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与李唐王朝之兴衰成败(上篇)(原创深度揭秘)
【精彩序言】
玄武门之变,既是李唐皇族的内争,更是决定华夏文明未来千年兴衰成败之关键历史事件。---忠介公
大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夏六月初四凌晨四点,京兆长安秦王府,秦王李世民在自己王府中阴沉着脸,对心腹长孙无忌若无其事地吩咐道:“传孤意,一时辰内将兵会于玄武门!”“殿下真欲……”长孙无忌依然惶恐不安,欲言又止。“然也,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李世民面无表情,一字一顿,毫不掩饰地说道,由此拉开了有史以来宫廷权斗最血腥的一幕,人性的丑陋和罪恶在此展露无遗,也终将决定华夏文明之后千年的终极命运……
自北朝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王朝以来,陇西的李氏家族凭借赫赫武功和精明强干,与后建立隋王朝的杨氏交相辉映,世代皇亲国戚,百年殊荣无比,是华夏历代极为罕见的贵族统治家族。到了北朝末期的北周王朝,李渊祖父更是承袭唐国公爵位(唐代由此得名),正一品相国柱,政治地位由此达到顶峰。入隋之后,凭借李唐宗室和隋朝皇室表亲关系(李渊母亲独孤氏乃隋文帝皇后),李氏一门仍然深得隋朝统治者青睐,在隋朝统治腹地的关陇地区握有兵权,因此和隋皇室等发迹于北朝军功的当地望族被统称为“关陇勋贵集团”。
隋朝二世而亡,天下大乱,李渊开始假意继续效忠隋室,拒绝接受诸子及幕僚们举事之谏。后来据史书记载还是李世民和门客刘文静等密谋,利用美人计,诱使父亲酒后玷污炀帝爱妃,才“逼迫”老子“答应”起事。诡异的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篡位后“修正”的官史里均记载此事,并直接归功于本人;而一些非官方史书却明确记述太原起兵乃李渊本人深思熟虑结果,并非李世民等所为。即便是官修正史,也承认太子李建成的精明强干,特别是治理内政方面:“建成庶决民事,辄有方略,他二子弗如也”(宋.薛居正《旧唐书》)高祖武德二年,又有一桩诡异之事突然发生。史载李建成趁父亲幸京兆郊外骊山温泉避暑之际,和心腹将领串通,蓄意谋反,且不断输送铠甲兵器前往距长安仅五十里的庆州。更吊诡的是,史载当李渊第一时间得悉之际,李建成恰好赶到父亲身边,长跪不起,狠命磕头谢罪,并誓言“永无贰心异志”,李渊接连斥责建成糊涂不懂事,并派遣使者前往庆州“招抚”其叛乱部将。结果更狗血的事接连上演,建成属下不仅拒不接受朝廷旨意,还杀掉使者,公然叛乱,完全坐实李渊的担心。最耐人寻味的还在最后,那就是李渊命令李世民亲自带兵平叛,宣称“非秦王不能安其心摄其志”,并许诺如平叛成功,就直接废掉其兄的太子位,贬其为蜀王,以秦王取而代之,“他日汝为天子,望善待汝兄,如愿佐汝,则善终,如不服,则除之”,可谓画风陡变。结果最后秦王平叛成功,父亲却根本未能兑现,反而借此事件搞政治清洗,将秦王府的数位重要文武僚臣牵涉期中,太子反而毫发无伤,稳如泰山。且不论太子李建成情商和手腕是否堪忧到这种程度,就这种逻辑不符,前后矛盾的记载,必然也是李世民即位后精心篡改粉饰的产物,而历史的真相,则极有可能是相反的情况,即李世民对父亲和太子日益不满,减露异心,下属看透其心意,亦存反逆之心,老子李渊遂让太子建成亲自平叛,但由于父爱仁慈,未对李世民作出应有处置,反而让其和太子及支持建成的哥哥李元吉矛盾日深,而终不可调和,才最终爆发了震惊历史、逆转乾坤的“玄武门之变”,让有唐三百载和整个华夏的国运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