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十六年君若赘旎 湨梁之会 诸侯伐许 赋诗救急

赘旎:比喻虚居其位而无实权。何休注:“蔬,旅旎;赘,系属之辞;……以旎蔬喻者,为下所执持东西。”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戊寅,大夫盟。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齐侯伐我北鄙。夏,公至自会。五月甲子,地震。叔老会郑伯、晋荀偃、卫宁殖、宋人伐许。秋,齐侯伐我北鄙,围郕。大雩。冬,叔孙豹如晋。(公元前557年,甲辰,周灵王十五年,鲁襄公十六年,齐灵公二十五年,晋平公元年,秦景公二十年,楚康王三年,宋平公十九年,卫殇公二年(卫献公二十年),陈哀公十二年,蔡景公(景侯)三十五年,曹成公二十一年,郑简公九年,燕武公十七年,吴诸樊四年,许灵公三十五年,邾宣公十七年,杞孝公十年,纪桓侯三年,莒犁比公二十年,滕成公十七年,薛献公二十二年)

  【传】十六年春,葬晋悼公。平公即位,羊舌肸xī为傅,(太傅,官非常设,可以是卿,也可以是大夫。据《国语·晋语八》,晋悼公以叔向教导太子彪习《春秋》,此时太子彪嗣为晋君,叔向代士渥浊升为太傅。)张君臣(张老(张孟)之子)为中军司马,祁奚、韩襄、栾盈、士鞅(公元前570年告老,有疑是祁午,杜预注曰:祁奚去中军尉,为公族大夫,去剧职,就闲官。韩襄,韩无忌之子、栾盈,栾怀子,栾黡之子、士鞅,范献子,士匄之子)为公族大夫,虞丘书为乘马御。改服修官,烝于曲沃。(杜预注曰:既葬,改丧服。脩官,选贤能。曲沃,晋祖庙。烝,冬祭也。诸侯五月而葬,既葬,卒哭作主,然后烝、尝於庙。今晋逾月葬,作主而烝祭。传言晋将有溴梁之会,故速葬。)警守而下,(和鲁襄公、宋平公、卫献公、郑简公、曹成公、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会于湨jú梁。(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杜预注曰:溴水出河内轵县,东南至温入河。)(杜预注曰:不书高厚,逃归故也。)命归侵田。以我故,执邾宣公、莒犁比公,(杜预注曰:邾、莒二国数侵鲁,又无道於其民,故称“人”以执。不以归京师,非礼也。十二年、十四年,莒人侵鲁。前年,邾人伐鲁。晋将为鲁讨之,悼公卒,不克会,故平公终其事。)且曰:「通齐、楚之使。」(杜预注曰:邾、莒在齐、楚往来道中,故并以此责之。经书“执”在大夫盟下,既盟而后告。)

  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齐高厚之诗不类。荀偃(中行献子,中军将)怒,且曰:「诸侯有异志矣!」使诸大夫盟高厚,高厚逃归。于是,叔孙豹、晋荀偃、宋向戌、卫宁殖、郑公孙虿chài、(叔孙穆子、荀偃、左师、甯惠子、子蟜)小邾之大夫盟曰:「同讨不庭。」

  许男请迁于晋。(杜预注曰:许欲叛楚。)诸侯遂迁许,许大夫不可。晋人归诸侯。

  郑子蟜闻将伐许,遂相郑伯以从诸侯之师。穆叔从公。齐子帅师会晋荀偃。书曰:「会郑伯。」为夷故也。(杜预注曰:夷,平也。《春秋》於鲁事,所记不与外事同者,客主之言,所以为文,固当异也。鲁卿每会公侯,《春秋》无讥,故於此示例。不先书主兵之荀偃,而书后至之郑伯,时皆诸侯大夫,义取皆平,故得会郑伯。《春秋》是鲁史,自必以鲁为主,故先书叔老;郑伯为君,荀偃其实是各军主帅,但究属晋臣,故列在郑伯后。 )

  夏六月,次于棫林。庚寅(初九),伐许,次于函氏。(“棫林“,许地,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东北。”函氏“,许地,今河南平顶山市叶县北。)

  晋荀偃、栾黡(栾桓子,下军将)帅师伐楚,以报宋扬梁之役。(杜预注曰:晋师独进。扬梁役在十二年(公元前561年)。)楚公子格帅师及晋师战于湛阪,(湛是水名,湛水当时源出今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东南,东经叶县,至许昌市襄城县境入于北汝河。杜预注曰:襄城昆阳县北有湛水,东入汝。湛水之北山有长坂,即此湛阪,今平顶山市有湛河,湛阪即湛河以北落凫山、平顶山南坡的总称,今属平顶山市北部新华区。)楚师败绩。晋师遂侵方城之外,(楚方城,是楚国在频临汉水的楚北边塞崇山峻岭上修筑的众多以方形城寨为主,具有城池防御功能的军事设施。)复伐许而还。

  秋,齐侯围郕,(鲁孟氏邑,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北九十里。)孟孺子速(孟献子之子,仲孙速,谥庄子,孺子是继承人之意)缴之。齐侯曰:「是好勇,去之以为之名。」速遂塞海陉而还。(鲁国北境与齐国之间的险隘之道,杜预注曰:海陉,鲁隘道。所谓海陉,是有水的险隘之道,《说文解字》解陉为“一山在两川之间,故曰山绝坎。”成邑之北离齐境近,海陉当在成之北,大汶河与泗水之间。)

  冬,穆叔如晋聘,且言齐故。晋人曰:「以寡君之未禘祀,与民之未息。不然,不敢忘。」穆叔曰:「以齐人之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是以大请!敝邑之急,朝不及夕,引领西望曰:『庶几乎!』比执事之间,恐无及也!」见中行献子,赋《圻父》。(今作《祈父》,见于《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杜预注曰:周司马掌封畿之兵甲,故谓之圻父。诗人责圻父为王爪牙,不脩其职,使百姓受困苦之忧,而无所止居。)献子曰:「偃知罪矣!敢不从执事以同恤社稷,而使鲁及此。」见范宣子,赋《鸿雁》之卒章。(《诗经·小雅·彤弓之什》,杜预注曰:卒章曰:“鸿雁于飞,哀鸣嗸々。唯此哲人,谓我劬劳。”言鲁忧困,嗸々然若鸿雁之失所。大曰鸿,小曰雁。)宣子曰:「匄在此,敢使鲁无鸠乎?」(正义曰:《释诂》云:“鸠,聚也。”聚亦集之义。国有兵寇,则民人不得集聚也。)

译文

  十六年春季,安葬晋悼公。晋平公即位,羊舌肸做太傅,张君臣做中军司马,祁奚、韩襄、栾盈、士鞅做公族大夫,虞丘书做乘马御。改穿吉服,选贤任能,在曲沃举行烝祭。晋平公在国都布置守备以后就沿黄河而下,和鲁襄公、宋平公、卫献公、郑简公、曹成公、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在湨梁会见。命令诸侯退回互相侵占的土田。由于我国的缘故,拘捕了邾宣公、莒犁比公,而且说这两国“使者来往齐国、楚国之间”。

  晋平公和诸侯在温地举行宴会,让大夫们舞蹈,说:“唱诗一定要和舞蹈相配合。”齐国高厚的诗与舞蹈配不好。荀偃发怒,并且说:“诸侯有别的想法了。”让大夫们和高厚结盟,高厚逃走回国。当时叔孙豹、晋国荀偃、宋国向戌、卫国宁殖、郑国公孙虿、小邾国的大夫盟誓说:“共同讨伐不忠于盟主的人。”

  许灵公向晋国请求迁都。诸侯就让许国迁移,许国的大夫不同意,晋国人让各国诸侯回国而单独出兵进攻许国。

  郑国的子蟜听到将要进攻许国,就辅佐郑简公跟从诸侯的军队。穆叔跟从鲁襄公回国。齐子率领军队会见晋国荀偃。《春秋》记载说“会郑伯”,是为了把序列摆平。

  夏季,六月,军队驻扎在棫林。初九日,攻进许国,驻扎在函氏。

  晋国的荀偃、栾黡带兵进攻楚国,报复在宋国扬梁的那一次战役。楚国的公子格带兵,和晋军在湛坂作战。楚军大败。晋军就侵袭方城山的外边,再次进攻许国然后回国。

  秋季,齐灵公包围成地,孟孺子速拦击齐军。齐灵公说:“这个人喜欢勇敢,我们离开这里以使他成名。”孟孺子速就堵塞了海陉险道然后回去。

  冬季,穆叔去到晋国聘问,同时说到齐国的事情。晋国人说:“由于寡君还没有举行禘祭和百姓没有安息,所以不能救援,如果不是这样,那是不敢忘记的。”穆叔说:“由于齐国人早晚都在敝邑的土地上发泄愤恨,因此才来郑重请求。敝邑的危急,早晨等不到晚上,伸长了脖子望着西边说:'也许可以来救援了吧!’等到执事得空闲,恐怕来不及了。”见了中行献子,赋了《圻父》这首诗。献子说“偃知道罪过了,岂敢不跟从执事来一起为国家忧虑,而让鲁国到达这样的地步!”见了范宣子,赋《鸿雁》这首诗的最后一章。范宣子说:“匄在这里,岂敢让鲁国不得安宁?”

《春秋》:“王正月,葬晋悼公。”

杜预注曰:逾月而葬,速也。

《春秋》:“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戊寅(二十六),大夫盟。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

《公羊传·襄公》:“大夫盟,诸侯皆在是。其言大夫盟何?信在大夫也。何言乎信在大夫?遍刺关下之大夫也。曷为遍刺天下之大夫?君若赘旎然。”

“赘旎”,比喻虚居其位而无实权。

(这里说各诸侯国大夫结盟是什么意思?是说各诸侯国的信义由大夫承担。为什么说各诸侯国的信义由大夫承担呢?这是为了普遍指责天下的大夫。为什么要普遍指责天下的大夫呢?因为各国大夫专政,国君就好像族旗上的饰物一样,成了一种装饰品。)

《谷梁传·襄公》:“湨梁之会,诸侯失正矣。诸侯会,而曰大夫盟,正在大夫也。诸侯在,而不曰诸侯之大夫,大夫不臣也。”

(湨梁之会,表明诸侯失去了政权。诸侯开会,却说大夫结盟,表明政权在大夫手。诸侯在,却不说诸侯的大夫,表明大夫不行臣道。)

《国语卷十三·晋语七·司马侯荐叔向》:“悼公与司马侯升台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公曰:“何谓德义?”对曰:“诸侯之为,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恶戒,可谓德义矣。”公曰:“孰能?”对曰:“羊舌肸习于春秋。”乃召叔向使傅太子彪。”

(晋悼公与司马侯(汝叔齐,晋国大夫)一起登上高台眺望,说:“真快乐啊!”司马侯说:“居高临下观景的快乐是快乐了,然而,德义的快乐却还说不上。”悼公问道:“什么叫做德义?”司马侯回答说:“诸侯的所作所为,天天在国君的旁边,以他们的善行作为效法的榜样,以他们的恶行作为自己的鉴戒,可称得上德义了。”悼公问道:“怎么才能做到这样呢?”司马侯回答说:“羊舌肸(叔向)熟悉历史书籍。”于是悼公就召见叔向,叫他辅导太子彪(即后来的晋平公)。)

《春秋》:“齐侯伐我北鄙。”

(齐灵公侵犯鲁国北部边邑(杜预注曰:齐贰晋故。)。)

《春秋》:“夏,公至自会。”

(夏天,鲁襄公从湨梁回国,告祭祖庙。)

《春秋》:“五月甲子(十三),地震。”

(五月甲子(十三),发生地震。)

《汉书卷二十七下之上·五行志第七下之上》:“襄公十六年“五月甲子,地震”。刘向以为先是鸡泽之会,诸侯盟,大夫又盟。是岁三月,诸侯为溴梁之会,而大夫独相与盟,五月地震矣。其后崔氏专齐,栾盈乱晋,良霄倾郑,阍杀吴子,燕逐其君,楚灭陈、蔡。”

  (襄公十六年“五月甲子,地震”。刘向以为先是鸡泽的会盟(前570年),诸侯结盟,大夫又结盟。这年三月,诸侯将在溴梁会盟,而大夫却单独会盟,五月就地震了。这以后崔氏独揽齐国政权,乐盈叛乱于晋(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年)奔楚,二十二年(前551年)复入晋作乱),良霄颠覆了郑国(鲁襄公三十年(前543年)作乱而死。),看门的人杀了吴子(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余祭观舟,阍以刀杀之。),燕国人赶走了他们的君主,楚灭亡了陈、蔡。)

《春秋》:“叔老会郑伯、晋荀偃、卫宁殖、宋人伐许。”

杜预注曰:荀偃主兵,当序郑上。方示叔老可以会郑伯,故荀偃在下。

《春秋》:“秋,齐侯伐我北鄙,围郕。”

《春秋》:“大雩。”

(举行盛大的求雨的祭祀。)

《春秋》:“冬,叔孙豹如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