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四川——俗称“五家口”的上里古镇
上里古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城区27公里,离成都138公里。东接名山、邛崃,西接芦山、雅安,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所谓的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出现。它以四川为起点,经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也称“蜀身毒道”,总长200公里,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丝路”对世界文明也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上里古镇初名“罗绳”,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还是近代红军长征过境之地。 上里镇古时有5家大姓聚居,俗称“五家口”,即是:韩、杨、陈、张、许五大家族群聚。关于五大家族的传说更是各有千秋:韩家银子(官商钱多)、杨家顶子(官宦世家)、陈家谷子(屯粮大户)、张家棍子(骨科习武)、许家女子(漂亮勤劳),其中的故事耐人寻味。
我们是在碧峰峡游玩后来到上里古镇的,其实碧峰峡在下里,到上里古镇坐小巴每人6元钱(碧峰峡到路口2元钱,从路口坐雅安到上里古镇的车,每人4元钱)。我们没有在客运站下车,直接坐到镇子里。
在网上看到有网友介绍“四方客栈”,找到后发现已经没人经营,打听后得知是一个“外来人”在此开客栈,由于住客少亏本无法继续经营,已经离开古镇。我们住的旅店是一个新建的,“标间”50元/间,整个旅店只有我们。
在镇子的大街上有很多饭馆,但是最吸引眼球的是这座红军饭店,主要是立在门口的菜牌:雪山老腊肉,穿越大草地,翻越夹金山,三军会师.....这些菜敢吃吗?
韩家大院是古镇里唯一收费的景点,原来每人收费2元,现在收费3元了。
韩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院内雕刻历经三代人方完成,雕刻内容以戏曲和历史典故为题材,其独特的镶嵌式雕刻工艺,实为民间一绝。。该大院独具地方建筑特色,采取穿斗式木结构青瓦屋面组成的四合天井古建筑群,接近地表处采用石墩做柱基,石板铺地和嵌镶地角坊。此种形式的建筑有较高的抗震和防潮性能,在雕刻装饰上:以门窗、桌台、墙壁隔板、栏板、檐枋、裙板、檐帘等,以变化无穷的民间雕刻艺术展现了淳朴的造型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通过匠人们丰富想象力以及独特造型手法,创作了千余幅精品,装饰在建筑物各个表面和室内陈设家具上。所有雕刻艺术品给人留下了民间装饰美的享受。韩氏的祖先曾是清代的带刀护卫,从陕西迁来,因为是护卫府邸故称“守卫府”。
坐落在上里古镇二仙桥畔的水景广场,由仿古长廊和水磨房组成。仿古长廊由3个短廊交错修建而成,长廊宽4米、长36米,分为低廊(9米)、中廊(12米)、高廊(15米)三部分。长廊被漆成浅青色,低廊、中廊用条石砌成,顺着低廊、中廊再走过十步石梯便是高廊,高廊之下修建了一个不规则的长条状水池,水池两端与水景街河水连通,源源不断的清泉流经长廊。
穿过古镇的石板路,绕过一排排明清时期的木板房,我们来到了镇外的二仙桥,该桥为高卷拱单孔石桥,桥面两侧有石栏,正中雕刻龙头、龙尾,桥头坚一宝塔,正面浮雕神像和二仙桥三个大字,此桥与周围山峦、河水、田野相映有江南水乡美景之感。这真是一幅小桥流水的好画卷。岸边是杨柳垂丝,河里是小鸭戏水。二仙桥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一个弧形的拱桥,桥上爬满了青藤,最特别的是桥对面还建有一个很大的香炉,上面记载有桥的历史。
古镇四周有10余座古代和近代古桥。这些桥梁不仅是南来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现了古镇历史和匠师的技艺,展现了风格各异的桥文化。
河边的两个房子中间是大戏台,背靠河边的大戏台是古镇人娱乐的场所,下边的石雕刻是戏台边侧上的装饰。
高桥建于清乾十四年。为三卷拱桥,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人行道,桥上、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人行道,桥上、桥下皆可通行,又称清代立交桥。
1935年6月—1936年2月26日,红一方面军经雅安在夹金山下的达维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一方面军继续北上,四方面军因受错误路线影响而南下。1935年11月12日,红军再次解放了上里。红军北上后,群众用泥土和石灰将四个政治部(认真、德诚、紫光、崇安)标语保护起来,解放后又将覆盖物去掉,标语又恢复原貌。古镇境内尚存有红军石刻标语数十幅,绝大部分集中在古镇上,形成一条“红军走廊”,是后人重走红军路,体味红军文化的理想所在。
上里古镇新建的另一处重要观光点是水景街,引水自陇西河支流黄茅溪上的一条小河,全长约770米。两岸均为毛条石修葺。水景街最宽处3.5米,最窄处1.5米。水景沟渠上共建桥梁14座,其中红砂石拱桥7座,香樟木微拱木桥4座,石板平桥3座。水景街出口处,一条巨大的石龙栩栩如生,口喷水柱远达2米,直至陇西河河心。龙尾高2.2米,安放在“红军广场”中央。该石龙龙鳞突兀,雕刻精致。
双节孝牌坊建于清道光十九年。清廷为褒扬韩家姑媳二人守节,敕建旌表节孝牌坊。位于古镇南四家村昔日古道上,坊上横额镌刻“双节孝”三字,脊顶下正中精雕“圣旨”二字。该坊结构为四柱三间十二翼出檐多脊,镂空石雕彩绘,采用当地优质石英红砂岩石建造。通高11.25米,进深3米,基座宽7.8米,出檐1.1米。坊上图饰花纹、历史故事、戏曲坊面、匾额对联等,自然古朴,镌工精细,造型灵巧,栩栩如生,一只只飞禽走兽扬威于坊上,一组组戏剧场景展现在画壁之间。石坊建成后施石青、石绿、石红、金箔等彩绘。
文峰塔又称字库塔,建于清同治五年。塔下有字纸炉,为上里古代官宦人家和文人燃烧字纸之用。
我们漫步在上里古镇,二水环绕的古镇内明清建筑错落、古树参天,茶马古道上唐宋文物遗迹众多,近代红军石刻标语随处可见。。斑驳的古桥、参天的古树、古老的街道、古朴的建筑、淳朴的民风……无不向世人展示她那千百年的历史风韵。让往来游客踏石板道上体味历史的沧桑,漫步于小溪流水边享受怡人的田园风光,站在古老的石桥上领略自然的恩赐,沉醉在白马灵泉边聆听“五家口”兴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