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人保持虚空,其实可以得到无限多
人们以为多多益善就是好,所以不停向外抓取,他们认为抓取得越多,自己就得到越多。读《道德经》和《庄子》就能知道:向外抓取,得到的东西,是有限的,是暂时拥有的。
一个人保持虚空,其实可以得到无限多。保持虚空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顺其自然,灵动自如,见机行事,成事的几率也最高。
虚空为无用,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老子《道德经》说:“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要理解老子这句话,可以举一个例子:
你手上有一个杯子,这个杯子装了茶,就无法装饮料;只有把茶水倒出来,才可以再去装别的东西。“实”的杯子,已经装了东西,它的用处就是一种,有限;而空杯子的用处最大,因为“空”杯可以装任何东西,无限。
我们买一只碗,会看它的材质,外观,老子把这些可见,可触摸的东西,称为“利”;而这个碗“中空”的部分,无法触摸的部分,才是“用”。毕竟,你买一只碗回来,是用来盛装东西的。这个“无用之用”才是真正的用处。
东西抓得越紧,你得到的就越少,学会放手,顺其自然。
我们越想要一样东西,就会下意识地抓得很紧。事实上,东西抓得越紧,你得到的就越少。
你用手紧紧握住一把沙子,只能抓住有限的沙子;你打开手掌捧住沙子,你可以抓住更多的沙子;而如果你的手掌是空的,什么都不抓,那么就意味着,你可以什么都抓,可以抓沙子,也可以抓其它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道家一向强调“顺其自然”,真正的顺其自然,不是放手什么都不干,而是顺着时机,见机行事,该抓,就立即抓住,该放,就随即放下。唯有这样灵动自如,才能发挥最大作用,顺其自然的成事几率是最高的。
一个人保持虚空,其实可以得到无限多。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普通人过分相信自己的五官,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五官是人认知世界的工具,也是认知世界的局限。因为五官感知到的范围,很窄,很窄。这个世界的很多存在,就在人五官感知的范围之外。
人想当然地以为,感知到的,就是存在的;感知不到的,就当它们不存在。然而,宇宙之大,宇宙之深远,并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自古以来,有觉悟的人,都会保持“虚怀若谷”的心境。保持虚空,其实可以得到无限多。
一个人若认为自己很有实力,就会潜意识地巩固自己的实力,听不进他人的建议,坚持自己认定的学问,否定其他的学问。这是“实”的心态,得到一部分。
一个人用“虚空”的心境,为人处世,就不会固执己见。别人说什么学问,他都会听听,适合自己的,就采纳进来;不适合自己,就放一边,也不争辩。为什么要争辩呢?不适合自己的,未必就不适合别人。所以老子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道德经》说:“知其荣,受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拥有“虚空”心境的人,可以容纳无限多,得到的也就最多。“虚谷”可以容纳溪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百谷之王。
读经典书籍,就是为了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人只有独立思考,然后在生活中慢慢实践,才能超凡脱俗,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一生随波逐流。
《道德经》的内容是以教条的形式呈现的,作者自信有余,但反省不足,这一点就不如孔子做得好。孔子博学多才却始终敏而好学,五十多岁了还韦编三绝读《易经》。作为儒家学派的宗师,孔子为儒家的发展注入了孜孜求索的精神,而老子强调的是“道法自然”“无为而为”,对后天的反思和学习重视不够。
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自我超越,一个学派、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是如此。所以历史选择儒家而不是道家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学说,与其说它是统治精英的偏爱,不如说它才是社会发展更需要的学说。
《道德经》字里行间,留给人自主思考和理性思考的空间非常小。对比之下,以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为主开启的思辨传统,非常强调开放的对话、探究和争辩,不仅激活了一代又一代思想家,也为后世科学、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