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均:矮穷挫,一个和鸟巢、水立方们一起获得国际建筑大奖的土坯房
穆军: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学院副教授
当我们在抱怨说农村的一些建设乱象的时候,我们作为科研人员,我们作为专业人员,我们是否扪心自问,我们到底给他们提供了什么可以选择的东西?
我今天感到非常的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过去十多年间,我们乡土建筑的研究以及农村扶贫建设方面的一些经历和体会。
故事的起源就源自在甘肃庆阳地区,当时我们设计捐建的一座小学校,那个小学校的项目也是我的论文的研究的题目。
在设计之初,我在当地做了很多大量的调研研究,然后特别是对一些当地可得的建造技术和材料,把它们整理出来,通过模拟、分,然后用到我们的校舍的设计当中。
后来就发现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结论,大家可以看这张图,那么横轴代表这个技术带来的这个造价的增长,那么纵轴代表的是这个技术使得冬天室内气温的增长。那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越是传统的建造技术,它越简单,它的性价比越高。
举个例子,我把普通的24的砖墙替换成土坯墙,那它室内的气温会直接上升1.5度,那么最后,我们就集中在这些最有效的,就是利用这些最有效的传统建造技术拿来做我们的学校设计,最后后来就建成了。
那这个传统的技术是什么?就是传统的土坯技术。
那再后来,我们对这个学校进行了一个现场的监测,可以看到下边这张图。
在夏天,周围这些看似光鲜的这些周围的这些小学都是砖混的,它的室内的气温是紧跟着室外气温走的,热的时候基本上,都到30多度了。而我们的这个教室气温基本上都在20到25度,就像空调房一样。那在冬天,这些砖混的这些学校室内也是紧跟着气温走的,最冷的时候甚至达到零下15度。而在我们的学校基本上就在5度上下,注意,这5度上下可是没有人的情况下。
那我们要知道每个小朋友他身体散出的这个热量相当于80瓦的灯泡,那么40个小朋友,就是3200瓦,相当于两个电暖气,而整个的这个建筑维护体就像一个棉被把它一包,所以冬天完全不需要烧煤。
那么当时,我还记得我回访的时候也问过一些小朋友,有的小朋友就跟我抱怨,说过去我们一下课,老师立马就消失了,然后现在这老师一下课赖着不走了,暖和嘛!
后来我们也对这个造价进行了一个评估,因为都是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所以它造价只有当地常规的砖混建筑的造价的三分之二。再到后来一不留神获了一些奖,那么其中有一个奖很有趣,值得一提,它是英国皇家建筑协会的奖,相当于英联邦国家的建筑界的奥斯卡,那年咱们中国有六个项目获奖,我还记得当时咱们国内的新闻媒体在报这件事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就今年享有盛誉的英国皇家建筑协会奖,我们中国有六个项目获奖。
它们是水立方、鸟巢、可控中心、欧洲投资银行、3号航站楼等。我很能理解,我估计很多人都想,说这么一群高大上里面怎么还有一个矮穷挫,实际上只有这个矮穷挫在当时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
那么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真正最好的奖励实际上来自村民自己,因为我还记得当时这个小学的校长就给我说,说是过去教室很冷,然后学校的钱很有限,只能买一小部分煤,而大量的煤都要靠小朋友每天来上学每人带一块煤来,而今天很多钱都可以省下来了,然后可以给孩子们多买一些书。所以我们觉得,这才是最让我们最有成就感的奖励。
那后来也有幸在住建部以及香港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一个无止桥慈善基金,那么发动国内外的大学生都到农村去,然后做很多的扶贫建设活动,那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就是在汶川地震之后当时有一个当地NGO联系到我们,说有一个村子就在四川和云南的交界,有一条大河把这个村子整个给隔绝开了。
然后当时我们就赶到这里。这个河的对岸只有一个独木桥,当时其实独木桥,我们在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因为大水冲走了。然后看到了对面,有一个奶奶一个妈妈,带了几个小女孩儿,然后在对岸走,然后走着走着,她们突然停下来了,然后开始脱自己的鞋子,脱自己的裤子。
是的,她们去送孩子们上学,而且当她们过来的时候,我看到了她们身上的水渍,尤其看到最边上那个小朋友,我都不知道她怎么过来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用同样的方式趟过河,我们就想看看地震之后对面的村子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紧接着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个情形,这个村子大量的农房都是西南地区典型的那种人畜共居的这种夯土合院,那震后很多房子就是都倒塌了,或者是严重的坏损,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问当地的村民说:你们打算怎么来重建这个房子?很多村民都说这个土的东西我们绝对不相信了,我们肯定要用砖、混凝土来盖结实的房子。
可是大家要知道,震后所有的这些常规建材的价格上涨了至少两三倍,这对于这些年人均收入只有1000块钱的这些村民来说是根本消受不起的,那即便他们有钱能买这些材料,但是大河的阻隔,使得根本运不进来。那即便他们能盖新的房子,可是这些大量的这些建筑垃圾、这些废墟要么只能往河里倒。产生生态危机,要么他们就在新的农田上再盖新的房子。
那么最让我们揪心的是什么?因为周边一些交通好的地方政府来进行统建,用常规的方式,那么国家给一部分的资助,他们自己也要不得不去贷款6到8万块钱,才能盖一个60平米的房子,而他们原来的房子多大,200多平米,人畜共居。换句话说,震后他们的传统的生活面临着被割断的危机,而同样也让我们发愁的一件事情就是说,因为很多这些老的工匠现在基本上绝迹了,那么很多一些传统建造技术当中,实际上有很多可以有效抵御抗震的一些核心的措施实际上被村民给忽略了,甚至是给失传了。那村民能做到什么,就是互相的在比谁家的房子盖得更高更大,这不倒才怪。
那么有一个很重要的证据,就是我们当时是发现,有很多这些50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盖的这些老房子,震后一点事都没有,顶多是些小的裂痕,而绝大多数的这些倒的房子实际上都是近二三十年建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我们只需要对传统建造技术,我们关键要把它发掘出来,只需要对它进行一些简单的改良,它完全可以再满足我们的抗震要求,那么这个就构成了我们后来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技术策略。
那同时我们要在想,如何来教给村民?我们是为了论证这些想法,我们做了大量的基础实验,也获得了很多成果,然后基于这些成果,我们让全体村民们推选出来一户困难户。
一对老太太老爷爷,老爷爷还是个盲人,那么同时,我们又发动每一户的村民出一个劳动力,我们来给工钱,要一起来帮老爷爷老奶奶盖房子,那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我们的所有的团队成员实际上都是博士生研究生,都是志愿者,就住在这个村子里面,然后跟村民同吃同住。
实际上我们是互为老师的,我们一方面是请教他们挖掘他们很多传统的办法,另外一方面我们想着怎么把它改良,然后再交还给他们。
比如说,像我们用引导他们在后墙开窗,然后增进通风来达到夏季降温的效果,同时还有一些,像我们引导他们如何把人畜进行空间隔离但是功能联系,用起来还方便等等这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是我们对一些传统的办法,比如说我们把一些传统的,用竹筋的这些,我们都在文献上都可以看到,都能把它重新发掘出来,然后用现在的抗震理论进行优化,使得它在建筑当中有一个合适的位置,那么等等这些措施实际上都用到当地生长的这种自然材料,竹子、芦苇这些的,然后最后使得它墙体的各种抗震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那还有对一些没有倒的房子用这些很简单的办法给它加固。
最后很有意思一个房子加固完只有200多块钱,甚至还不到。同时我们把这些经验都总结下来,然后专门用画的方式编了一本书,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村民能够看懂,然后能学习如何来改进他们的房子。
我们给他们捐建了一个村民活动中心,然后我的小师妹就在那儿待了几个月,然后跟村民一块儿把它盖成了大家看到感觉像是土楼,为什么?
因为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土在他们心目中就是贫困落后的象征,即便他们将来有钱了,我不相信他们还会盖这个房子,所以特意这个房子盖的我们设计的它是弧形的。
要告诉他们,土也可以盖成弧形的,也可以盖得更高。
最后关于造价,就是当地周围统建的这些砖混房屋造价很贵,因为灾后一平米基本上都达到了1500,而我们村民自己盖的房子一平米只有150块钱,相当于十分之一。那最便宜的一户只有75块钱,为什么?因为这户的户主就是个木匠。
那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震后他们经过重建,这个村子又回到了过去的平和和安宁,一不留神又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奖,为什么要提它?因为这些奖使得更多的人能够重新再看待我们的传统建造技术,然后使我们更多的我们专业人员更加坚信这条路是可以继续往下走的。所以后来建设部也特别嘱咐我们说,一定要做进一步的系统的研究。
其实说到这儿的话,我必须得要提一下,生土实际上是不经过培烧不经过化学加工,只是经过一些物理的措施,它就可以用做建造,我们叫生土材料。那么它实际上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应用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传统建材。
那在过去三四十年间,实际上欧美发达国家早都开始研究怎么来去改良它了,然后形成了很多非常有效的一些理论和技术,那现在它其实甚至都在用在很多会所、别墅,很高大上的项目上,所以在过去的三年里来,我们跟法国 ,还有一些国外机构一起在合作,就针对农村如何来去进一步提升传统生土建筑的这种性能,也在建设部的支持下,在很多个省做了这种示范建设项目这种农宅。
那么如果说这些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是一个高性价比的一个低端的一个策略来说的话,我们同时其实还很重视另外一个方向,叫高端的。
那比如说像这个是我们最近完工的在西安万科有一个楼盘,我们是用这个夯土来做景观墙。
那我们为什么重视这些?因为我们想通过这些反过来告诉我们的村民,他们祖辈留下来的这些建造传统,并不是贫困落后的象征,我们其实一直在反思,就在中国当今,现在城镇化不断加速的过程中,我们的西部,尤其是些贫困的农村的建设到底应该怎么来走?那么当我们在抱怨说农村的一些建设乱象的时候,我们作为科研人员,我们作为专业人员,我们是否扪心自问,我们到底给他们提供了什么可以选择的东西?
那么在今天,那么在过去这些年间,我们要知道,我们这些村民,他实际上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而这些挑战,他们无法靠自身来进行克服的,那在回看我们这些整个的经历,实际上我们走过了如何来发掘传统、改良,然后到今天把它进行革新,再进入到一个现代化的应用。
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我们的各个地方丰富多彩的这些传统建造技术,实际上是当地的人们在当地特定的气侯资源条件下,历经百年千年的不断摸索,探索出来的一种最为有效最为聪明的解决办法,尽管其中有很多的缺陷,对于今天来说,可能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但是它其中一定蕴涵着巨大的这种生态运用潜能,非常值得我们研究者去深入研究,去改良它,使它能获得新的生机。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我能感觉到叫做“高科学,低技术”。
就是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这些理论去研究它,改良它,但是出来的成果一定要是低技术的,一定要是这些普通村民都能很容易学会的,那好了,我们明了了这个技术策略了,那么之后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那么关于组织方面我们其实这些年也总结了很多的原则,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呢?就是关爱。
因为我们都是城里人,那么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这些志愿者,我们这些专业人员能够真正驻守在农村,实际上我们现在就是这么做的,然后跟他们在一起同吃同住,我们用一种平视的目光来去体验他们所体验的,来去思考他们所思考的,来去担忧他们所担忧的,只有这样,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才能真正是他们需要的。
其实不管说再多,我们也是深刻的感觉到,我们其实现在所有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其实还是一个字——人。
因为我们知道,当我们说传统村落,还是传统民居如何多的智慧,实际上在过去的传统农村存在着大量的这种精英阶层,像地主、乡绅,其实都受过高等教育的,而在今天,我们的农村,实际上这个精英阶层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很多的年轻人都想的是如何通过打工,如果通过上学,然后来逃离农村,成为城市的精英阶层,包括我自己在内,包括我在座的各位,可能很多人实际上都是从农村出来的进入城市的这些精英或者精英的后代,那么今天我们国家对农村投入的资源各方面越来越大,可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实际上真的很难再唤起过去传统农村那种自我良性循环的一个发展模式,所以到底怎么办呢?
在今天最后,我想用我曾经写过的一段话来和大家共勉:“有太多的无奈和困境是我们无力改变的,但是无止桥可以做到的是带领我们这些曾逃离乡村的精英后代,再次回到这片故土,挽起裤腿,俯下身,用心去理解和感知,用我们的所学和双手,和故土的乡亲们一同努力和探索。”这并不是满怀怜悯的诗语,而是回报,毕竟在城市里的我们欠他们的太多太多!
谢谢大家!
【相关演讲链接,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CC演讲】李晓东:建筑如何自省
【CC演讲】朱竟翔:当轻建筑遇到城市
【CC演讲】罗德胤:从修旧如旧到新旧并置美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