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的教师怎么能教好学生
近年我在一些地方和同行交流时,发现语文教师不读书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每次报告做完,留下一点时间请老师们提问,老师们递上来的那些条子,就很能反映问题。我不是高考专家,我的报告与高考也没有直接关系,但是递上来的条子大部分是有关高考的。我很疑惑:难道我们的教学工作除了高考就没有其他可谈的了吗?特别是在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骨干教师培训进修班,按年龄,都是各地的教学中坚,可是除了高考,他们往往就没有其他感兴趣的问题了。我们应当看到应试教育的泛滥对教师专业发展形成的阻隔。
看到几则没公开发表的中学教师读书的信息,这些调查数据虽然不是很精确,但是有价值。一是某校教师个人每年人均购书的金额不到15元,而该校教师年收入年均3万元以上。另一条是关于“教育硕士”的阅读情况,这些硕士除了教师指定的几本书,一本也没多读,但是全拿到了文凭。
教师不读书,或如此功利地读书,教育能有什么希望?
教育界以外人士和教育界内部的外行总把高考看成中学教育的“高精尖”,一些教师也自认为能“带高考”是一种地位、是一种信任(不少地方有专门的“把关教师”,只教高三),这些认识都是极无见识的。这种误识导致相当大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放弃专业发展的机会,把高考评价作为主要的工作追求。
问题可能恰恰出在这里。对教师而言,高考其实是一种低水平的测试,它的测试对象是全国范围内的七八百万人,它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水平并不高,但是因为知识面广,角度不一,所以难度有余,逼使学生耗去全部的时间,而这件事并不需要教师的多少智慧。
课程改革需要中小学教师具备更高的社会文化知识,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如果教师本身并不具备这种能力,他怎么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未来对中学教师会有更高的要求。举例而言,目前的中学课改,选修课教学任务比必修课更重,一般学校需要教师能开设多门选修课。随着教育的进步,随着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对今后的中学教师的学养会有更高的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学术背景,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目前教师队伍状况,不能适应改革需要。
多年前,我曾和理科教师探讨,在理科教学领域,如何看待学生解题能力超过教师的现象。有教师说,这个不能作为评价指标;学生仅仅成为解题能手,并不是成功;只有学生在实践中自己能提出问题了,才是真正的进步;而要把学生教到那个地步,对教师的要求极高。在文科学习中,就出现了另一种现象:教师阅读面不如学生,教师的文章不如学生写得好。青出于蓝,这是不错的,但是如果在中学阶段,教师在阅读的质和量上已经不如学生,未免滥竽。某年有所中学调查教师文学阅读情况,在图书馆查借阅记录,发现体育教师读文学书的平均数超过文科教师,居全校第一。这中间固然有其特殊原因,但是一些语文教师不读文学作品只看电视剧,由来已久(一些教师坦率地说,除了教材,自己从来不看小说散文,不读诗词)。
教师同行说起外国教师的待遇,经常发怨言,认为中国内陆教师劳动强度大,收入低。我想他们可能不了解外国教师的专业素养。且不说人家的文凭靠真刀真枪地读出来不容易,就说一人能教授多门学科,中国同行望尘莫及。那些教师入迷似地跨学科的广泛阅读,也被我们的一些同行看成“吃饱了撑的”。——其实,真正的差距就在这里。有位中国学生在美国读博士,听一位教授谈莎士比亚戏剧,长达两节课,学生听得如痴如迷,而这位教授是化学系的。10多年前,我到汉城访问,雇来替我们开车的是某校食堂的经理,车开到地方,他就捧着厚厚的一本大学《哲学》认真地看,问他为什么要看这本书,他说没什么,喜欢而已。我们的教师,有多少人能有这个小老板的兴致?人家的小老板也这样爱读书,我们这里的教师却不愿读书,发展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摘自吴非的博客《在读书上,老师不能不如老板》,2011年0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