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中动不动就说发配“教坊司”,这是个什么地方?真的都是官妓吗?

本 文 约 401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电影《绣春刀》里面有这么一个场景:当时的锦衣卫沈炼,为了追查许显纯去向,会这样威胁相关知情者:“只要你能够告诉我这个许显纯他在那里,我就不会把你十四岁的女儿送到教坊司,并且我答应你,给你一家人留活口。”

能成为锦衣卫口中威胁当朝官员的砝码,教坊司到底是个什么恐怖的地方?不止《绣春刀》,在很多古装剧中,也动不动就说发配“教坊司”。很多人认为教坊司就是明代的官办妓院,被发配进去的女性都要成为生不如死的妓女。

沈炼想来搭救身陷教坊司的周妙彤。来源/电影《绣春刀》片段

但这不是历史事实,官办妓院只是隶属于教坊司的一部分。

 一个高雅的机构 

教坊司并非明朝的独创,而是从唐朝开始就有的制度。唐高祖李渊在位时,在皇宫中设内教坊,培训宫中宫女,让她们学习宫廷歌舞乐器,以供庙祀宴飨之用。所以,内教坊归掌管宗庙祭祀的机构太常寺管理。

武则天上位后,将内教坊改称云韶府。唐中宗时又恢复旧称,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将内教坊设在蓬莱宫旁边,又增设外教坊四处,两个在洛阳,两个在长安,并使教坊直接由宫廷派教坊使、教坊副使领导,不受太常寺管理。

唐代的教坊主要负责管理在宫庭中演出歌舞、散乐等男女艺人,这些艺人依其地位及技艺高低分成不同等级。一般的女艺人称“官人”,较高级女艺人的称作“内人”或“前头人”,平民人家进入的女性要学习各种乐器包括琵琶、筝、箜篌等乐器,被称作搊弹家。对于这些艺人而言,教坊司只是一份工作,虽然也被宦官看管,但却拥有人身自由,不想再从事演艺事业的男艺人,或是想嫁人的女艺人,完全可以自行离开。

唐代的教坊表演。来源/网络

教坊作为能够近距离接触大人物的部门,吸引了很多平民人家的女子报名。

唐玄宗时的教坊之所以不归太常寺管理,是因为此时它所演奏的大多是民间音乐。相对庄严肃穆的、专门在仪式上演奏的雅乐、燕乐,由太乐署、鼓吹署等机构表演。(还记得开年的“唐宫夜宴”吗?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唐宫夜宴》中的神秘“女团”是什么身份?

正在演奏乐器的女乐官。来源/《唐宫夜宴》截图

北宋初年,朝廷在汴京设置了教坊,分为四部,后来宋平定南方各地,又在各地招来许多新的乐工,教坊规模得到扩大。

靖康二年(1127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金国大军攻破了北宋东京汴梁,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同时,战乱造成乐器和乐书的散失,以及教坊的彻底倒闭。直到南宋在江南站稳脚跟,才在绍兴14年(1144年),重建教坊组织。

好景不长,绍兴31年(1161年),金人再度入侵南宋,教坊再废。之后虽有类似名称的皇家机构掌管宫廷音乐事务,但已没有专门吃皇粮的乐工,而是演出时临时招募民间艺人排练演出,这也反映了当时民间娱乐业的兴盛。

宋代教坊的作用与唐类似,以演宴乐之用的殕乐为主。在北宋时,分成大曲部、法曲部、龟兹部、鼓笛部四部,分掌不同乐种的教习。至南宋时,更进一步按乐器及表演种类分成十三部色,包括筚篥部、大鼓部、杖鼓部、拍板色、笛色、琵琶色、筝色、方响色、笙色、舞旋色、歌板色、杂剧色、参军色,各设部头或色长。

不止宋朝,金、西夏、元等朝也承袭唐制,在宫中设立设教坊司。

可见,教坊司一直就是个管理宫廷中演出音乐、舞蹈及戏剧的组织,是个非常正儿八经的组织,不是官办妓院。而且,作为国家力量支持的艺术组织,教坊司一方面将民间音乐带入宫廷,另一方面对于艺人艺术水准的提升也有所贡献。当王朝衰落时,常有不少艺人从教坊流入民间,将原本宫廷的音乐传入民间,推动民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不但中国人开设,连朝鲜人也跟着学,从高丽王朝开始,政府设立教坊,专门训练妓生,为朝鲜国王、两班等提供歌舞表演。

明初的教坊司

到了明代,由于朱元璋痛恨奢侈、腐败的官场风气,礼仪乐舞机构一律从简,仅设置太常寺与教坊司两个机构管理宫廷中演出音乐、舞蹈及戏剧。《礼部志稿》卷三十四之“教坊司承应乐舞”条载,“朝会宴享等礼各有承应,乐舞以教坊隶祠司故具列焉”。《明史·志第三十七乐一》中则记载:“太祖……又置教坊司,掌宴会大乐……及进膳、迎膳等曲,皆用乐府、小令、杂剧为娱戏”。

影视剧中的柳如是。来源/电影《柳如是》截图

后来,朝廷又设立钟鼓司,属于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艺人全部由太监充任,掌内廷祭乐、宴乐及更漏、早朝钟鼓诸事。钟鼓司负责内廷的奏乐演剧,教坊司负责外廷的宴享乐舞,而前者高度依赖后者。首先,钟鼓司所演剧目多由教坊编排,明宋懋澄《九籥别集》卷三载“院本皆作傀儡舞,杂剧即金元人北九宫。每将进花及时物,则教坊作曲四摺送史官校定,当御前致词呈伎。数日后复有别呈,旧本更不复进”。《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中所载的内府乐本,即明内廷所藏演的剧本,大部分为教坊司撰作,且多藏于钟鼓司。

其次,教坊一直在为钟鼓司输送人才。教坊中的艺人,如果演剧唱乐的业务能力出众,就可以被“净身”选入钟鼓司——也不知道这对艺人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皇甫錄《皇明纪略》载:“正德己巳,诏问教坊童孺百人,送钟鼓司习技,又诏天下择其倡优以进。“

教坊司、钟鼓司与后来成立的玉熙宫、四斋,共同构成了明代宫廷乐舞演剧机构的总杻。也就是说,教坊司还是管理宫廷中演出音乐、舞蹈及戏剧的组织,统一负责天下乐籍的调配、教习与审核,承担了国家重要的礼乐宣传功能。而教坊司中的女性,主要职能是“女乐”。乐籍女子被称为倡伎,“倡”是表演歌舞杂戏的艺人,“伎”指以音乐歌舞为业的女子。娼妓是卖身不卖艺,倡伎是卖艺不卖身,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倡伎的社会地位很低下,因此教坊司乐户的来源主要是穷苦人家的女儿因经济所迫被家人卖掉的,也有些是出身贱民的少女为改善生活而成为妓生,还有因犯罪而籍没入官的女子,以及被俘的敌国女子。这些女子身份卑贱,无依无靠,教坊司对她们来说未必是个不好的去处。

明朝当然也有官办妓院,朱元璋在南京“建十六楼以处官妓,淡烟,轻粉,重泽,来宾,称一时之盛事。”此外还有记载:“太祖立富乐院于干道桥……夜半,忽遗漏,延烧脱欢大夫衙……复移武定桥等处。太祖又为各处将官妓饮生事,尽起赴京,入院居住。”可见官妓业已经极为发达。

《洪武京城图志》之南京“十六楼”图。来源/网络

由此可见,官办妓院跟教坊司完全是井水不犯河水。据史载,隆庆一朝,礼部因“亵妓恣娱”被弹劾的官员就达37人,也就是说一般官员是不能调戏猥亵女乐的,更何况是把她们当妓女一样嫖娼。

但是,教坊司开始逐渐变味。

教坊司成为女人的噩梦

朱棣赶走侄子朱允炆建文帝,夺得皇位后,是为明成祖。朱棣心虚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为了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开始清除异己。鲁迅先生曾提到明成祖如何对付建文帝的旧臣:景清剥皮,铁铉油炸,他的两个女儿则发付教坊。像坚决不合作的方孝孺,就被朱棣诛十族,而死难者的女眷,据《明史·刑法二》记载:“妻女发浣衣局、教坊司,亲党谪戌者至隆、万间犹勾伍不绝也”,就是送去发付教坊司当作娼妓。

而且这些女眷还不能赎身,《皇刺通考·食货略五》中记载:“乐籍,因明永乐时不附靖难兵。遂编为乐籍,世世不得为良者”。这些女子永无出头之日,只能遭受摧残至死。

电影《绣春刀》里暖香阁的妓女,同时也是忠臣之后的周妙彤,就是因为锦衣卫的迫害,才不得已被发放到教坊司做了妓女(虽然故事的发生已经不是在明成祖年间)。

被发配教坊司的周妙彤。来源/电影《绣春刀》片段

看来,教坊司包揽了官办妓院的活。

不过,对于像齐泰、黄子澄、铁铉等被朱棣认为是“罪大恶极”之人,他们的女眷仅仅是在教坊司里当妓女接客,甚至会到军营沦为军妓,因为这种羞辱在对女人来说比死还难受。

当然,没有被送去“转营奸宿”的官妓,也要过着耻辱、悲惨的生活。所以,《绣春刀》里的锦衣卫沈炼会用“把你十四岁的女儿送到教坊司”来威胁陈大人。因为任何人都知道,官员们的女眷进了教坊司,就是一辈子不得翻身的性奴。

明代唐寅《孟蜀官妓图》。来源/网络

明宣德年间,朝廷开始限制娼妓行业。但是,由于明朝政治腐败,禁令并未得到认真执行。不过,官妓确实受到了沉重打击,规模大幅缩小,有时官妓匮乏,则以郡县之中的乐户补给教坊所缺。到了万历年间,由于朝政腐败到了极点,官妓的规模再次反弹,“一时教坊妇女,竞尚容色,投时好以博赀财。”

不过,自始至终,教坊司只是在礼部的领导下对官妓进行管理的部门,教坊司并不等于官办妓院。教坊司的主要职责,还是管理宫廷中演出音乐、舞蹈及戏剧。

参考资料:

1、肖东发主编,杜友龙编著《古乐流芳 古代音乐历史与文化》

2、刘士义《教坊、钟鼓司、乐户与青楼》

3、郑莉 、邹代兰 《浅谈明宫廷演剧机构——钟鼓司和教坊司》

3、张弘,李生贵《明代礼乐制度变迁及宫廷音乐创作活动探析》

END
者丨柏舟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李栋、古月
排版 | 薛梦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