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现

刊发日期:2021-04-17 语音阅读:

◇王敦权

春节期间反复品读刘忠华诗集《一个人的山水诗经》,发现他在写永州各县(区),写乡镇,写行政村,甚至写更小的自然村,涉及地名、建制、沿革、历史、文化、人物、风景、习俗、美食等等诸多方面。读着这些诗篇,让我自然联想到近年来央视重磅推出的浩大而系统的“中国地理方志”专题片。全国两千多个县(区)每个县(区)约四十分钟的影像,全方位多层次展现其“地名记”“考古记”“古城记”“红色记”“人物记”“美食记”“当代记”等诸多方面。我认为,“中国地理方志”与《一个人的山水诗经》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是通过镜头剪辑的影像和解说来演示;后者是通过语言所渲染的诗情画意来呈现。这样的呈现,诗人在结构方式上亦可谓用心良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的成功令人欣喜。《一个人的山水诗经》的主要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板块式结构。如《献歌》的十一首诗歌,诗人以板块拼接的结构方式,构建成每个县(区)的“诗歌版图”。《献歌:零陵》,着重于对其悠久的文化、重大事件、传说、名胜古迹、历史人物的书写,由五个板块构成。《献歌:双牌》三节分别写“和”“荷”“河”,这三个板块表现了双牌的特色、特质和特别。十一个县(区)的“诗歌版图”从整体上又构成了永州市的“诗歌版图”。多以全景展示,长镜头推移,沉雄开阔,大气磅礴。

二是串联式结构。《永州书》一辑则将富有代表性的几十个行政村或以地名的关键字眼为核心进行串联,突出表现“小范围地域”的特色。如《蓝山蓝》“比我更快。翻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那些云/像唱累了的旦角,拂拂水袖/要告别人间。青山,从一朵蓝中/抽身而出,比蓝更蓝∥在蓝山,看见大片蓝/是平常的事情:蓝山。蓝天。蓝蓝远方/溪水像蓝色家织布。蓝蓝的山头/只有雾霭;传芳塔/只住着白娘子,而法海远在传说之外/哦,这东方斜塔,塔下的庙宇/像三蓝大地一样谦卑,像我/进入蓝山要躬下身子∥蓝山蓝,蓝色之母,让尘世/如此心安。需小住三日/剪一些蓝,快递给/走着走着走丢的人”。全诗三节,均围绕地名“蓝山”的关键字“蓝”展开,把“云”“山”“天”“溪”等与“蓝”相关联的景或意象串联起来,构成灵动而斑斓的画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读者从视觉到听觉,从感觉到幻觉,从现实到梦境,从肉身到灵魂皆沉浸在诗意盎然的多元空间里。在对几十个行政村或自然村寨的书写中,诗人叙述视角更为独特,以镜头语言的方式扫描、特写、定格、留白,呈现地域色彩和地域文化,画面感和跳跃性都很强。诗人也常常抓住地名或地名引申意义的一、二个关键字、词,尽情发挥,尽兴遣怀,纵横捭阖,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抒情本质。

三是散点式结构。《人间志》一辑基本上采用此结构方式。诗人巧妙地应用散点辐射或点线勾连形成网状图斑,既有概貌之状,又重点突出。《秋水辞》中的石头、浅滩、她、巴茅草、云朵、红鲤、翘白、山路等,《纸月亮》中的月亮、泷泊湾、李寡妇等,这些“点”由散而聚,由平面而立体,诗人就是采取散点辐射或点线勾连的结构方式来实现的。《峡谷行》尤其明显:“大瑶山,是穿旧的蓝袈裟/瀑布,是挂在胸前的念珠∥山高路远,须从流而行/溪水,是最好的向导/村庄,永远安在向阳一面/吊脚楼的脚,永远站在近水一面∥太阳就要下山。群山沉默/虫子们用鸣叫,陪伴着我∥峡谷中有可描述的陡峭与险峻/亦有不可描述的小确幸与大欢喜”。短短十行,诗人把瑶山、瀑布、溪水、太阳、虫子这些自然之物与村庄、吊脚楼等人文之景,以点线勾连的方式,构成峡谷行之全貌,又突出了瑶寨的独特建筑与民族风情,诗最后的两句融景于情,有感而发,诗人以丰厚而敏感的心境观照自然,大瑶山僻静而美好的图景让人神往。

在诗集《一个人的山水诗经》中,这三种主要结构方式的使用如上所述,具有一定的规律以外,还具有交叉、混合使用的情况,也就是说在一首诗或一辑诗歌中,诗人同时使用其中两种或三种结构方式,那么,诗歌的架构、意象、音韵就不显单调,就会呈现繁复、多元、交响的效果。比如《献歌:宁远》,第一节写云,第二节写田畴、先祖,第三节写天堂镇早年牛市、耕地、孩子如牛般放养,第四节写梅岗寻梅、仁和问仁、舜帝陵,第五届写舂陵故地、远祖荣光、当下工业园区,第六节写下灌十里画廊、麻将故里、骆家戏台,等等。从大的方面讲,这六节是块板式结构,每一块都代表着某一个层面的内容,拼接后较好地呈现了宁远的历史与现状。而在第一节、第二节中又使用了散点式结构,以点线勾连的方式,把“云”“风”“田畴”“鲤溪”这些风景与“先祖”“儿孙”“孩子”“我”勾连在一起,组成了传统的乡村生活图景。在第四节,则运用串联式结构方式,把梅岗寻梅、仁和问仁(即中庸之道)、九嶷山舜帝陵、斑竹泪、万里寻夫等历史典故和传说串联并置,展示宁远其丰富的人文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老渡口》《江村行》《山居书》《萍阳路》等等,亦有交叉、混合使用这三种结构方式的现象。总之,诗人对结构方式的把握和应用,主要还是针对不同题材和诗歌表达的需要进行选择的,是灵活变化的、也是恰到好处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