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正门到底在哪儿
圆明园大宫门复原图
今年是圆明园罹难155周年。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在疯狂地掠夺之后,又于10月18日将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古典园林焚毁。昔日金碧辉煌的皇家御苑如今成为圆明园遗址公园,其大门位于清华大学西门外的清华西路北侧,坐北朝南,多被称为圆明园正门。其实此称有误,它本是圆明三园之一的绮春园正门,而非当年的圆明园正门……圆明园正门本称“大宫门”圆明园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称万春园)组成,统称“圆明三园”,其分布呈倒品字形。圆明园位于西北部,从雍正皇帝开始,历代帝王均驻跸于此,处理朝政。大宫门乃是圆明园之正门,位于该园的南部,即今天海淀区西苑一亩园村北侧,为圆明园十八个园门之首,坐北朝南,建在一座宽大的月台上,为五楹三明两暗,飞阁流檐,卷棚歇山,门额悬挂雍正御题的“圆明园”匾额。整体建筑高大气派,彰显出皇家建筑的辉煌和威严气势,其内外的左右各有朝房五间,内朝房之后另有曲尺形拐角,朝房各34间,由此构成严密的建筑格局。大宫门作为圆明园的正门,帝后从御园往返皇城去西陵、南海子(南苑)时,主要由大宫门出入。皇帝处理政务的前朝区就设在大宫门内,所以大宫门是各座园门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当年清廷主要的国家机关多在大宫门内外朝房设有分部或值班所,随时听旨觐见。大宫门前是一座“凸”字形广场,一对巨大的鎏金铜狮分踞大门两侧,为镇园化煞、旺权助运之宝器。广场中央为一条倒“丁”字形石路,往西可通清漪园(颐和园)、静明园(玉泉山)及静宜园(香山),往东则是通向京城西直门外的御道。如从南面而来,需经过大照(影)壁,左右朝房、大宫门和二宫门(即“出入贤良”门),进入正大光明殿及其他园区。大宫门的布局和构筑充分表现出圆明园这座大型皇家园林的宏伟气魄,在圆明三园的所有宫门中,只有大宫门和长春园宫门是供皇帝进出的。可惜的是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大宫门及附属建筑也都被彻底焚毁,之后就荒废不能通行了。昔日恢弘气派的大宫门旧址上如今是一片松树林,30多年前修复圆明园大墙时在此预留了复建大宫门的位置。和珅因骑马进入大宫门而获罪作为圆明园正门的大宫门,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所以出入该门有严格的规制。其中间的大门称御道门,专供皇帝、皇后出入。大门左右(东西)各有一座小门,俗称罩门。其中左门是王公大臣的出入口,右门供太监、宫女、杂役等出入。大宫门为御苑禁地,任何人不得随便靠近或停留。如果没有皇帝的特别恩赐,即使是王公大臣也不能骑马或乘轿进入宫门。在大宫门南面的照壁外,立有一块石碑,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着“到此止步”,所以任何人到此都须停下来,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然后由太监引领,步行进入宫门,若有违反,将受到严厉处罚。但也有极少数人(宗室王公及文武重臣)经皇帝御赐可以骑马或乘轿进入宫门,被称为“赏朝马”,其实是皇帝给予资历深久、德高望重或年老体衰臣下的一种赏赐。和珅本是乾隆皇帝的宠臣,嘉庆皇帝即位后,乾隆皇帝成了太上皇。但和珅仍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甚至把比他小十几岁的嘉庆皇帝也不放在眼里。嘉庆三年(1798年)正月的一天,太上皇乾隆传旨,令和珅觐见于长春仙馆。和珅接旨后便赶往圆明园,来到大宫门南面的照壁前本应下马,步行进入大宫门东侧的左门,但他却骑在马上,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左门,穿过小石桥,绕过正大光明殿,行至寿山口后过小桥往西来到长春仙馆门前,这才下了马,步入馆内。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驾崩,初八日嘉庆颁布谕旨:“革大学士和珅职,下狱治罪”。十五日嘉庆历数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查抄了他的家产。这二十条罪状中的第二条就是“上年(1798年)正月,皇考(乾隆)在圆明园召见和珅,伊竟骑马直进左门(大宫门东侧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无父无君,莫此为甚。”仅凭这一项罪名,就能要了和珅的命。正月十八日,和珅被赐自尽,终年50岁。大宫门外那对铜狮子哪去了历史上,大宫门外曾放置过一对麒麟和一对狮子,被视为祥兽与镇物。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花园,胤禛即位后升为御园。雍正皇帝在修建大宫门时标新立异地放置了一对石麒麟。每只麒麟连同基座由两块石头拼叠而成,其造型生动,刻工细腻,为石雕中的上乘之作。乾隆皇帝即位后,在圆明园修建了皇家祖祠安佑宫,但须在宫前安置一对饰物,于是在乾隆五年(1740年)五月传旨,为大宫门铸造一对铜麒麟。第二年十二月,新铸造的铜麒麟被安置在大宫门前,换下来的那对石麒麟被移置安佑宫门前。这对铜麒麟造型雄伟,铸工精良。但这对铜麒麟在大宫门摆放了22年后,乾隆皇帝觉得它不够气派、威武,于是用34000多斤黄铜铸造了一对硕大的铜狮子,高2.4米,宽1.76米,长2.27米。再加上高约0.8米的石雕巨座,比铜麒麟更为雄伟和壮观。而换下的那对铜麒麟,被移置到长春园宫门前。大宫门前的大铜狮子一直放置到咸丰年间,亲眼目睹了当年“英法联军”是如何闯入圆明园疯狂掠夺并焚烧园林的暴行。由于石麒麟、铜麒麟和铜狮子耐火性很强,所以在圆明园两次被焚毁时都幸存下来。多年以后,石麒麟被放置于今天北京大学的主楼前。那对铜麒麟只幸存了一只,放置在颐和园仁寿殿前。那对铜狮子,在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被移至万寿山中轴线上的排云门前面,直至今日尚存。大宫门旁因何辟有“一亩园”一亩园位于圆明园大宫门外东南侧,为清代帝王躬耕之所。自雍正始,每年春天皇帝出园在此举行亲耕之礼。所谓“躬耕”亦作“耕藉”或“耕耤”,即古代每年春耕前,天子、诸侯举行仪式,亲耕藉田,以示劝农。为何一亩园要设在圆明园大宫门外呢?原来,雍正皇帝即位后常住圆明园,并设圆明园护军营看守。圆明园地处京城西北部,与先农坛相距几十里。雍正皇帝觉得到先农坛进行“耕藉礼”路途太远,特在圆明园大宫门外开设“耤园”,俗称“一亩园”,每年春天率领众臣象征性地在此进行耕种,以祈求五谷丰登。嘉庆年间,一亩园“耕藉礼”逐渐废弃,每年春天的“耕藉礼”仍在先农坛举行。光绪年间慈禧“垂帘听政”,其御前掌印太监刘诚印在一亩园旧址修了宅院及家庙,后逐成村落,称一亩园村。如今百余年过去,原一亩园的大部分建筑均已被毁,但尚有遗迹可寻。圆明园公园大门实为绮春园正门绮春园为圆明三园之一,早期原是怡亲王允祥的御赐花园,称“交辉园”,始建不会晚于雍正初年(1723年)。乾隆朝前期改赐给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月奉旨将春和园并归入圆明园,定名“绮春园”,次年三月初九悬挂了“绮春园”匾额。嘉庆皇帝曾经效仿他的父皇,把绮春园归纳为“绮春园三十景”。道光皇帝即位后,因畅春园已经废弃,绮春园成为皇太后和皇太妃的居住之处。咸丰十年(1860年)包括绮春园在内的圆明三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同治年间计划局部重修圆明园,绮春园改称“万春园”,作为慈禧的居住之所。后因国库空虚,重修工程半途而废,修复完成的建筑大多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毁。绮春园的宫门在园子的东南部,建成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因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了半个多世纪,所以被称为“新宫门”。大门面阔五间,两边有罩门,门外建有东、西朝房和影壁,门内有月河,跨石桥可达二宫门。咸丰十年(1860年)绮春园宫门劫后幸存,同治年间又进行了修缮。1900年再次逃过一劫,幸运地保存下来,它是圆明三园惨遭劫掠焚毁后所幸存下来的一处完整的宫门建筑。1986年主体建筑重建,作为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大门,重建的宫门基本保持了原貌。此后,到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览的人们多由此入园,并将其称为“圆明园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