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浅浅 || 初识青秀山 ||“一人一城一故事”优秀征文选登(131)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初识青秀山》
作者| 李浅浅(辽宁沈阳)
对于南国,我始终是向往的。我的那些来自骨子里的一些特质,细腻,温情,多愁善感,很是契合南方的山清水秀,烟雨蒙蒙,更不必说江南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而北方人所具有的粗犷、豪放、不拘小节,在我这里似乎找不到痕迹。我想可能是我在生命的某个时刻跟南方相遇过,不管是前生还是什么时候,总是遇见过的,否则,怎么会有一见如故的熟悉和亲近?
青秀山是我来南宁的第一个公园。在众多的风景中,我首选这个公园,不是因为它是国家级的风景区,而是觉得它的名字很有诗意,一听便有了好感,而我一向是跟着感觉走的。事实也证明这个公园的确配得上青秀二字。
一进园子,满眼的绿树红花,让人目不暇接。北国还是千里冰封,这里已是花团锦簇,大自然真是神奇,让人无可挑剔。这里的树种繁多,大榕树根深叶茂,绿荫如盖;菩提树静卧一隅,八风不动;椰子树亭亭玉立,小鸟依人;棕榈如沐春风,花枝招展;苏铁雍容典雅,落落大方……树下的植物一丛丛,一簇簇,其中有一种叫野山芋的,好似滴水观音,一棵一棵伸着绿色的手掌,微风吹来,低眉之时,便有笑意在手掌处漾开,似有波光闪耀,正是契合了游人的心境。
我那时的心境是开阔的,爽朗的,也是静谧的,安怡的,正如那天的天气,风和日丽,碧空如洗,无论行走还是停顿,都有一种得大自在的满足。行走之时,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清香,在心田中柔柔地弥漫。循着这些香味一路走来,被眼前别具一格的友谊长廊所吸引,东南亚十国的风土人情组成的画卷尽收眼底,不能久驻,只能陶醉,更不消说里面的雕梁画栋,盆景园艺。有阳光从长廊透进来,清新,洁净,晃得人睁不开眼,再看外面的绿树红花,仿佛是梦中景致,艳丽得有些妖娆,美得有些不真实。穿过长廊,视野豁然开朗,青山隐隐,湖水碧碧,南国风韵初露端倪。及至小桥,竹林,烟柳,亭台,楼榭,回廊,都是青秀的,婀娜的,妩媚的,多情的,恍惚间让人感到人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知道是不是这些美景令我眩晕,却有一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感慨。
时有笙歌隐隐,循声望去,才见壮乡铜鼓,一字排开,气势恢宏。几位着民族服装的美女在铜鼓下的广场上跳着民族舞蹈,好似当年的刘三姐盛装前来,为游人平添些许穿越时光的况味。广场对面是阶梯式的看台,可以承接很多大型的演出和庆祝活动。也能想象这里曾经有过和将要到来的鲜花,掌声,欢歌,笑语。
公园里有很多景点,数也数不完,更不要说看,只记得几个。历史悠久的古塔龙象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共9层,高60米,是青秀山的象征。登上塔尖能望见南宁的母亲河——邕江,南宁城的景色一览无余。还有人工湖,观音寺,步云门,云天阁,桃花岛……人工湖里,常有蓝天白云倒映水中,波光粼粼处闪着一道道金光,隐约看见鱼儿悠游,自在往来。最让人神往的是桃花岛。每到阳春二月,这里的桃花争相竟放,青秀山便成了一片花海。
说到花海,我是带着憧憬的。那时,我坐着游览车经过,只遥遥地望了一眼,实属走马观花,并没看到它的确切位置。我知道,要想明了世间万物的真谛,不到眼前是看不出端倪的,不到眼前,花非花,雾非雾,到了眼前,花是花,雾是雾。看不看景点也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这里感到了一草一木的灵动,感到徜徉山水的闲适,感到天高云淡的辽远。
最让我流连的是友谊长廊尽头处的花展,各种品种各种颜色的花儿开得如火如荼,其间有一排小树样的植物,整整齐齐地结着红豆豆,红彤彤一片,格外惹人注目。我凑过去,轻轻地闻了闻,并没闻见有什么味道,心里便想,它就是王维笔下的红豆吧,南宁是红豆的故乡,见到红豆应该不算稀奇。虽然后来知道那不是红豆,好像叫富贵果,红豆树多长在一个叫人民公园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我对红豆的亲昵和一往情深。那时我的脑海里始终萦绕着王维的那首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那时,阳光正好,心境也正好,整座城市都在碧绿的期待中,走向清静与澄明。
李浅浅,70后,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有诗歌和散文作品发表于《星星诗刊》《诗潮》《中国诗人》《辽沈晚报》《沈阳日报》等报刊,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