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痒中药有哪些?消炎祛湿止痒中草药与中成药大全
常用止痒中药
中药中没有专门的止痒药,故中医治痒只能根据其发生的不同病理机制而辨证论治。例如,急性荨麻疹的痒,多属风痒,治疗则宜清热祛风或凉血祛风;遇冷加重的痒多属风寒,治疗则宜祛风散寒;皮肤湿烂作痒的多属湿痒,治疗则宜除湿止痒;老年性皮肤瘙痒疾患,多属血虚痒,治疗则宜养血润肤止痒;热痒除了风热合并外,还有因毒热而致的痒,多为感染性皮肤病,大多痛重于痒,治疗重在清热解毒而不在止痒;疥疮和表皮癣菌病的痒为虫痒,治疗则宜杀虫止痒。目前临床常用的止痒类中药主要是祛风除湿止痒。
1.荆芥
功能祛风解表、理血,可祛皮里膜外之风,以疏散在表之风邪为主。荆芥穗效用更强,为血中之风药,可清血中风热。皮肤科取其祛风解表之功,可达止痒之效。常与防风配伍,能人肌肤,宣散风邪,止痒之效更强,多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
2.防风
功能祛风解表、胜湿,为风药中之润剂,可通治一切风邪,祛风之力强于荆芥,能入骨肉,善搜筋骨之风,故诸风之症皆可配用。皮肤科取其祛风胜湿之功,可达止痒止痛之效。与羌活、白芷配伍,可祛上半身风,用于头面部皮炎、湿疹等病;与独活配伍,可祛下半身风,用于下肢湿疹、皮炎;与当归、丹皮配伍,可祛血中之风,用于玫瑰糠疹、多形红斑。
3.菊花
功能疏散风热、明目解毒,并可疏肝益肾。分有白菊、黄菊、野菊三种。皮肤科多用黄菊疏散风热。常与桑叶、防风、薄荷配伍,可治一身游风、皮肤瘙痒,如急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
4.桑叶
功能祛风清热、凉血明目。皮肤科取其发散风热作用,治疗由风热引起的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等疾患。常与防风、荆芥配伍,可加强止痒之效。
5.浮萍
功能祛风、发汗、行水。皮肤科取其发汗透表可将皮里膜外之风透于肌表之功,而达止痒之效,常配防风、荆芥治疗荨麻疹。又因浮萍专人气分而又兼清血热,既善清火,又能导热下行,故亦常用其调和气血,治疗白癜风。
6.苦参
功能除湿、止痒、清热、杀虫。因其以清利湿热为专长,又有除湿止痒杀虫的作用,故临床上常配白鲜皮、防风、白蒺藜治疗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等疾病;配车前草、防己治疗下肢湿烂、肿胀;配黄柏治疗下焦湿热、外阴湿烂。
7.白鲜皮
功能祛风燥湿、清热解毒,可治风热湿疮、疥癣、皮肤痒疹等,临床上常配苦参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等疾病。此药为皮肤科治疗瘙痒性皮肤病之常用药。
上述药物,均为临床皮肤科常用的止痒药物,临证时尚需根据辨证分型合理地选择应用,才能取得好的功效。
消炎祛风止痒中药
中医观点认为,过敏体质人主要是肺、脾、肾三脏腑功能失调而造成的。肺主呼吸,肺不耐寒热,易受外感风寒病邪侵袭而造成皮肤的不适。脾主运化,营养失调亦损伤脾胃,进而因运化代谢不良造成水湿水邪聚合而成痰湿病气,引起对食物的过敏。肾主气纳,调节水分代谢,若肾阳不足,气纳功能不良,水分蒸发亦失调,进而造成皮肤干燥、大便的干硬秘结。
中医学将过敏症状分为风寒、风热、胃肠实热、气血两虚等症型。在治疗上多采用疏风散寒、疏风清热、疏风解表、调补气血、通腑泄热、清热解毒等方法。常用具有疏散祛风、止痒作用,防治皮肤过敏、皮疹、瘙痒的中药,称为祛风止痒药。按药性分为辛温解表药及辛凉解表药。
单味中药材
常用的有:防风、蔓荆子、柴胡、菊花、桑叶、地肤子、白鲜皮、薄荷、荆芥等。
防风
【性能与功效】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发表,祛风,除湿,止痛。
【美容效用】①皮肤瘙痒症,祛风止痒,用于皮肤过敏,面部瘙痒等。②润肤祛斑、增白,用于皮肤干燥、黄褐斑、雀斑等的治疗。可配白芷、白僵蚕等作面脂用。
【用法用量】①内服,水煎服,5~10 g,或人丸、散。②外用,研末调敷,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及血虚发痉者慎用。
蔓荆子
【性能与功效】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美容效用】①祛风止痒,用于皮肤过敏,面斑等。蔓荆子黄素有抑制黑色素形成、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②生发美发,用于脱发,面色不佳,须发早白。本品有祛风、生发之功,传统用以治疗脱发。
【用法用量】内服,5~10 g。外用适量。
细辛
【性能与功效】辛,温。归肺、肾、心经。有小毒。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美容效用】①祛风止痒,用于皮肤过敏,面部瘙痒等。②面黑晦暗。可配伍乌贼骨、瓜蒌、干姜等醋浸3日涂面。③香口除臭,用于牙龈溃烂,或因龋齿引起的口臭。④白牙固齿,用于牙齿黄黑、松动、疼痛等。细辛为肾经之本药而治骨齿之疾。
【用法用量】水煎服,1~3 g;散剂每次服0.5~1 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
【使用注意】细辛有小毒,不宜过量。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患者忌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桑叶
【性能与功效】辛,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美容效用】①祛风止痒,用于皮肤过敏,面部瘙痒等。桑叶所含的挥发油、苷类有抗变态反应、抗炎等作用。②生发护发,用于头发脱落,或发黄不荣等。其含有的蜕皮激素能促进人体细胞合成,促进蛋白质合成,排出体内胆固醇,有利于毛发的再生。
【用法用量】内服,3~10 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菊花
【性能与功效】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美容效用】①祛风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痤疮等。②滋养润肤,用于皮肤干燥等疾病。
③本品能滋养肝肾而美发、护发,用于脱发,须发早白,头风白屑等。④清肝明目,如杞菊地黄丸。
【用法用量】内服,5~10 g;或泡茶饮。外用适量,煎水或捣烂敷,可煎汤汁过滤后洗发。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少用。
辛夷
【性能与功效】辛,温。归肺、胃经。祛风寒,通鼻窍。
【美容效用】祛风止痒,用于皮肤过敏、肌肤瘙痒等。辛夷花所含的挥发油,有抗变态反应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3~9 g,包煎。外用适量,煎水洗面。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香薷
【性能与功效】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美容效用】①祛风止痒,用于皮肤过敏、肌肤瘙痒等。香薷所含的挥发油,有抗变态反应作用。②利水减肥,用于风寒湿困水肿、肥胖等。所含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香薷酊剂能刺激肾血管而使肾小球充血,滤过性增大而有利尿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3~10 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症当忌用。
柴胡
【性能与功效】辛、苦,微寒。归肺、肝、脾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
【美容效用】①祛风止痒,用于皮肤过敏,瘙痒等。所含柴胡皂苷、皂苷元有镇静、抗炎作用。②清热祛痤,用于痤疮,痈肿。柴胡所含挥发油(丁香酚、己酸和对甲氧基苯二酮),柴胡皂苷(皂苷元 A)有抗菌、抗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3~10 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地肤子
【性能与功效】苦、寒。人膀胱经。清热利湿、利尿、止痒。用于热淋、小便不利、湿疹湿疮、周身瘙痒等。
【美容效用】清热收敛止痒,外用可治疗各种皮肤瘙痒、湿疹、干癣、皮肤过敏等。药粉或煎汁皆可。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面,或敷面。
白鲜皮
【性能与功效】苦、寒。入脾、胃、膀胱、小肠经。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疮癣红肿、疮口渗水、皮肤过敏、阴道炎等。
【美容效用】①有消炎止痒、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作用,为皮肤病要药,用于脸部湿疹、过敏、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多与地肤子相须为用。②黄褐斑,面黑不净。可配白芷、白附子、杏仁等共研细末每天用之洗面,能使皮肤白皙。③可治疗湿疹疥癣。
【用法】内服外用皆可。外用适量,煎水洗面,或敷面。
【附注】常用的生药粉,一般中药店均有售。有些不常用的生药粉可买药材自己磨粉。
绿豆
【性能、归经】甘、凉。人肺、肝、肾经。
【美容效用】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美白润肤的作用。内服可治暑热烦渴、皮肤疮痈、丹毒、药物中毒等。外敷可美白润肤,治雀斑、黑斑、皮肤瘙痒等。
【用法】绿豆磨成粉末,加水或鲜乳调成糊状,敷脸,具有美白洁肤、清热退红等功效。
抗敏退红面膜
【配方与制作】绿豆、白芷、银花、地榆、地肤子、甘草粉各等量,洋甘菊精油3滴,生理盐水适量。将上述6种中药粉各50 g,混合后装瓶备用。然后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入碗中。加生理盐水适量,调成糊状。再加洋甘菊精油2滴,混匀。
【用法与功效】用小刷子将面膜均匀地涂于过敏红肿处,20 min 后洗净。绿豆、白芷美白护肤;银花、地肤子、地榆,清热凉血,抗敏退红;甘草抗过敏,减轻其他药物的刺激性;洋甘菊消炎抗过敏。
【适用者】这组配方有美白护肤、抗敏退红的作用,适用于脸部皮肤过敏发红、皮肤瘙痒红肿者。
止痒的中成药
常用的有防风通圣丸、二妙丸、皮痒冲剂等。
防风通圣丸(来源于《宣明论方》)
【处方】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炒)等17味药物组成。
【功效与主治】属于解表类中成药,为外散风邪、内清蕴热的表里双解剂。本品适用于由外感风邪、表里俱实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眩晕、口苦、鼻塞、咽喉不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以及皮肤疮疡、湿疹等症。
【处方分析】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轻清升散,疏风解表,使风热之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泻热通便,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里热经大小便排出;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解肺胃之热;当归、川芎、芍药养血和血;白术、甘草健脾和中。配合成方,则汗不伤表,下不伤里,从而达到疏风解表、祛除外邪、畅通气血之效。
二妙丸
【处方】苍术(炒)500 g,黄柏(炒)500 g。
【功效与主治】燥湿清热,用于湿热下注,白带,阴囊湿痒。多在湿疹或皮肤和全身瘙痒时使用,如湿疹、脚气、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手癣、臁疮、脓疱疮、脚癣。
【处方分析】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的功效。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损容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