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圣”为何不当御医去当苦行僧?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尊称为“药圣”,与唐代“药王”孙思邈可以相提并论。两人的最大成就都是在“药材”研究方面,与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中医诊治方面的巨大贡献遥相辉映,都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笔者认为,医和药不可分,知医方能知药,知药方能行医。李时珍就是在行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药的辨析认知,写出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造福了后世万千民众。
李时珍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祖父是位走乡串户的“铃医”,父亲李言闻医术很高,曾在太医院(服务皇室、贵族等上层社会)干过,是湖北当地很有名的医生。虽说是个名医,但李言闻却不想让李时珍子承父业,因为在封建年代中医的地位并不高,在民间所说的“三教九流”中,处在“中九流”之列,排在秀才之后、画师之前,所以李言闻还是想让儿子走科举入仕的路子,希望他有朝一日金榜题名、高官得坐、光宗耀祖。
李时珍剧照
李时珍5岁时就被父亲送入私塾,攻读四书五经,打下儒学的底子。14岁时他参加童试,考中了秀才,全家人都很高兴,对李时珍的“官途”充满了信心。但没想到高兴得早了点,秀才李时珍在此后的三次乡试中,都名落孙山,“三试于乡不售”,李秀才没能变成“李举人”,离着“李进士”更是相隔遥远。而且他在参加第二次乡试的时候大病一场,得了骨蒸病,就是今天说的肺结核,差点死了,后来虽然治好了,但身体却变得十分虚弱。
三次落榜对李时珍打击很大,再加上身体不好,他对科考失去信心,也失去了兴趣,打定主意不再考了,想跟着父亲学医,正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嘛!李言闻虽然心有不甘,但见儿子主意已定,只好同意了他的选择,把一身医术倾囊相授。李时珍身体不好,学医治病的自我需求很强烈,而且他多年寒窗苦读,打下了很好的儒学功底,对他行医治病、从事药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竟中医从某方面讲也是国学的一部分。在父亲的精心教导下,李时珍多看勤问,刻苦钻研,加强行医实践,很快成长为一名很有名气的儒医。
有了名气,自然就有人找。家住荆州的富顺王朱厚焜的孙子染上一种怪病:一闻到灯花(灯芯余烬结成的花形)的气味,就闹腾着要吃,不让吃,就哭闹个没完。笔者觉得,这个症状好像跟现在个别人喜欢闻汽油味有点像,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毛病。王府找了很多大夫给王孙瞧病,都搞不清是什么病,王爷王妃急得不行。后来有人推荐了李时珍,他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很快诊断出王孙患了“虫癖”,马上开药让王孙服下,结果药到病除,王孙的“怪病”很快就给治好了。
这下李时珍的名气更大了,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有一天,楚王朱英燎的儿子突然昏厥,不省人事,李时珍被请来施救。他精心诊治,药到病除,朱英燎对他很是感激,就聘他为“奉祠正”(正八品,主管祭祀),兼管王府的医疗保健。不久,北京太医院缺人,朝廷下令在全国遴选一批有经验的大夫。在朱英燎的推荐下, 42岁的李时珍来到北京,成为太医院的一名御医。但他任职不久,就由意气风发变为垂头丧气,因为当时的皇帝是嘉靖帝,执着于炼丹、吃丹、修仙、长生不老。太医院为了迎合他的需要,到处搜集所谓的“仙方”,给皇帝炼制长生不老之药。
嘉靖皇帝剧照
这些“仙方”所选用的“药材”大都含有砒霜、水银、铅锡、雄黄、朱砂等物,不能延年,只会戕害身体。李时珍查阅了大量资料,根据自身所学,对此做法大力批驳。但他人微言轻,又遇上了一位固执透顶的皇帝,他的意见自然得不到重视。他在失望之余,把主要精力放到了研读太医院那一摞摞的医书上,并充分利用太医院中丰富的药材资源,不停地比对研究,对草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在太医院干了不到一年,李时珍就打了辞职报告,放弃了御医身份,从北京回到了家乡——湖北蕲州。
回到家乡后,李时珍在行医之余,系统梳理自己的诊断经验,相继刊印了《濒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并开始了《本草纲目》的编撰工作。编撰过程中,李时珍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对同一种药物的认知,前辈医家有不同甚至是矛盾的说法。比如“远志”这种安神益智的药材,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而宋代马志却说它象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原因就在于有些作者没有进行调查研究,只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导致药物药名混杂,让人难以弄清药材的形状和生长情况。
药材不是别的东西,吃错了会死人的。为了造福苍生,李时珍决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自到各地踏勘、研究、比对,搞清每一种药材的真实模样和疗效。于是,他像一位苦行僧一样,开始了一次次的艰难跋涉,荒山野岭、悬崖峭壁,居无定所、风餐露宿,有药材的地方,就是他探寻的天地。为了弄清药材的疗效,他像神农氏尝百草一样,亲口尝过很多种药材植物,以身试“效”。有一次,在尝有麻醉效果的曼陀罗花时,他麻醉得差点昏厥。清醒后,他写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的切身感受。
从1552年到1578年,李时珍耗时26年,走遍全国各地,尝遍无数植物药材,参阅了800多种书籍,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共计16部、52卷、192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详细描述了这些药物的形状、特性和适应病症,并全部附有手绘插图,另外这本书还收入了各种有效处方43万多个。这部巨著也有其他人的贡献,李时珍的徒弟庞宪陪他到处考察,一起研究,四个儿子校正书稿,四个孙子帮忙抄写,次子李建元为该书精心绘制了1000多幅精美的插图。
可能是由于当时书商的短视,觉得获利不大,不愿刊印;也可能是苦苦等着文坛泰斗王世贞作序(书稿在王世贞那放了10年),以增加这本书的知名度,《本草纲目》这本旷世之作问世太晚。1593年,李时珍去世。三年后,带着王世贞作的序,《本草纲目》终于刊印发行,此时距离《本草纲目》成书已经过去了18年。此书在世界上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明:本文是原创,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