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人有用的话,历史早改写了

【东风吹,战鼓擂】45×31 纸本水墨|河夫作品(已在微店上架,阅读原文可进)

论骂人,余独服罗贯中。

少年看三国,感兴趣的是谁最能打,比如关公VS黄忠,张飞VS许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

青年看三国,重点看奇谋妙计,看完以为半部《三国》平天下,热血上脑,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现在再看三国,啥武功啊谋略啊,演义就是演义,历史就是历史,当真你就输了。

只剩下骂人,是汉语言文学一绝。

没详细统计,印象中,三国中挨骂最多的人,是曹操。

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除了曹魏一方,几乎在所有人眼里,曹操都是“汉贼”。

敢当面开怼的,有徐庶的母亲。

第三十六回,曹操抓了徐母,说你儿子跟着刘备混,没啥好果子吃,不如叫他弃暗投明来跟我。徐母故意问,刘备是什么样的人,曹操说,“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者也”。

徐母当场就怒了,夸了刘备种种好之后,直接开骂:“汝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骂完还拿砚台砸曹,明显是求死,以便她儿子可以安心留在刘备一边。

祢衡骂曹,也很经典,特别是形式感——裸着上身,还用鼓声伴奏,骂的内容果然很带感:

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

通通通,排比句排山倒海,不外是说曹操眼脏、口脏、耳脏、身脏、腹脏、心脏。但这么骂,再加上服化道,那画面感,倒像极了泼妇骂街。掰开来看,“不容诸侯”、“常怀篡逆”是实,但说曹操不识贤愚、不读诗书、不纳忠言、不通古今,却是睁眼说瞎话。别的不说,建安文学的皇冠上,“三曹”跟“七子”同样耀眼,你以为那些熠熠生辉的诗文也是秘书写出来的?

骂曹操最狠的,还数陈琳。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曾在袁绍手下负责文宣,官渡之战前,写了著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全文洋洋洒洒一千多字,从曹操的祖父骂起,直到曹操,三代没一个好人,随便摘一句,一般人都受不了,比如:“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说曹操是宫奴和太监的残渣余孽,道德败坏,凶残狡猾,祸乱天下等等。骂完之后,就说曹操现在已失去民心,军心涣散,焦头烂额,号召豫、幽、青、冀各州人民行动起来,联合抗曹,恢复汉室……

不愧是建安七子之一,这篇檄文节奏铿锵,掷地有声,跟后世的《讨武曌檄》一起,并称古汉语骂人的巅峰之作。曹操一读,拍案叫绝,头风立马就好了。

当然,曹操睥睨天下,嘴上也不饶人。比如对袁家兄弟,他说袁绍是“竖子不足与谋”——小人不配跟我共事;评点袁术,则贡献了“冢中枯骨”这个经典成语。虽然,历史上说袁术乃冢中枯骨的人是孔融【传送门】,但罗贯中一招乾坤大挪移,这话就栽在曹操头上。

刘表的儿子,在曹操眼里“若豚犬耳”,跟猪狗一样。这还算厚道,毕竟比“猪狗不如”好。刘备呢,你别以为什么“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那都是忽悠,在曹操眼里,刘备就是个“卖履小儿”,即做鞋的。

这是拿身份来挤兑人,就像马超骂张飞是“村野匹夫”。但“村野匹夫”还是没有“做鞋的”狠,所以我现在一般不骂人,骂人就用曹操这句:“你才是做鞋的,你全家都是做鞋的!”

但《三国演义》中骂得狠的,还是张飞骂吕布。

前面说过,张飞屠狗辈出身,这也是他心里永远的痛,所以他也要站在出身的高度,报复性地骂任何出身有问题的人。第一次跟吕布开打,他开口就是:“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为什么骂吕布是“三姓家奴”?看过书的就知道,吕布本姓吕,给丁原当义子,后杀了丁原投了董卓,又认董卓为义父;再后来为了貂蝉,又杀了董卓。这样,就算“三姓”。

只要翻翻《三国志·魏书·吕布张藐臧洪传》就知道,吕布是曾经在丁原手下当过主簿,也就是秘书之职,丁原对他算不错,但没有认为父子;后来,吕布也确实是被董卓引诱杀了丁原,然后跟董卓“誓为父子”,再后来又被王允设计,替他杀了董卓。一生可算反复无常,但他一吕到底,倒不像某位自称房玄龄后代的,后来又姓陈又姓成。

再说,“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反复无常的人多了去,被树为“义”字标杆的关羽,不也投过曹操吗?投曹之后又回刘,不也是反复无常吗?

所以,说吕布是“三姓家奴”,不过是张飞泼妇骂街罢了,很像阿Q的经典语录:“你算什么东西,我们家祖上比你阔绰多了!”

心理上分析,不外自卑二字。

关键还在于,骂人有用吗?

有实力,骂人就有用;没实力,骂人就成了笑话

曹操怼过的人,袁绍、袁术、刘表父子、刘备等,结局谁都看到了。曹操的底气摆在那儿,我能怼你,就有实力灭了你。

骂过曹操的人呢?

徐母骂了曹操,后来自缢身亡,徐庶还是在曹魏那边当官当得好好的,直到曹丕称帝,他还当到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祢衡不仅骂曹,几乎是逮谁骂谁,曹操没杀他,把他派到脾气爆表的刘表那里,他照骂刘表;刘表没杀他,把他派到脾气更爆的江夏太守黄祖那里,最后终于被黄祖杀了。

骂得最狠的陈琳呢?说来就讽刺了,袁绍兵败,陈琳被俘,曹操爱才不忍杀他,把他收了。陈琳面对“汉贼”,应该以死殉国了吧?呵呵,你想多了,他也就安心地在曹操手下当幕僚,为曹操出谋献策,曹魏的钱赚着,真香。

不过,陈琳的结局也很唏嘘:在建安二十二年那场大瘟疫中,感染身亡。

再看张飞骂吕布“三姓家奴”,就更搞笑了,嘴硬功夫软,根本打不过吕布;关羽一看不对劲,不顾江湖规矩,加进来二打一。三十回合过去,还是胜不了,当大哥的刘备也加进来,三对一,算围殴了,这才勉强赢了吕布。

刘备虽然弱鸡,关、张可是传说中的一等一高手。这场所谓的“三英战吕布”,画面实在太美,不忍脑补。可以想象,要不是刘关助阵,擅长骂人的张飞,结局不外两个:或逃跑,或被吕布杀了。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东北话说一个人张牙舞爪、咋咋唬唬的样子是“破马张飞”了吧?

说到这里,又有朋友会跳出来:你说骂人没用,王朗不就被诸葛亮骂死了吗?

正要说到这一点。

受电视剧影响,诸葛亮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走红网络,实际上,原著并没有这句话。但这没关系,原著中诸葛亮骂王朗,确实有够狠,摘几句感受一下:

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世;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汝既为馅谀之人,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

够狠,够爽吧?难怪王朗一听,“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爽够了,我又来扫兴了。

历史上的王朗,是个名声不在诸葛亮之下的一代名臣。他唯一的战场经历,是在当会稽太守时,明知不可为而为,率军抵抗孙策的进攻。真正骂过他的,也是孙策。

会稽城破,王朗被孙策抓了,“策以朗儒雅,诘让而不害(《三国志·王朗传》)。曹操去信向孙策要人,孙策把王朗放了,回到曹魏那边,历经曹操、曹丕、曹叡三朝,当过司空、司徒等,以敢谏出名,为政主张省刑、与民休养,官声极佳。

王朗病逝的那一年,是太和二年(228),历史记载,这一年诸葛亮首出祁山,第一次是春天,从汉中经祁山攻魏南安,败于街亭;第二次是冬天,“北出散关,围攻陈仓,二十余日不下,粮尽撤兵”。所以,两人根本就没见过面。

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战绩乏善可陈,但说他靠一张嘴把王朗骂死,既是对王朗的丑化,也是对诸葛亮智商的侮辱。不懂历史的看了,估计会很纳闷:同样是刘汉王朝,怎么就从“虽远必诛”沦落到“虽强必骂”的地步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