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古,文字的命名,取决于书写材料。写在龟甲和牛骨头上的字叫骨文、甲骨文。
在青铜器上的字,就叫“金文”,古代青铜器被称为“金”或“吉金”,所以又叫“吉金文字”,又因这类文字多刻铸在“钟”或“鼎”上,因而又叫“钟鼎文”。金文既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优秀的书法典范。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我们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虽从目前考古资料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其他地方,但就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能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青铜器的种类分为炊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和杂器。与我们书法相关的主要是炊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因为这几种铜器上面一般刻有铭文。炊食器。主要有鼎、鬲(lì)、甗(yǎn)、簋(guǐ)、盨(xǔ)、簠(fǔ)、敦(duì)、豆、铺、盂。
鼎 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于煮熟食物、煮汤。在宴飨时鼎还可以盛肉食、盛调味品。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鼎是商周青铜器中数量最多、地位最重要的器类,是奴隶主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必不可缺的重要礼器。它盛于商周,流行于夏至战国。
代表作品有“后母戊大方鼎”、“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等。
鬲(lì)古代炊器。即为鼎一类的烹饪器。《尔雅·释器》谓“鼎款足者谓之鬲”,《汉书·郊祀志上》谓“鼎,空足曰鬲”。可见鬲的形状是似鼎而空足。空足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铜鬲最初是仿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形状—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或四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甗(yǎn) 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下部为鬲以置水,上部为甑(zèng)置食物以蒸之。甑与鬲之间置放一有孔的铜箅(bì) 片,以放食物。铜甗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商和西周的甗,甑、鬲常铸成一件,园形,侈口,有两立耳。春秋战国的甗,甑、鬲可以分合,直耳变为附耳(耳在器身外侧)。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四足、两耳、上下可分合的方形甗,有的方形甗上部甑内加隔。汉晋以后,甗的鬲足就没有了,则称为“釜”。
簋(guǐ)是古人盛食物的器皿,相当于现在的大碗。《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郑玄注:“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梁器”。簋的形态变化最多,一般为园腹,侈口,圈足。商代的簋多无盖,无耳或有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二耳、四耳。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圈足下加方座或附有三足的簋。战国以后,簋就很少见到了。
在商周奴隶社会,簋和鼎一样,皆为“明贵贱,别等级”的标志。考古发掘和传世的青铜器中,以青铜鼎为最多,簋居第二,而且流行时间亦长。
盨(xǔ)古代食器,用来盛黍、稷、稻、梁等。椭园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盖上一般有四个矩形钮,仰置时成为带四足的食器。盨在西周中期出现,到春秋后期便消失了。
簠(fǔ),古人盛放黍、稷、稻、粱的方形器皿,文献中又称“胡”或“瑚”。此器呈长方形,口外侈,腹下收,下有四矩形短足。上有盖,盖与器形状相同,上下对称,合成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敦(duì ) 古代食器,用来盛黍、稷、稻、粱等。形状较多,一般为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有的盖也能翻转过来使用;有的盖和器都作成半球形,合起来成为球形,俗称“西瓜敦”。圆足的敦,盖上多有捉手。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敦的形态是由鼎和簋相结合演变而成,“西瓜敦”呈浑圆的球状或椭球状,可看成是由上下两个完全相同的深腹容器扣合而成。
豆古代食器,是盛肉酱类食物用的。器浅如盘,下有把,圈足,大多数有盖。铜豆在商代少见。西周的豆浅腹,束腰,多无盖,无耳。春秋以后,豆增多,侧有两环,下具高足。到战国时期,器腹变深,有的豆把特别细长。有盖的豆,盖上有促手,可以仰置。
铺盛食器,与豆相似,其特点为盘边狭而底平,与豆盘作碗形或钵形有较大的区别。另一特点是圈足甚粗而矮,多为镂空,没有形成似豆的柄。铺盘浅,不能多置物。铺见于西周中期至春秋时代。
盂大型盛饭器,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浅口缸。主要用途是盛放熟饭,兼可盛水盛冰,一般为侈口深腹圈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得多,因其铸造需用铜量大,耗资较巨,故出土的数量也少。它可能和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饭乃取自盂中,盂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前段,流行于西周,春秋时期尚有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