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临阵易帅,孝成王真的中了反间计吗?历史不应该如此
自古以来,战争都是一种极端的政治与外交手段,两个国家、政府之间相互采用暴力与杀戮等手段,达成自身的或政治、或经济、或领土等目的。对所有参战方来说,战争是死亡与破坏的代名词;可纵观人类的发展历程,这种非常残酷的集体行为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造成破坏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公元前453年,赵、韩、魏推翻了智氏,三家分晋,战国七雄的格局从此被奠定。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纷乱的战国时代落下了帷幕,200多年间,华夏大地的战火从未停歇,共发生了23场超大规模的战争,其中秦赵两国间的长平之战时间跨度之久、参战人数之众、烈度之大,堪称空前绝后,是对战国时代,乃至中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战争之一。
这场参战人数超百万的战争结束后,秦国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被消除,加快了华夏文明大一统的进程。另一方面,赵国在交战过程中临阵易将,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老将廉颇,丧失了40精锐,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走向衰败,更是留下了千古骂名。
但事实上,按当时的情形来看,临阵换帅是孝成王不得已而为之,彼时赵国的粮草不继,如不全力一搏则毫无胜算。
廉颇固守
长平之战并不单单指的是一次战役,而是对秦赵间一系列互有攻防的局部战争的总称。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秦国先是攻打韩国的上党,想将这块土地纳入囊中,其战略目的是希望可以随意调动军队至赵国的边境。韩王得知秦军即将占领上党后,非常惶恐,便想通过割让这个地方来向秦国换取和平,但上党的郡守冯亭却不愿这样,于是把上党的17座城池献给了赵王,希望藉此利用赵国的军事力量去对抗秦国。
而赵国如果接受了这些土地,就相当于拓展了西部边境的战略空间,如果再次发生战事,就有了更广阔的缓冲地带。这样的好事,孝成王怎么会不接受呢?但他也担心此举会引来秦国的铁骑,于是便召开回忆,咨询一众文武。最终廉颇当仁不让地统率赵军,驻守此地,拥有丰富对敌经验的廉颇因地制宜,设置了三道防线,虽然期间数次在局部战斗中负于秦军,有所损失,但始终将秦军阻挡在国境之外,彻底粉碎了秦国速战速决的计划。
可即便如此,秦军誓要夺取此地的决心却一点都没改变,面对秦军玩命似的进攻,廉颇结合地势设置的第一道防线被攻破了,老将廉颇决定采用最适合主场的作战风格,筑垒坚守,拒不出战,希望能将秦军耗死。就廉颇个人对战场形势的判断,战术是没有问题的,效果也非常好,当秦军面对赵军刻意加固的第二道防线时,几乎绝望。
但问题是,如此规模的作战,粮食消耗巨大,当时秦赵的粮食产区是三比一,秦国占绝对优势。反观赵国,粮草已经入不敷出,继续这样耗下去,库存将消耗殆尽,孝成王开始慌了,这样耗下去,必败无疑。这应该是促使孝成王临阵易帅最根本的原因。
临阵易帅
其实,秦王也感到很无奈,百万大军对峙与丹水,双方主将都不敢轻举妄动,他和孝成王一样都想打破僵局。孝成王想到了议和,而秦王却开始运用反间计,散步流言,想使赵国用赵括换掉廉颇。
虽说孝成王与赵国的前两位明君差了不少,但也不至于糊涂到敌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的地步,秦人散步的流言应该不至于让他丧失判断力。
另外平原君和蔺相如两位重臣一直都支持廉颇,蔺相如和廉颇更是在负荆请罪后私交甚笃,肯定会帮着廉颇说话,让孝成王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中计。
最主要的是,知子莫如母,连赵括的亲妈都向孝成王进谏,说自己儿子不如廉颇,没有能力率军抵抗秦国大军,孝成王要是这样都能中反间计,可真是猪脑袋一个了。
由此可以判断,促使孝成王临阵换帅的真正原因是应该是粮草不继,而不是秦国的几句流言。
小编认为:如果前线乏粮的情况出现,赵军的士气与战斗力都会大打折扣,这时候就算是借助地势进行防守都不济事;而如果选择撤军,首先会葬送先前的大好局面,搞不好被秦军来个追击,一败涂地。左思右想的孝成王,很可能觉得不如在粮食断供前,转防守为攻击,放手一搏,毕竟双方兵力相当,也不是没有赢的机会。
秦军虽然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但也为此付出了伤亡二十万的代价,这足以说明赵军的战斗力本就不弱,如此看来,在彼时的局面下,孝成王启用赵括与秦军决一死战也并非是完全没有把握的,但世事无常,战争的走向击破了他的憧憬。
结语:
回顾纵观长平之战,战前孝成王能采纳赵豹、赵胜良臣的建议,任命廉颇防守秦军,证明其对敌我双方的实力有清晰的判断,并未狂妄到直接与秦军硬杠;之后信任廉颇的策略,不加以过多的干涉,保障后勤补给,即使面对巨大的压力,也从未想过降秦。单凭这些,我们已经能认定他不是昏君,那么,他怎么可能莫名其妙的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呢?
参考文献:《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