄弱,但酒体也不饱满,喝起来就是很虚的感觉~此外,半盎司的杏仁糖浆也令这杯酒喝起来过于腻口。

Round One : Fail !

所以在第二轮的部份我以杰瑞汤玛仕的酒谱比例调製,也就是相同于书上的酒谱,但将杏仁糖浆比例下降,基酒换为轩尼斯以及人头马两款VSOP。

(左图颜色较深者为轩尼诗,右图为人头马)

换角之后香气大幅提升,材料的融合度也较高了(应该是味道上较能相辅相成的缘故),其中又以人头马较为突出,细致却绵长的人头马VSOP和杏仁糖浆的香气融合度十分的高,在第一轮那一闪而过的味道已经变成混合均匀的馥郁香气,香甜的葡萄香气揉合了杏仁微微甘苦的苦甜韵味,虽然在味道上不相同,但这种香味的组合有点类似,带有水果风味的巧克力包覆著杏仁果粒的感觉,十分有特色,而轩尼诗也不差,但他相较起来略微厚实的骨干,与杏仁风味的搭配就略为逊色,且这个特质会将杏仁的风味带向较明显的苦味,但也是另一种风格特色,不过就多数人的口味来说,应该会认为人头马的口感较为均衡,表现出的味道较为漂亮。

Round Two : the Winner is ~ RÉMY MARTINI !

日本鸡尾酒在多本经典的调酒书籍裡都有收录,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A Spirited History of a Classic Cure~

All with Cocktail Recipes&Formulas "BITTERS" - Brad Thomas Parsons)

World's Best Cocktails - Tom Sandham

第三轮我改以哈利强森"调酒师手册"上的"天堂水"酒谱比例来调製。

(左图颜色较深者为轩尼诗,右图为人头马)

想不到这"天堂水"果真非凡品,用这个酒谱做起来的风味又再度提昇,玛拉斯奇诺黑樱桃香甜酒特殊的果仁香气,将杏仁的风味衬托得更加饱满,而本身的樱桃果香又与白兰地的葡萄香气不谋而合,柏克(Boker's)苦精鲜明的苦味,也在这杯本质偏甜的酒中有著画龙点睛的效用。

或许我们可以将鸡尾酒各个材料的香气与口感分别想像成一个个的波锋,当波锋的高度与位置一致时,它们的融合度就会较高,所以在第二轮中,人头马纤细而优雅的风格搭配杰瑞托马斯的酒谱显得十分的均衡,但在哈利强森的配方中,则是较有霸气的轩尼斯表现得抢眼,不仅是玛拉斯奇诺黑樱桃香甜酒让整体感觉厚度增加,与其特质较为搭配,在香气的味觉衝击上也有较高的反差,刚入口是丰盛的融合香气,包含白兰地与樱桃酒的特色,且力道强劲持久,待首波香气退去后,杏仁的韵味与苦精的层次又会表现出来(有两个波峰,第一波峰H1与第二波峰H2反差大),相较之下以人头马调製就是持续而稳定细致的香气(一个波峰R1,高度低于H1但高于H2,持续时间则大于H1+H2这样)。

好~听起来很科学但又好像太学术,总而言之,以轩尼诗VSOP调製的这杯表现较为亮眼许多!

Round Three : the Winner is ~ HENNESSEY !

而因为酒名就叫作日本,所以我也有试著以日本威士忌来代替白兰地调製看看,但成品就是很顺口的威士忌,并没有什麽突出的特色

这杯相当古典的鸡尾酒,还是建议以白兰地来调製,挑选一个精美的酒杯,抱著思古之幽情的赶脚,也是满有feel的~~~

最后比较下来的结果,我和雅钧都觉得以轩尼斯VSOP来诠释哈利强森的"天堂水"酒谱最令人惊艳!但因为白兰地的调性本身香气口感上就偏甜,所以即使降低了杏仁糖浆的用量,恐怕许多人还是会觉得甜腻,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调製这杯时(推荐以"天堂水"酒谱调製),也可以试试搅拌至充分冷却且均匀后,将成品倒入装满碎冰的杯中来饮用~

想不到这杯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由杰瑞托马斯本人创作的酒谱却败给了哈利的"天堂水"~

难不成这就是"特选素材"的威力?

用一杯酒,讲一个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