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冲绳)未来展望之他山之石:东帝汶、克里米亚和苏格兰

网友对琉球未来的兴趣,除了旅游目的地,就是独立问题。在《琉球(冲绳)前世与今生(6)琉球独立运动简述》一文中,引用冲绳国际大学友知政树教授的观点,简要说明了琉球独立运动的推动力和存在的困难。

本文换一种分析思路,通过他山之石案例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讨琉球独立的可能性。三个案例中,东帝汶成为本世纪第一个独立的新国家,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2014年克里米亚独立成为主权共和国并加入俄罗斯联邦,但招致乌克兰和西方国家的普遍反对;苏格兰有可能于今年推动第二次独立公投。

东帝汶

帝汶岛是马来群岛中的一个岛,位于爪哇岛以东的印度洋和帝汶海之间。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和东端的雅库岛。东帝汶原为葡萄牙殖民地,而西帝汶是荷兰殖民地(18世纪曾被英国殖民者控制过一段时间)。

1974年4月葡萄牙康乃馨革命推翻了萨拉查独裁政权,葡萄牙开始民主化和非殖民化进程。葡萄牙政府允许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1975年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后宣布独立。同年12月印度尼西亚出兵吞并了东帝汶,成为印尼第27个省。但是印尼对东帝汶的吞并没有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1975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印尼撤军,呼吁各国尊重东帝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自决权利。从1983年至1998年,在联合国斡旋下,在葡萄牙与印尼政府关于东帝汶独立问题进行了十多轮谈判。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印尼苏哈托政权下台。1999年1月,印尼总统哈比比同意东帝汶通过全民公决选择自治或脱离印尼。同年8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驻东帝汶特派团主持了东帝汶全民公决,78.5%东帝汶选民赞成独立。2002年4月举行总统选举,东帝汶独立运动领袖沙纳纳·古斯芒当选。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在民族结构方面,2017年东帝汶全国人口131.86万,其中78%为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人种),20%为印尼人,2%为华人。

虽然东帝汶是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东帝汶独立却取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独立获得了原宗主国葡萄牙的支持;二是联合国全程参与并推动了东帝汶的独立进程;三是印尼人在东帝汶总人口中仅占20%,对东帝汶独立的影响较为有限。

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南部,濒临黑海和亚速海,是俄罗斯走向欧洲和世界的海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克里米亚1783年被俄罗斯帝国吞并,1918年归属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即苏俄)。1921年建立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46年撤销共和国建制,降格为克里米亚州。1954年5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令将克里米亚州划归当时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俄罗斯议会曾于1992年5月单方面通过决议废除1954年2月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的决议,1993年5月又通过关于收回克里米亚的重要海军基地城市塞瓦斯托波尔市的法令。此后俄罗斯与乌克兰就克里米亚归属问题纷争不断。若乌克兰总统亲俄,则相对缓和,俄罗斯还一度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乌克兰;若亲西方总统上台,则关系紧张。

2013年11月,乌克兰亲欧洲派在基辅展开反政府示威。2014年2月22日,乌克兰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被议会罢免。克里米亚矛盾迅速激化。2月27日,数十名亲俄武装人员占据克里米亚自治议会和政府大楼,俄罗斯外交部则称将“坚决捍卫克里米亚同胞的权利”。3月16日,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结果超过96%的投票者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2014年3月17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全票通过决议,克里米亚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并以新的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草案并与克里米亚共和国领导人签署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然而,乌克兰,以及由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均表示不承认克里米亚公投结果。

在民族结构方面,2018年克里米亚人口191.37万,其中俄罗斯人占60%,乌克兰人占24%。其他为鞑靼人和白俄罗斯人等。

尽管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未获得乌克兰和西方国家的承认,但是只要有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已不可能回归乌克兰。主要理由有三点:一是克里米亚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很大,而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可预见的未来已不可能重建信任,因此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的意愿很强烈,可以说已属于根本利益的范畴。二是俄罗斯人在克里米亚占据主导地位。

苏格兰

苏格兰历史上是独立国家。苏格兰王国从公元9世纪延续到17世纪。1567年,苏格兰贵族废黜玛丽·斯图亚特,詹姆斯被立为国王,称詹姆斯六世。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指定詹姆斯为其继承人后驾崩。詹姆斯即位为英格兰国王,自封为大不列颠王国国王。苏格兰和英格兰形成共主联邦。1706年和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议会分别通过《1707年联合法案》,1707年5月1日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

现代意义上的苏格兰独立运动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主张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在这一时期成立。苏格兰民族党创立于1934年,但最初应者寥寥。20世纪60年代末北海油田的发现唤醒了苏格兰人内心沉睡的独立意识。1969年发现埃克非思科油田,1971年发现布伦特油田。全球超2/3现货原油交易以伦敦洲际交易所(ICE)上市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作为基准参考价。苏格兰北海石油的发掘,保障了英国近一半的能源供应,使得英国经济在“油荒”年代在欧洲一枝独秀。

北海油田虽然位于位于苏格兰海域,但其收入由英国中央政府统收统分,这令苏格兰耿耿于怀。石油利益冲突很快在政治上得到反应。在1974年,苏格兰民族党破天荒地在英国议会拿到7个席位。随后,反对苏格兰独立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苏格兰独立运动受挫。经过30多年的积累终于从量变到质变,2007年05月苏格兰民族党在苏格兰议会赢得47席,战胜执政党工党成为第一大党派。舆论认为,英国工党在伊拉克战争、金钱换爵位丑闻、政府继续建造核潜艇等问题上失去了一些民心。2011年05月苏格兰民族党进一步扩大优势,在苏格兰议会选举中赢得69席,组建了1999年以来的首个苏格兰多数党政府。

也许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苏格兰政府首席部长萨蒙德(苏格兰民族党党魁)推动苏格兰将于2014年9月18日举行了独立公投。然而计票结果显示,55.8%选民对独立说“不”。萨蒙德因独立公投失败宣布下台。他在接受英国天空卫视采访时表示,“伦敦的政治家在这次公投中欺骗了苏格兰人”。他指责公投前夕曾向苏格兰人保证大幅放权的英国三大主要政党党魁在投票后开始“反悔”和“食言”。

尽管苏格兰独立公投否决了独立,但还是给英国留下难以抹平的后遗症,分裂的种子已经埋下。2016年苏格兰议会选举,苏格兰民族党仍获得63席,保住了议会第一大党派。苏格兰民族党党魁妮古拉·斯特金成为苏格兰首席大臣。

2020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可能助推了苏格兰独立的力量:一是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而苏格兰明确反对英国“脱欧”。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时,苏格兰选民中反对脱欧者高达62%,支持者只有38%。2019年“双十二”英国下议院选举,虽然约翰逊领导的保守党大获全胜。但“反脱欧政党”苏格兰民族党来势汹汹,不仅在全苏格兰59席中斩获48席,比2017年增加13席,成为苏格兰选区的最大赢家。二是斯特金领导的苏格兰地方政府在2020年抗疫中表现优异,获得了苏格兰民众的普遍好评,而约翰逊领导的英国政府却是一系列“神操作”。

最新的消息是,2021年3月22日,苏格兰政府发表了举行第二次苏格兰独立公投的立法草案。但英国约翰逊政府认为苏格兰议会没有权力进行这样的投票立法。围绕苏格兰独立公投的“法律战”将会开始。2021年5月6日,苏格兰地方议会选举。苏格兰民族党表现如何,这将对苏格兰独立公投的推进有很大的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